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卷
 

835 署理陜西巡撫譚廷襄奏報盤獲潛來內地傳教之夷人龔山林情形摺

咸丰十年七月二十一日(1860年9月6日)

  三品頂戴·署理陜西巡撫臣譚廷襄跪奏,爲盤獲潛來內地傳習天主教夷人,恭摺具奏請旨事。
  竊據留壩同知具報,盤獲攜帶图像、經卷夷人龔山林並同行之謝若望等,經該管道府派員解省,發交藩臬兩司,督同西安府查訊。據龔山林供係西洋意大利國教化所管振國府聖茹斯多夷人,本姓瑪爾的乃哩,名類斯,年四十九歲。意大利國毗連佛蘭西國,素習天主教。伊通曉漢語,經本國發給執照,同廉神甫由海道至廣〔東〕澳門,改換衣冠,潛入內地傳教。廉神甫中途病故,伊於道光二十四年由廣東來至陜西高陵縣,遇見在彼寄寓之山西人高一志,捏稱同鄉,央留居住。高一志因患癱病,隨伊念經,喫齋祈福。旋有高陵縣人李茂祿、李信,城固縣人王學書,沔縣人謝若望先後隨伊習教。嗣李茂祿遷居漢中府,伊於本年四月帶同謝若望、李信同往探望,行至留壩,即被盤獲,質之李信、〔謝〕若望,供俱相符。隨派員前赴高一志家搜查供奉天主教處所,存有龔山林衣物及十字架图像、經卷,又起出龔山林原攜攜(衍字)執照一紙,係屬夷字,無從辨認。飭令龔山林譯出漢字,係令類斯瑪爾的乃哩神甫〔往〕中國陜西地方傳教。等語。訊據高一志供認,因病隨同龔山林習教祈福屬實,現在癱瘓不能動履。高一志家及龔山林行李內均查無違悖之件,由該司等詳請覈辦前來。
  臣查自五口通商以後,天主教雖經弛禁,惟原約止准遊行五口附近之處,不得擅入內地傳教。從前遇有盤獲夷人,皆係解回廣東及上海,交該國領事遣回本國。兹盤獲夷人龔山林來陜多年,訊止希圖傳教,别無不法情事,自應查照成案辦理。惟上海道路恐尚梗阻,可否將該夷人龔山林委員解交河南接解至湖北、湖南,解〔往〕廣東,由兩廣總督飭交該領事遣回本國,抑或解交何處,臣未敢擅便,伏候諭旨遵行。至李信、謝若望及高一志,訊係愚民隨同誦經習教,别無不法情事,應照成案,飭令地方官嚴加管束。未獲之李茂祿、王學書仍飭查緝,獲日另結。
  所有拏獲潛來內地傳習天主教夷人,查訊緣由,理合恭摺具奏,伏乞皇上聖鑒訓示。謹奏。
  咸丰十年八月十五日奉硃批:著由豫、楚解回廣東。欽此。
  七月二十一日
  (軍機處録副奏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