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771 兩江總督耆英奏報遵駮妥議意大里亞國通商章程摺
道光二十四年正月初八日(1844年2月25日)
兩江總督臣耆英跪奏,爲遵照部覆,悉心妥議,恭摺覆奏,仰祈聖鑒事。
竊臣前於欽差大臣任內,會同廣東督、撫、監督諸臣酌議意大里亞國通商章程,於道光二十三年九月二十二日,在廣東省城恭摺具奏,嗣於十月二十四日在江西途次奉到硃批:軍機大臣會同戶部議奏。欽此。十二月初三日,經軍機大臣等會同議奏,本日奉旨:依議。欽此。
二十四年正月初四日行文到臣,除已奉議准各條毋庸置議外,如奉駮一切文稟,向來定有章程,嗣後仍應照舊辦理一節,自應遵駮行文該夷遵照,以彰恭順。惟查意大里亞國現奉議准,與各國同赴五口貿易,各國夷酋與中華各口官員文移往來,俱照新定章程辦理,獨意大里亞國仍照舊章辦理,既屬兩歧,事轉窒礙,應請仍照原奏,一律飭遵,以杜藉口。
又如奉駮意大里亞僦居澳門,遇有修建,請領牌照。前人立法,具有深意,未可因噎廢食,聽其任便修造,致滋流弊,應令該大臣等悉心妥議一節。臣查澳門地方,以關閘爲門戶,自關閘以南,過三巴門至於海濱,約有五六里,統名之曰澳門。從前該夷在此五六里中任意興造礮臺夷莊,情殊叵測,故嚴定章程,止准照舊修葺,不准添造房舍,其採買木植等項皆須報官,請照立法之初,誠如部議,具有深意。乃意大里亞國因各國通商皆已改照新章,欲求自關閘至三巴門一帶地方,俱歸該國撥兵把守,並請免領牌照,冀遂其任便修造之私。經臣查明,關閘至三巴門五里,三巴門以內,地勢淺而橫廣,周圍約計僅止一千三百八十馀丈,內除海關稅館而外,其馀櫛比皆係夷屋、廟宇,東西南三面濱海,並無尺寸之地可以擴充,北面即係三巴門團墻。是以臣乘此機會,堅持定見,破其奸謀,與之再三辯論,幾於脣焦穎禿,始行議定,以三巴門圍墻爲界,不得稍有踰越。蓋基地既已湫隘,該夷雖欲任意興造,亦無立足處所,即可不致另有他虞。不妨寬其禁令,免請牌照,以示體恤。前准議駮,臣何敢固執己見,必欲更改舊章。但從前之遇有興造,請領牌照,尚是補偏救弊之法。今日之畫定界址,免請牌照,實爲曲突徙薪之計。況現在情形,操縱之難,十倍往昔。臣思維再四,若遵部議飭令仍照舊章,請領牌照,彼亦將藉以有詞,侵軼至三巴門外,無所限制,已慮滋生事端。設彼肆其桀驁,不遵請照,更屬不成事體,似不若免其請領牌照,寬維縶以順其情,仍不得於三巴門外擅有建造,嚴限制以遏其勢,以期相安無事。
又如奉查赴澳門貨物不必限定擔數,是否係指販貨之多寡,抑論收稅之輕重,應令該大臣等詳細分晰查明聲覆一節。查從前華商由廣州販貨,前赴澳門,有一定擔數。如绸緞等項,每次不得過三十擔;茶葉等項,每次不得過七十擔;雜貨等項,每次不得過一百擔。名爲杜絶透漏,其實適滋透漏之端。風聞竟有販運貨物至數百擔,而止查照定章,以三十、七十、一百擔報稅者。現在既准該夷五口通商,即使將華商販去之貨定以限制,彼亦可以自來販運,是以議定不必限以擔數,就其所販貨物之多寡,驗明抽稅,以照覈實。
以上各條,臣前在廣東與督臣祁、撫臣程矞採、監督臣文豐督飭藩司黃恩彤等悉心商榷,互相辨難,歸於一是,始敢會摺具奏。現在臣雖已離廣東,而前摺係臣主稿,且事關國家大計,欽奉硃批:勿顧目前,總要籌及大者、遠者。是以臣於籌議西洋各國通商事宜,均經奏請畫一辦理,以期仰副我皇上大公至正、一視同仁之至意。
所有遵駮妥議緣由,謹恭摺具奏,伏乞皇上聖鑒訓示。
再,督臣祁、撫臣程矞採、監督臣文豐遠在廣東,不及會銜,合並陳明。謹奏。
道光二十四年正月十九日奉硃批:軍機大臣會同戶部,再行酌覈速議具奏。欽此。
正月初八日
(軍機處録副奏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