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卷
 

696 欽差兩江總督林則徐等奏報巡閲澳門抽查華夷戶口等情摺

道光十九年八月十一日(1839年9月18日)

  臣林則徐、臣鄧廷楨跪奏,爲會同巡閲澳門,抽查華夷戶口,傳見西洋夷目,宣示德威,恭摺具奏,仰祈聖鑒事。
  竊照廣東澳門一區,在廣州府香山縣之東南,距縣治一百三十馀里,東西南三面環海,惟北面陸路可達縣城。自縣城南行一百二十里曰前山寨,設有海防同知暨前山營都司駐紥。再迤南十五里,建有關牐一座,駐兵防守,爲扼吭拊背要區,出關即入澳境。溯自前明許西洋夷人寄住,歲輸地租銀五百兩,由香山縣徵收。澳內營造夷樓,棟宇相望,並建礮臺六座,以防他夷。其房屋除西夷自住外,馀皆賃給别國夷人居住,而以咭唎國爲較多。西夷攜眷而居,歷今三百馀年,踐土食毛,幾與華民無異,雖素稱恭順,不敢妄爲,而既與各島夷朝夕往來,即難保無牟利營私,售賣鴉片情事。
  本年臣林則徐奉命來粵,與臣鄧廷楨悉意酌商,以躉船雖在外洋,而澳門實爲夷商聚集之所,且其間華夷雜處,漢奸勾串尤多,若不从澳門清源,則內外綫索潛通,仍恐漸成弊藪。是以於四月間,檄委署佛山同知劉開域、署澳門同知蔣立昂、香山縣知縣三福、署香山縣縣丞彭邦畮,倣照編查保甲之法,將通澳華民一體按戶編查,毋許遺漏,並督同該夷目搜查夷樓,有無屯貯鴉片。旋據該員等查明戶口,造冊呈送,計華民一千七百七十二戶,男女七千零三十三丁口;西洋夷人七百二十戶;男女五千六百一十二丁口;咭唎國僦居夷人五十七戶。並查明虎門收煙之時,有夷咽將躉船煙土偷運八箱入澳,被西洋夷目查獲,將原土押交英國副領事嘇,一體呈繳。又據稟:該夷目自行拏獲夷人啞零煙,在馬頭焚燒,將啞收監,按照夷法問罪,出具此外並無存貯煙土甘結,稟請親臨查辦前來。
  臣等因驅逐國住澳奸夷,由省城移駐香山,遂於七月二十五日自香山起程,二十六日清晨統領將備管帶弁兵,整隊出關。該夷目遮嗎哋唦率領夷兵一百名迎於關下,兵總四人,戎服佩刀,夷兵肩鳥鎗,排列道左,隊內番樂齊作,俟臣等輿衛行過,兵總導領夷兵番樂隨行。至新廟,夷目遮嗎哋唦具手版稟謁,命之進見,該夷免冠曲身,意甚恭謹。臣等宣布恩威,申明禁令,諭以安分守法,不許屯貯禁物,不許徇庇奸夷,上負大皇帝撫綏懷柔至意,該夷點頭領會。據向通事聲稱:夷人仰沐天朝豢養二百馀年,長保子孫,共安樂利,中心感激,出於至誠,何敢自外生成,有干法紀。現在隨同官憲驅逐賣煙奸夷,亦屬分內當爲之事。等語。以手拄額者三,敬謹退出。臣等當即賞以絹扇茶糖,並頒賞夷兵牛豕麵臘數十事,番銀四百圓,再辭乃受。臣等即入三巴門,經三巴寺、關前銜、娘媽閣,至南灣,督牽(率)隨員抽查夷樓民屋,均與冊造相符。其賃給夷房間,自各夷離澳後,現俱關閉。覆加訪察,自春間查辦以後,該西洋夷樓實無存貯煙土情事。隨由南灣仍回前山,所有經過三巴、媽閣、南灣各礮臺俱發一十九礮。詢之澳人,稱係該國大禮,以示尊敬,不輕舉行。兵總率領夷兵,送至關牐,始行撤退。臣等沿途察看,不但華民扶老攜幼,夾道歡呼,即夷人亦皆疊背摩肩,奔趨恐後,恬熙景象,幬載同深。此臣等巡視澳門之實在情形也。
  臣等伏思,夷人心性反覆靡常,挾詐懷私,事所時有。如果始終馴服,固當撫之以恩。若使微露矜張,即當繩之以法。此次因查辦鴉片,執法綦嚴,澳夷震懾天威,是以倍形遜順。惟該處華夷叢雜,最易因緣爲奸,應請於每年秋間,查照現在編查之法,檄飭澳門同知督同香山駐澳縣丞,編查一次,造冊通詳,再由督撫兩司分年輪替前往抽查。如有澳夷囤販禁煙及庇匿别國賣煙奸夷等弊,即行隨時懲辦,以清弊藪而靖夷情,似於邊徼防維不無裨益。
  是否有當,謹合詞恭摺具奏,伏乞皇上聖鑒訓示。謹奏。
  道光十九年九月初五日奉硃批:另有旨。欽此。
  八月十一日
  (軍機處録副奏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