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卷
 

552 山東巡撫陳預奏覆遵旨辦理接護英貢使回國緣由摺

嘉慶二十一年七月十八日(1816年9月9日)

  山東巡撫·三品頂戴臣陳預跪奏,爲接護咭唎回國貢使,現在遵旨辦理緣由,恭摺覆奏,仰祈聖鑒事。
  竊臣前在臨清接准禮部諮開,欽奉上諭:此次咭唎國遣使入貢回國,著於通州乘船由運河行走,經過山東、江蘇泝江而上,由安徽、江西至廣東嶴門放洋。所有經過各省,山東著派藩司和舜武於入境接護,至出境交替,並着該督撫於副、參將內酌派一員,帶領弁兵隨同派出之藩臬司,按程護送彈壓。該貢使出境後,該藩臬各將行走照料情形,自行具奏一次。等因。欽此。
  又承准廷寄,欽奉上諭:本日據陳預奏稱,閏六月二十三日早間,咭唎貢船一隻到登州剛兒嘴寄椗,未刻開至廟島外洋,暫泊等候後船四隻,於二十五日開行,由榮成、成山一帶駛赴江南交界洋面。等語。該貢使等此次回國,倘潛於沿邊海口窺伺,著飭知沿海文武員弁,各將水師炮械勤加訓練,並留心察探。此後如有咭唎國夷船駛至海口,即行驅逐,不許停泊登岸,不可稍存姑息。等因。欽此。
  臣即經檄飭藩司和舜武欽遵前往接護,並派令青州營參將玉貴酌帶弁兵隨同護送彈壓。一面飛飭沿河各營,俟該貢使抵境,帶領弁兵各於河幹劄隊,務須整齊嚴肅,以壯聲威。並挑撥壯健兵丁數十名,各乘小船沿河護送,至晚停泊處所,加意巡防,送至下站交替。並飭經過各州縣,一體親身按程護送。旋據藩司和舜武具報,即於十三日起程,適臣自臨清回省,於齊河途次遇見該司,即星馳前往,現駐德州查探接護。
  至前由天津開行之在後船四隻,兹據福山縣稟報,於閏六月二十七、及七月初三等日先後駛至該縣芝口外洋停泊,至初四日俱乘風開行。又據文登縣稟報,前項該夷船四隻,於七月初五六日先後駛至該縣之劉公島後及虎慶島口分泊,該縣會營前往彈壓,均甚安靜,暫候風信南行。各等情。臣飛飭文登營副將親往彈壓,不許一人上岸,催令開行稟報。一面移行登州鎮及沿海文武員弁,各將水師炮械勤加訓練,務須欽遵聖諭,隨時密探防範,不可稍涉大意,以重海防。
  所有接護貢使及在後夷船四隻經過東省洋面安靜情形,理合恭摺具奏,伏乞皇上睿鑒。謹奏。
  (硃批):知道了。
  嘉慶二十一年七月十八日
  (宮中硃批奏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