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卷
 

747 靖逆將軍奕山等奏報英夷在裙帶路修路蓋屋飭令籌計防堵斷其接濟片

道光二十一年五月十二日(1841年6月30日)

  再,夷停泊裙帶路,修築石路,建蓋寮篷,前已附片陳明。
  奴才等思,裙帶路雖在外洋,離虎門二百馀里。逆夷詭雲候旨,實欲仿照澳門之例,爲卸貨之地。惟天朝疆土,豈容外夷佔據。是以飛檄水師及澳門、香山、新安各處,查明裙帶路修蓋房間共有若幹,有無勒查民戶之事,所用磚石木料何處透漏;該處是否係入虎門要路,能否壟斷各國商稅,內地商人出海往來有無阻礙;自外洋入澳門是否必由此路,抑另有可通之徑。飭以不動聲色,詳明密稟。
  兹據各營稟稱:該夷在毗連香港之裙帶路築馬頭一條,係二三月動工,長八九丈、寬六七丈、高七八尺,築房一連三間,祇有墻基,此外並無添造。四月間,有夷人至香港查問戶口,耆老鄉民不聽傳喚,夷人即去,未經再來。所有裙帶路磚瓦,係黑夜來自外洋載入,不由內地,無從堵截,現在停工未運。至各國夷商及內地商船往來裙帶路,並非出入虎門必由之路。由外洋入粵,口門有二:其一爲擔竿洋,在新安縣之東南,係新安所屬。其一爲老万山,在新安縣之西,係新安、香山兩縣分屬。夷船每於夏秋間則多由老萬山而入,春冬間則多由擔竿洋而入,俱可不由裙帶路而至虎門。澳門尤在虎門之西,去裙帶路更遠,洋面四通八達,在在可通,逆夷更不能壟斷。等語。
  奴才等揣逆夷之意,深懼不准貿易,欲倚外洋銷貨,聲言係前督臣琦善允准居住,説明以此用換定海,藉爲狡賴。目下內河水大,未能即刻攔堵,虎門無險可據,若急圖收復,而無船無礮,竊恐進退無據,未易得手。且裙帶路該逆亦未必終能久居。夷向來租居澳門大西洋房間而抽稅其貨,今欲自修馬頭,不但大西洋失所憑依,即各國亦有窒礙,夷與夷互相猜忌,必至外閧。而該夷此番闖入內地,肆意焚掠,粵中之士民無不切齒。
  奴才等分鄉曉諭各村,聯絡團練丁壯,到處截殺,防其登岸。各港斷其水米,奸商絶其透漏。該逆私貨既不能消外,內又須防備,廣集兵船,守一外洋空島,則不攻而自敗矣。我備既修,乘其釁而蹙之,絶其貿易,不難制其死命,而兵端可以永靖,海疆可以奠安。
  奴才等審時度勢,通盤計較,愚昧之見,是否有當,謹附片奏聞,伏乞皇上聖鑒。謹奏。
  (硃批):即有旨。
  (宮中硃批奏摺)
  注:
  ① 此爲考證時間。
  ② 據軍機處録副奏摺,硃批時間爲道光二十一年五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