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756 靖逆將軍奕山等奏報查探廣東洋面停泊英船各情形摺
道光二十二年五月十四日(1842年6月22日)
奕山、祁、梁寶常跪奏,爲廣東洋面停泊<IM G=a253478ab>逆船隻陸續東駛,並該夷目管駕火輸船隨後駛往,謹將現在查探情形,恭摺奏聞,仰祈聖鑒事。
竊奴才等前奉諭旨:逆來往船隻必由閩粵各洋經過,有無逆船自粵赴浙,抑或有逆船由浙南駛,經過該二省洋面之處,著即探明,隨時由驛迅速奏報。各等因。欽此。當經奴才等於四月二十七、三十等日,將查探逆船來往情形,疊次奏報在案。
查前次奏報泊在粵洋逆船,除駛往閩浙十三隻外,截至四月二十五止,尚有四十隻。嗣據該管營縣陸續稟報,四月二十七日新到裝兵船四隻、中巡船二隻,二十八日新到裝兵船二隻,二十九日又新到裝兵船四隻,均泊尖沙嘴。另有二號火輪船一隻,係上年八月內赴浙,亦於四月二十八日駛回尖沙嘴。並查出上年十月內復回三角洋面中巡船一隻,理合補報。等語。奴才等查得該逆船續到十四隻,合之四月十五日以前所泊四十隻,共計五十四隻。是否由粵東駛,飛飭該管文武員弁,逐細查明稟報去後。
兹據各該處續報,除前報駛往閩浙逆船十三隻不計外,其自四月二十四起至五月初四日止,又有大巡船一隻、中巡船六隻、小巡船三隻、裝兵船二十二隻、十號火輪船一隻,均於四月二十四、二十九及五月初二、初三、初四等日,自尖沙嘴起椗,駛出老萬山東駛。又有由浙駛回尖沙嘴之二號火輪船一隻,經夷目吥、嗎唎遜二名管駕該船,於五月初六日出老萬山東駛。以上巡船、裝兵船、火輪船共三十四隻,陸續出老萬山東駛,探係前往閩浙。另有夷目
嘧一名,管駕囋啐
喱巡船一隻,先據新安縣稟報,該船於五月初四日自校樹洲兩駛,探係駛回本國。接據澳門同知稟報,該夷目管駕該巡船係於五月初六日出老萬山東駛,即與夷吥
、嗎唎遜二名同赴浙洋。各等情。
奴才等伏查,本年四月十六日以前,逆船由粵東駛行者僅止六隻;乃自四月十八日嘩巡船自浙駛回以後,旋於四月十九、二十一、二十四等日出老萬山東駛者八隻;自四月二十八日二號火輪船自浙駛回以後,旋於四月二十九、五月初二、初三、初四、初六等日先後出老萬山東駛者三十三隻。統計該逆兵船、巡船、火輪船,除夷目管駕巡船一隻,是否駛回本國,抑係駛赴浙洋,另行確切查明外,其自四月至五月初六日止,先後共出老萬山東駛者四十七隻。且有夷目吥
即
喳及嗎哩遜二名,即隨二號火輪船跟蹤駛往。並探得新到大巡船內載有番婦番孩一百馀名,安置裙帶路樓居住。其裝兵船內約載去馬二百匹及礮車等項。揣度該夷情形,或因在浙與大兵接仗,是以嘩
巡船及二號火輪船駛回粵洋報信,旋將四月內新到兵、巡、火輪各船開駛赴浙,肆其豕突,亦未可定。但夷情叵測,或逕駛往浙省寧波、乍浦等處,抑或分駛廈門、上海、天津一帶各海口肆行滋擾,難以逆料。且風聞該逆船亦有駛往臺灣之信,均應加意防堵,以備不虞。
除飛諮揚威將軍並沿海將軍督撫一體嚴加防範外,查現在粵東洋面自二月以前到泊各船,截至五月初六日止,共計逆船六十七隻。除已起椗東駛者四十八隻,計尚存逆船十九隻。其二月以前來泊逆船十六隻,仍泊於九洲、三角、潭仔、內零丁、尖沙嘴各洋面。其嘩巡船一隻、十四號火輪船一隻、及四月二十二日新到裝兵船一隻,據報向咖
囒及校樹洲等處駕駛,尚未駛出老萬山。誠恐該大幫逆船不久仍由各處駛回粵洋。奴才等隨時激勵兵勇,嚴密防堵,如有可乘之隙,自當相度機宜,妥速辦理,仰舒宸厪。
再,查逆夷巡船有大中小三等,專爲接仗而設,大巡船載礮七十馀門,中巡船載礮四十馀門,小巡船載礮二十馀門,其裝兵船則僅有礮十門、八門及四門、兩門不等,係爲夷兵居住及裝載火食之用,合並陳明。
所有現在查探逆船情形並夷目隨後駛往緣由,理合恭摺奏聞,伏乞皇上聖鑒。謹奏。
道光二十二年六月初一日奉硃批:另有旨。欽此。
五月十四日
(軍機處録副奏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