檔案卷
 

946 總理各國事務大臣薛煥等為鈔録奏報葡使不肯等候換約遽行回澳清摺事致總理衙門諮呈

*同治三年五月二十日(1864年6月23日)

  五月二十日總理各國事務大臣薛、三口通商大臣崇厚文稱:
  案照本大臣等於本月十九日會銜由譯(驛)具奏,爲西洋使臣不肯等候換約,遽行回澳一摺,除俟奉到諭旨再行恭録諮呈外,理合先將原奏鈔録清摺諮呈。爲此,諮呈王大臣,請煩查照施行。

附件:總理各國事務大臣薛煥等奏陳葡使不肯等候換約遽行回澳摺


  照録原奏
  奏爲西洋使臣不肯等候換約,遽行回澳,恭摺仰祈聖鑒事。
  竊大西洋使臣阿穆恩自前月十五日到津,懇求互換元年所定條約,經臣崇厚代爲具奏。其時總理衙門王大臣因該使不候屆限先行前來,即慮及該使或另有要求之件,曾於奏請簡派大員會辦換約摺內附片聲明,條約暫緩用寶,俟查看有無别情,再行奏明辦理。旋據該使聲稱,換約後尚有會商事件,並先將照會底送臣崇厚閲看。當經臣崇厚函致總理衙門,查其照會,係欲求在澳門以西各海口通商。等情。
  時臣薛煥因連日檢查案據,尚未起程,與總理衙門王大臣公同商酌,該使如此肆意要求,函(亟)須設法以折其方張之燄。因再四熟商,祇好將元年所定條約內有中國澳門設官與各國領事官駐紮澳門無異之語向該使會商,酌爲刪易,庶可杜其過肆要求之漸。
  迨臣薛煥於五月初十日抵津後,又與臣崇厚會商,遂與該使約定十四日在公所相見議事,並非約在公所換約。該使屆期前來,先將全權憑據互相閲看,即雲請將條約互換。臣等答以條約尚未蒙大皇帝批准,因其中有應酌商之處。該使聲稱,條約業經該國主批准,須俟互換後方可再行商量改約之事。臣等察其詞意,明係有意欺誑,欲將條約換到彼手,仍申前説,求開西路各口,而我所商之事,則指爲條約已換,無可更易。臣等遂答以中國所商者並非改約,爾既可商量更易於互換之後,何妨變通商酌於未換之前?該使料難逞其詭謀,遂謂條約既不帶來,是定意不肯互換用印,悻悻而去。
  嗣於十七日送來照會內稱:本大臣登時即行回澳,並附請呈國政書一紙。臣等即日給與照覆,仍逐層與之辯論,以冀該使尚服理説,或可借此覊縻,以便酌商換約事宜。並由臣等派委候補道文廉、天津府知府恩福,於十七日前往該使行館開導,藉以轉圜。詎該使竟於十八日卯刻,搭坐輪船回澳。
  臣等查,約內所載澳門設官一節,於體制稍有窒礙,且因該使先有要求事件,是以借此與之剖辯,以杜其無厭之請。但會議時不過就條約原文仍設官員字樣與之講解,而以中國官員向無懸旗之制,所載與各國領事懸掛旗號無異等語,亦應節刪爲詞。乃該使概置不理,因是日未將條約互換,遽爾南旋,殊出情理之外。
  因思海外諸國所來公使雖甚桀驁,亦從無似此行徑。況欲增改條約,端開自彼,我僅於條約中未盡善之處與之公平商酌。即條約未經帶來,亦不過少需時日,該使何爲決絶如此。臣崇厚接見英國領事德呢克,據稱此次西洋來使阿穆恩性情急躁,況換約之事理應和同商辦,斷無不妥之理,曾向其勸導,彼亦不肯聽從,殊難理説。等語。
  臣等查,該使忽於回澳,或因臣等破其詭謀,彼既不能得其所無而我轉欲其所有,是以故作爲難,以期將來兩不增減換約了事。但彼既已起程,斷無再行挽留之理,即將來該國或藉口中國不與換約前來饒舌,中國即執定未滿二年期限,且係該使阿穆恩不肯商換,亦不患無詞折服。可否請旨飭下總理各國事務王大臣,將限期未滿該使即前來換約,並欲於互換後多所要求,中國不得將條約窒礙之處與之預行會商,該使即遽行回澳各情形,照會各國駐京公使,俾知曲在彼而不在我,庶素與該國交厚之人亦不能代爲狥庇矣。謹鈔録往來照會並附呈國政書一紙恭呈御覽。
  除原照會應俟差竣後再行封送軍機處備查外,所有西洋使臣不候換約遽行回澳緣由,理合恭摺具陳,伏乞皇太后、皇上聖鑒訓示。謹奏。
  (《澳門專檔》第三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