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卷
 

845 葡使基瑪良士為懇准立約通商事致總理各國事務恭親王奕□照會

*同治元年五月初六日(1862年6月2日)

  五月初六日大西洋國照會稱:
  照得本國人至止中國業已三百馀年。緣常效勞於貴國,故蒙大皇帝准賜澚(澳)門地方,俾得居住。本國人循照章程,安居樂業,受益良多。本國大君主與貴國大皇帝及兩國民人,向來均無交責之舉,惟有和好之誼相沿。
  貴國與大英國聚訟,彼此議立章程,因此伊國所獲利益,别國從未嘗受,而本國從前樂業情形由此變遷。是以本國大君主特派欽差前來,與貴國議立章程,俾本國所獲利益與大英國所得無異。惟是貴國大皇帝一視同仁,所有利益恩准各國同受,無有歧異,故本國意想,無庸議立章程可也。雖貴國大皇帝不分畛域,本國與大英國一律照辦,惟本國利益視昔少殺。蓋本國原來獨受恩私,自有章程,則與各國無異。大英、〔大〕法、〔大〕美國既立章程,視本國未立章程者加一等。在本國來貴國獨先,且甚和好,今在諸國中縱非出頭,亦不當下。因此本國大君主淵玄特派本大臣畀以全權,與貴國議立章程,俾與近立章程各國相等。
  本大臣接奉本國大君主諭旨之際,適廣東省城遘事,未便舉行,姑照會兩廣總督部堂而已。其後大英國聚訟不休,無間可乘,故延至今。當此時,本大臣總理澳門事務,雖本國與大英國向爲與國,而與貴國歷久友誼,本大臣並無左袒之意,僅寄之嘅嘆而已。時兩廣總督葉以本大臣居心如此嘉美,本大臣辦理又嘗指稱甚爲妥適,因以本大臣之心還待本大臣之國,准本國貿易照常通流。
  其後相與寢兵,大英、〔大〕法國在天津議立章程,維時二國俱有兵船,而大美、大俄羅斯國亦相與至天津同立章程矣。本大臣斯時亦可俱至天津議立章程,與各國無異,惟意在始終如一,不欲人非議本國與貴國有釁隙之處,故未來耳。本大臣已將各情形奏明本國大君主御覽,欽奉上諭:現在中國業已寢兵不動,與大英、〔大〕法兩國議立章程,更與别國一體議立,可將所頒簡書全權會同中國議立章程,俾本國與中國往來,視已立章程各國一律無異。等因。欽此。
  前大法國大臣因奉該國之命,扶同本大臣進京辦理差事,已經照會貴親王,准貴親王回覆所稱:已奉諭旨,飭與大西洋定立章程,以爲兩國交易。等因在案。據此,本大臣定意前來此地,請候貴親王代奏,敬求大皇帝恩准,特派欽差全權大臣等互相會議。
  本大臣前來,請與貴國妥立章程,切憶三百年來與貴國友愛者。兹本大臣並不隨帶兵勇而來,本大臣意想此舉即友誼之國應如是者。本大臣仰慕貴國大皇帝如一,歷來先聖皇帝仁待本國,並仰歷來皆有欽差進京,今本大臣候望,必無不蒙大皇帝恩准進京酌辦。其所有恩施與各國者,不如本國更有越沾矣。
  (《澳門專檔》第三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