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619 兩廣總督李鴻賓等奏報委員將日本國遭風難夷送赴浙江附搭便船回國摺
道光九年七月初九日(1829年8月8日)
兩廣總督臣李鴻賓、廣東巡撫臣盧坤跪奏,爲日本國遭風難夷來至粵省,委員送赴浙江,搭船回國,恭摺奏聞事。
據署廣東廣州府海防同知鹿亢宗、香山縣知縣劉開域稟報,據澳門西洋夷目唩嚟哆稟稱:本年五月初一日,有澳額第十四号小呂宋船一隻,帶到日本國難夷長重郎、重五郎、萬藏、長煦、八五郎、歸治郎、笏吉、煦治郎、佐煦、德藏、竹三郎、儀兵衛、萬煦等共十三名,並無貨物。因該船在小呂宋地方遭風擱爛,經呂宋船主嗎嘶噠著令三板船救起,隨帶來澳,懇請覓船附搭回國。等情。隨即傳同通事提訊,該難夷言語不通,詢之該夷目,據稱澳地僅有西洋通事,不諳東洋言語,無從譯釋。因查該難夷既有姓名説出,何以言語難通,詢之通事人等,稱係約略其音開報,究不知實在名字,惟令其比對手勢,察看情形,實係遭風失水,等情前來。當經檄飭將該難夷派員護送來省,臣等督同藩司阿勒清阿,飭令南海縣傳同洋商通事,向該難夷再三查訊,實屬言語不通,難以訊取供詞。給與紙筆,令其書寫,內有儀兵衛一名,僅能寫日本及年歲、數目等字,細察服色,係該國難夷無疑。查廣東向無赴日本國貿易商船,無從由本省遣送回國,惟查嘉慶十八年暨二十年,有日本國難夷遭風漂流到粵,經前督臣蔣攸铦先後奏明,委員護送浙江,交乍浦同知收管、附便搭送回國在案。此次日本國難夷長重郎等,遭風經呂宋船拯救到粵,事同一律,自應查照向辦成案,即爲資送回國,以仰副聖主懷柔遠人至意。
除飭行按名酌予賞恤,並照例支給口糧、菜薪、銀兩,委員送至浙江,附搭便船回國,並諮明浙江撫臣外,臣等謹繕摺具奏,伏乞皇上聖鑒。謹奏。
(硃批):知道了。
道光九年七月初九日
(宮中硃批奏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