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卷
 

731 欽差兩江總督伊里布奏陳先事熟籌制敵機宜片

道光二十年十一月十六日(1840年12月9日)

  再,奴才細思,該夷前在天津,一經琦善遵旨曉諭,即行起椗南旋,其情極爲恭順。及旋浙之後,雖曾逼留多日,然亦並無桀驁情形。此次赴粵聽候查辦,琦善仰遵聖訓,結以恩信,示以聲威,自能化頑便,爲馴柔,使其不敢妄生希冀。況該夷以海外小夷,弄兵於數萬里之外,勞人傷財,經歷數月,實已難堪。今既仰沐恩施,准予查辦,當亦不敢妄有所求。度勢揆情,粵省必能辦理結局。
  惟是該夷性極貪婪,情更奸詐,不知信義,惟事诪張。現在粵省撤防師船,於十月十七日被該夷在洋轟擊,擄去米艇一隻,此外又有擄船尋釁之事,業經護兩廣督臣怡良專摺奏報。是該夷之貪戾性成,背約搆釁,已有明證。該夷在天津籲求之事,不止通市一端,勢不能事事悉如所願,且即以通市而論,該夷之所注意者,在於澳門設立馬頭。奴才聞澳門乃西洋市易之場,該夷與各國皆向西洋賃屋居住。今若准該夷在彼分地築房,勢必有費調停。設或西洋不肯讓地,則該夷必欲在定海創立馬頭。查定海爲洋面扼要之處,不宜令外夷在此通市,撫臣劉韻珂所論切中事機。而以奴才管蟊窺測,則更有進於是者。何也?蓋該夷以攻陷定海爲通市之計,而我即准其在定海爲通市之區,所關係於國體者,殊非淺鮮,似更不宜允許。但該夷既不能在澳門分地,又不能在定海通商,則鋌而走險,勢所必至,所以備之之策必宜預爲籌及。查該夷船堅礮烈,若在海洋接仗,制勝綦難,即航海登陸攻擊,亦恐其備我甚嚴,不能下手,並恐其中途攔截,難以前進。奴才細加籌畫,惟有守之一策足以杜其奸謀,而折其驕氣。
  查該夷勞兵於外,業已半載有馀,已老之師,鋭氣當衰,我但堅守口岸,不與相爭,其勢難以再逞。且嚴禁接濟,則其食易盡;時出疑兵,則其衆易驚。大約久則半年,少則數月,該夷必困敝難支,心有轉計,然後相機設法,急爲收撫,即但允於粵通市,不予馬頭,亦可蕆事。雖相持之際,我亦需費甚繁,各省沿海地方亦恐不免有震驚之虞,防守之累,然經費可以籌備,尚屬易於轉輸。至各省果能戒備謹嚴,不致即爲所擾,較之定海通商,貽患將來且有虧國體者,似爲妥善。雖夷人失市而來者,必應得市而退,在粵自不難於完結。儻或不了,先防以耐之,而終歸於撫。奴才所見原屬萬有一然之慮,惟粵事尚未定局,則制敵機宜不敢不先事熟籌。並不敢在正摺內遽行宣露,謹特密議上陳,伏候採擇。
  至現在定海夷衆,奴才屢次探訪,實已較前斂戢。近有該縣紳士鍾勳等,因送前縣姚懷祥棺柩來鎮,奴才逐細面詢,均與所訪相同,似屬可信。惟該夷尚未全退,其前次又曾搶掠滋擾,民間共深憤懣,惟望出師剿擊,以爲復仇之舉。今見按兵不動,衆議日滋,並有赴奴才福建提臣、浙江撫臣處投遞呈詞,籲請轉奏,以期聖主赫然震怒,許爲剿辦者。
  奴才伏思,民艱固有所當恤,而輿論亦不能曲徇,我皇上此次俯允該夷所請,准予查辦,原係爲斯民謀久遠之安,而不止爲旦夕之計。此時夷目業已赴粵,自應俟粵省如何措置,得有確信,再行分别籌辦,斷無浮言所搖,復議攻剿之理(硃批:所論甚是)。且奴才細揆事勢,該夷前之騷擾閭閻,正其愚昧失策之處。設其於到浙以後,始終以美言小數要結民心,一面約束夷兵,秋毫不犯,則迄今已及數月,蚩蚩之氓難免不爲所誘,該夷更將在定海通商,粵省查辦愈形掣肘。今該夷計不出此,倚衆逞强,以致民心怨恨,堅不服从,其久踞定海之心,必將稍息,似於大局不爲無裨。惟此意不便向民間曉諭,奴才惟有善爲撫慰,告以粵省必能竣事,夷船不久離浙,以示鎮定。
  謹一併附片密陳,伏乞聖鑒。謹奏。
  (硃批):另有旨。
  (宮中硃批奏摺)
  注:
  ① 此爲考證時間。
  ② 據軍機處録副奏摺,硃批時間爲道光二十年十一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