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730 浙江巡撫劉韻珂奏報探訪定海夷情可疑請飭籌辦摺
道光二十年十一月初二日(1840年11月25日)
浙江巡撫臣劉韻珂跪奏,爲探訪定海夷情尚有可疑,請旨飭令廣東、浙江各欽差大臣斟酌妥善辦理,恭摺奏祈聖鑒事。
竊臣仰蒙天恩擢授浙江巡撫,自川省起程,沿途訪詢,不得夷實情,深爲焦急。嗣行抵安徽之鳳陽縣臨淮關,獲晤廣東欽差大臣琦善,亦祇將天津夷情向臣告述,其定海夷情伊亦未能深悉。臣抵任後,本擬先赴寧波府探詢底藴,會同籌議,緣各前任俱因在軍營防堵不能兼顧,署中一切案牘奏諮展限,數月以來,不無積壓,不得不先爲清釐。並因各屬應試武生紛紛來省,守候已久,又不得不趕辦武闈,業經奏明於十一月初四日開考,是以一時不能前往。
前准浙江欽差大臣諮會,業經出示定邑士民,如果夷人並不向定民擾累,定民亦不得復行查拏。現又准諮會,夷船隻定於十月十九日分
起椗,赴粵聽候查辦。所有外省官兵全行撤退,本省官兵酌量裁撤,各屬所僱鄉勇一併撤去,沿海商漁船隻開港放行。並接來函雲:
夷近來頗爲馴順,夷船前去六隻,兹接夷書,已於十月十九日起椗十四隻。各等因到臣。是該夷之果否並不擾累?是否如期赴粵,及是否輸誠馴順?欽差大臣伊里布專司其事,固知之甚悉。而臣雖身羈省垣,其夷情若何?民困若何?若不密加探訪,夢寐時覺難安。當即差人密往定海查探,現據回稱:該夷在定海城外築有礮臺,在道頭地方亦修有馬頭,復開有河道通達城內,設有鋪面售賣洋貨,闔城民房實已蹂躪不堪。臣又聞該夷初到定海,尚不騷擾,現在不甚安靜,已將定海所屬之岑港、沈家門等處民房佔據,搶奪奸淫,雖定海奸民現亦間有爲其役使者,而各嶴居民均志切同仇,不肯趨附。並聞該夷有設立僞官,示諭定民,令其接濟情事。
至其起椗船隻,有雲赴粵者,有雲未盡赴粵者,有雲時來時去者,祇數多寡亦傳説互異。復據象山縣稟報,十月二十二日有夷船六隻在洋遊奕。各等情。查夷船既未盡赴粵省,其在象洋遊奕之船或即係在定洋停泊之船,亦未可定。其夷船赴粵之多寡,自應以欽差大臣函稱數目爲准,亦未便以探聞之詞爲據。
惟該夷既蒙聖恩,准其赴粵聽候查辦,何以仍在定海有修築礮臺等事?是否修築在甫陷定城之時,抑惑修築在蒙准赴粵之後;及搶奪奸佔是否在欽差大臣示禁定民之先,抑或在示禁定民之後,臣尚不能確知。如果修築等事在後,是廣東籌議尚在未定之時,而定海夷情已顯露藏禍之跡。如果搶奪等情在後,是我雖以誠相予,而彼終以詐相應。且如果眞心赴粵,又何以設立僞官,示諭定民,種種情節均屬可疑,誠恐該夷有欲在定海互市之意。
緣定海爲海洋適中扼要之所,南近福建、廣東,北達江蘇、山東、直隸,皆可揚帆分駛。儻在此通商,其船隻忽南忽北,較從前更爲便捷,若任其來往,則沿海貧民以及失利漁艇並土盜船隻竟難保不被其勾結。設各省口岸處處防堵,嚴加稽察,是又不得任其自如,亦未必能相安無事。且定海居民既被蹂躪不堪,猶不附和從夷,將來籌辦善後,自應加意撫恤。該夷在此通商,則文武之稽查彈壓輕重兩難,在在均屬棘手。況浙江省爲東南財賦之區,而寧波府實爲浙江精華之地,跡其欲住定海之心,難保無覬覦寧波之意。否則燒煙在廣東,受挫在粵閩,何以不敢豕突澳門、廈門,而反豕突定海耶?
溯查乾隆二十一年間,寧波崎頭洋有夷船一隻停泊,恭奉上諭:向來洋船進口俱由廣東之澳門等處,其至浙江之寧波者甚少,間有遭風漂泊之船,自不得不爲經理。近年乃多有專爲貿易而至者,將來熟悉此路,進口船隻不免日增,是又成一市集之所。海濱要地殊非防微杜漸之道,不可不預爲留意。又乾隆二十二年奉上諭:寧波向非洋船聚集之所,將來祇許在廣東收泊,不准收入浙江海口。各等因。欽此。今我皇上亦祇許該夷赴粵叩關,仰見先聖後聖慎重海疆,若合符節。
現經欽差大臣琦善奉命赴粵查辦,自必籌度萬全,斷不僅爲目前之計。即欽差大臣伊里布駐紮鎮海,亦必能洞察夷奸,妥爲經理,原無俟臣之鰓鰓過慮。第臣渥受殊恩,探知夷情既有可疑,若專候廣東查辦,竊恐廣東不知定海近時夷情,又恐赴粵夷人甘語僞求,致被朦混。臣思患預防,即不敢不據實入告,相應請旨飭令廣東欽差大臣琦善,將臣探訪情形查覈,斟酌辦理。仍請飭浙江欽差大臣伊里布就近確查夷情,隨時密諮廣東,以期籌畫妥善。臣俟武闈事竣,將署中公牘分别趕辦,即當馳往鎮海親歷察看,再行具奏。
所有臣現在探訪定海夷情可疑並請飭籌辦緣由,謹繕摺奏聞,伏乞皇上聖鑒訓示。謹奏。
(硃批):另有旨。
道光二十年十一月初二日
(宮中硃批奏摺)
注:
① 據軍機處録副奏摺,硃批時間爲道光二十年十一月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