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卷
 

791 兩廣總督耆英等奏請准令各國夷商赴澳貿易或在澳租房貯貨以係澳夷之心而分香港之勢片

*道光二十四年八月初六日(1844年9月17日)

  再,查上年西洋夷目所請九款內,有准令各國商船赴澳門一體貿易一款,業經臣等查與舊製不符,議駮在案。兹臣耆英抵澳,復據夷目唩嚟哆稟稱,伊等舊有額船二十五隻,赴小呂宋、哥斯達等處往來貿易,其各國夷商定例赴黃埔進口卸貨,仍准在澳租房寄居,伊等既有船隻可以販運,又有房屋可以收租,澳內數千人藉資養贍。乃近年以來,額船破壞六隻,不能修整,僅剩十九隻,又因夷遷居香港,澳門房屋多有空閒,以致生計日形拮據。伊等雖係外國之人,但自前明以來,多係在澳生長,計僦居十馀世至數世不等,實已無家可歸,惟賴天朝施恩調劑,方免流離失所。現蒙大皇帝准與各國一體赴五口通商,本屬格外體恤,無如伊等於修船置貨均乏資本,實在無力前往,此外亦不敢妄有干請,惟求恩准各國來澳貿易,伊等或可藉收房租,得沾馀利,於海關稅課,亦可按例徵收,並無窒礙。等語。臣耆英復飭藩司黃恩彤、即選道潘仕成轉飭駐澳縣丞張裕密加偵訪,所稟均係實在情形。
  臣等復查,澳門係粵海關分設口岸,收稅舊例本與大關不同,是以各國商船不准赴澳卸貨。現經議定新例,各口一體輸將,所有澳門收稅舊章,俱已奏明停止,是各國商船或進黃埔,或赴澳門,均由海關按新例計貨抽稅,辦理本無窒礙。且香港爲番舶經過之所,概不准其赴澳停泊,則夷轉屬得計,數年以後,必至澳門日益貧難,而香港漸形殷庶,似於控製轉失機宜。況澳夷僦居已久,無家可歸,而貿易之外又别無生計可圖,儻不酌予調劑,竟致數千人糊口無資,亦非柔遠安邊之道。臣等與粵海關監督臣文豐公同商酌,擬請嗣後如有各國夷商情願赴澳門貿易,或租房屯貯貨物者,均勿庸禁止,不願赴澳者,亦聽其便,所有收納稅鈔章程,均照新例辦理。如此量爲變通,既可以擊澳夷之心,並可以分香港之勢,於夷務似有裨益,而稅課並無出入。
  臣等不敢因奏駮在先,稍存迴護,謹會同粵海關監督臣文豐,合詞附片陳明,伏乞聖鑒訓示。
  再,臣等片奏請毋發鈔,合併聲明。謹奏。
  道光二十四年八月初六日奉硃批:另有旨。欽此。
  (軍機處録副奏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