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 直隸總督方觀承奏報英船駛至海口請求赴京訴訟情形摺
乾隆二十四年六月二十九日(1759年7月23日)
直隸總督臣方觀承謹奏,爲奏聞請旨事。
臣於河間途次據天津道那親阿、天津府靈毓稟稱,六月二十七日,據大沽營遊擊趙之瑛移稱,六月二十四日,海口炮臺以外有三桅小洋船一隻停泊,隨即往查,船內西洋人十二名,內有稍知官話者一名洪任,口稱人船俱是
咭唎國的,因有負屈之事,特來呈訴,將我送到文官處就明白了。等語。查其船內,並無貨物,惟船設有銅炮二位、鐵炮一位,除將炮位收貯海口炮臺,令該船暫泊海口,派撥弁兵看守外,合將洪任煇該船番字執照一張,專差押送查訊。等語。隨問據西洋人洪任即呈內之洪任輝供稱,我一行十二人,跟役三名、水手八名。我係
咭唎國四品官,向在廣東
門做買賣,因行市黎光華欠我本銀五萬馀兩不還,曾在關差衙門告過狀不准,又在總督衙門告狀也不准,又曾到浙江寧波海口呈訴也不准,今奉本國公班衙派我來天津,要上京師伸冤。等語。及再詰問,惟稱我祇會眼前這幾名官話,其馀都寫在呈子上了。除將洪任輝並其跟役二名暫行安置在津候示,合即稟報。等情。臣查洪任輝乃外洋
咭唎國之人,閲其呈詞及所開條款,有關內地需索貽累情事,雖係一面之詞,但既據遠涉重洋,口稱欲赴京師伸訴,小國微番,若非實有屈抑,何敢列款凟呈。
所有洪任輝原呈並款單一紙,又該國番字執照一紙,理合固封奏聞。應否將洪任輝並其跟役二名由內部委員伴送赴廣,勅下該督撫衙門將呈內各款逐一質訊明確,據實具奏,伏候聖訓。如洪任輝送赴廣東質訊,其海口原船並船內跟役、水手九名,及護船銅鐵炮位,應否准令先行駕駛回國之處(硃批:自應令其回去),謹一併請旨遵行。
爲此,謹奏。
(硃批):已有旨了。①
乾隆二十四年六月二十九日
(宮中硃批奏摺)
附件:英大班為派洪任輝赴天津訴告粵海關監督李永標任縱關口刁索事呈文
具呈,
咭唎國夷商公班衙等爲負屈情極,越省呼伸事。
竊
咭唎向慕天朝仁政懷柔,不憚重洋險阻,梯航悅市中華,初到寧波,次到廈門,貿易多年,緣廈門行商拖欠,報官不理,遲誤風信,致釀事端。嗣後各夷船駢集粵東,荷列憲撫綏,關憲優卹,凡有陋弊,得於稟見面陳,隨蒙革除,唐夷安業樂利,各國聞風,踴躍爭市。迨關憲李蒞任以來,不察利弊,任縱關口刁索,年倍一年,勒派行商辦公,日甚一日,商業繁耗,勢必拖累遠夷,廈門前轍,立可復見,安能久市粵地。是以,本國發船到寧波貿易,明冀兩省關憲有所瞻顧,行商有所忌憚,不然豈有舍近趨遠,避輕就重之理。奉禁不准寧波貿易,夫外夷既悅市於中華,浙粵均屬一體,但關憲李原無體綏之仁,復加船往寧波之怒,愈縱胥役苛刻,比前尤甚。
本國仰承皇仁浩蕩,煦宥萬邦,敢駕小船遣班等洪任輝,往附近京師叩伸屈情,前沐浙省列憲恩卹,只得先叩憲恩,俯念外國通商,有關國課,憲憐遠夷負屈情極,萬里奔呼,迅賜伸甦,國課商業永賴,倘未
恩准,不得不由天津叩達闕廷。
一字涉虛,情甘寸磔,激切上赴欽命大老爺臺前作主施行。
計粘條款一紙
乾隆二十年 月 日呈
謹將負屈條款瀝陳,伏乞電伸。
一、縱關口勒索陋規。每船放關,總巡口索禮十兩、黃埔口索禮十兩、東炮臺口索禮五兩;充每船買辦,總巡口索禮五十兩、黃埔口索禮一百兩;充每船通事,總巡口索禮五十兩、黃埔口索禮三十兩;每船驗貨,總巡口索疋費一百兩,每日家人驗貨,索轎金七錢,俱通事、買辦經手。據切一船,除貨稅外,先徵銀三千三四百兩不等。內有規禮一款,原無此例,查其始,乃蒙關憲恩卹優渥,饋送禮物酬謝,及後以禮物折銀,遞年漸加至一千九百五十兩,沿爲成例,既而歸公,已屬啞受,尤冀
免。況陋規之外,又有陋規,年年倍加,稍不遂意,萬般刁難,鳴呻無門。負屈一也。
一、關憲不循舊例俯准夷商稟見,致家人、吏役勒索之害。竊外國一船效資十馀萬,逐年不下十馀船,計資數百萬,未嘗無益於釐市,出入口徵稅數十萬,未嘗無裨於關課。關憲不念關市綦重,無懷來之政,而吝惜夷商一見,故縱刁索,使下情不能上達。負屈二也。
一、資元行故商黎光華拖欠公班衙貨本銀五萬馀兩,伊子黎兆魁藉父身故,兜吞掯償,赴稟關憲不卹,赴稟督憲不憐,仍出示不許再凟,如違重究。竊公班衙領攜本涉洋貿易,貨本遭吞,向討不還,報官不返,迨至回國,削骨難填,財命兩懸。負屈三也。
一、隨帶日用酒食等物,苛刻徵稅之苦。緣外國遠涉重洋,遲速到港,難以懸定,不得不多備糧食器物,及到廣各班人色上館居停,必須食用,隨帶上行,一來一回,逐一盤驗徵稅。竊外國一船出入,輸徵稅規不下萬馀兩,而口糧器用之物,均要來回重徵,似非天朝仁厚之風,且無糧何以行船萬里。徵於食用之物,是使各船不敢多備糧食,陸風不順,阻滯洋面,則通船人等勢必待斃。負屈四也。
一、夷商往來澳門勒索陋規。批手本,關吏索銀四兩,總巡口索銀五兩四錢,兩炮臺口索銀四兩四錢,紫泥口索銀二兩二錢,香山索銀二兩五錢二分,防廳書吏索銀二兩二錢,關閘口索銀一兩五錢,澳門口索銀三兩二錢四分。經前督憲楊出示革除,衆夷啣激,迨督憲楊調陞,陋弊復索更甚。竊思澳門離省咫尺,一往來需索銀數十兩,遠夷何堪。負屈五也。
一、勒補平頭。從前兌餉,惟照庫平,邇年兌餉,每百兩加平三兩,名曰解京補平。未聞部頒庫馬(碼)有前後之異,竊外國涉重洋冒巨浪往返三載,一船百馀命寄之滄海,且發船十隻,只得五六隻順風到港,驚險萬千,冀覓蠅利。況前例正項之外,又有估價每兩徵銀五分,名曰分頭;又有擔頭,每擔徵銀九分,今復加平頭,重疊苛刻,致多虧本。關憲專理權政,既不能察憐夷商冒涉之艱,是請恩免,則因循舊例辦理,安可額外加增,剝削遠夷。負屈六也。
一、設保商貽累。凡夷船到港,必先托行商保結,方許開艙貿易,從前概無保商,該船應輸鈔稅,出口時掃清完納,稅無掛欠,船無耽擱,即寧波亦如是辦理。且夷商每船挾資十馀萬,凜遵法紀,自保身家,何待行商保結。自設保商之後,外國之船受累多端,因通船入口貨餉總歸保商輸納,而保商任意挪移,一旦虧耗,不得不將外國貨銀轉填關餉,是以公班衙被黎光革拖欠,皆由於此。又關憲取用物件短價,千發無百,百發無十,保商填賠,累萬有一,賠辦不前,即延擱該船移淺放關,不惟遲誤風信,且水梢日用,每船多費七八百兩。現去年
咭唎六船遲阻,多費銀四千馀兩。負屈七也。
(軍機處録副奏摺)
注:
① 據軍機處録副奏摺,硃批時間爲乾隆二十四年閏六月初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