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卷
 

22 禮部尚書祁徹白等題覆審訊栗安黨等五名西洋人傳教案本

康熙四年三月十四日(1665年4月28日)

  禮部等衙門尚書臣祁徹白等謹具密題,爲請旨事。
  臣等二部將湯若望等人交刑部議擬之奏疏內稱,在各省之西洋人傳佈天主教,收納教徒,理應密勅各該督撫,拏解西洋人到京,交付刑部議罪。等因具題。奉旨:在省之西洋人,着免緝拏,可帶至京城議奏。欽此。欽遵,已密諮各省詳查去後。今有山東總督祖澤溥送來西洋人栗安黨、汪儒望,郭多敏及其隨從溫孔山、楊瑪爾古,山西總督白如梅送來西洋人金彌格、恩理格等到部。伊等所有《天學傳概》等書籍,已由地方有司查焚。
  遂逐一審訊西洋人栗安黨、汪儒望、金彌格、恩理格、郭多敏、溫孔山、楊瑪爾古。楊光先供稱,湯若望在各省教堂內設邪教同夥千馀人,等語。遂問,湯若望於何年帶爾等至內地安插,爾等與湯若望結夥,於內地建堂居住,從事傳佈邪教者何耶,要如實招來。
  栗安黨供稱,我於崇禎七年獨自從西洋來至廣東香山澳,順治八年在山東濟南府購房建堂居住,從未結夥。我非湯若望帶來,亦不認識湯若望。我傳佈天主教者屬實。等語。
  汪儒望供稱,我於順治八年獨自從西洋來至香山澳,順治十六年來至山東濟南府購房建堂居住,並未結夥,我非湯若望帶來,我僅認識湯若望而已。我傳佈天主教者屬實。等語。
  金彌格供稱,明崇禎三年,我等四人從西洋來至香山澳。其中二人已死,一人住於江西,而我來至山西絳州舊堂居住,並未結夥。我來華時,湯若望尚未來。傳佈天主教者屬實。等語。
  恩理格供稱,我於順治十六年獨自從西洋來至香山澳,康熙元年來至山西,與金彌格同住於絳州舊堂,並未結夥。我非湯若望帶來。我傳佈天主教者屬實。等語。
  郭多敏供稱,我於順治十年獨自從西洋來至香山澳,康熙三年來至山東濟寧租房居住,並無建堂結夥。我非湯若望帶來,亦不認識湯若望。我傳佈天主教者屬實。等語。
  溫孔山供稱,我非西洋人,乃山東民人。我母去世後,西洋人郭多敏僱用我做活。有司稱此案與我無關,但由於在西洋人家中做活,可以隨同前去。故此,我亦隨同前來。等語。
  楊瑪爾古供稱,我非西洋人,乃福建民人。我曾至浙江貿易,由於銀兩耗盡,即被西洋人郭多敏僱用。郭多敏來山東,我亦隨同來至山東。有司見我係郭多敏僱用之人,亦一同解送前來。等語。
  訊郭多敏,該溫孔山、楊瑪爾古是否係爾僱用之人。供稱,溫孔山、楊瑪爾古二人,乃我所僱用之人屬實。等語。
  訊栗安黨、汪儒望、金彌格、恩理格、郭多敏,湯若望令他人撰寫《天學傳概》一書,是否寄送與爾等傳播,或爾等從湯若望處帶來傳播。栗安黨、汪儒望、郭多敏供稱,該《天學傳概》一書,並非湯若望寄送與我等,亦非我等親去帶來,而於去年有一不知姓名之過路人經過我堂時,聲言此書係京城新撰之天主教書籍,言畢即留此書。我等收書之後,不曾傳播,亦不懂書內所言之事。等語。金彌格、恩理格供稱,該《天學傳概》一書,並非湯若望寄送與我等,亦非我等親自去後帶回,而於去年有一教徒路過我堂時,留給此書,並言此書係在京城新撰之天主教書籍。我等收此書後,不曾傳播,亦不懂該書內所言之事。等語。
  訊栗安黨、汪儒望、金彌格、恩理格、郭多敏,據與湯若望同堂之南懷仁前供,該《天學傳概》一書,凡有人要去各省教堂,都要帶去。等語。據爾等供稱,湯若望不曾帶爾等來,亦不曾寄送《天學傳概》一書。湯若望誠不曾帶爾等來安插,何以將《天學傳概》一書傳播與爾等,據實招供。栗安黨供稱,湯若望實不曾帶我來安插,亦不曾送給《天學傳概》一書。等語。汪儒望、金彌格、恩理格、郭多敏所供,亦與栗安黨同。
  訊栗安黨、汪儒望、金彌格、恩理格、郭多敏,據與湯若望同堂之南懷仁前供,亦曾將《天學傳概》一書寄送至山東濟南府之教堂。爾等今供湯若望不曾送給《天學傳概》一書者,莫非於此書內有别情而如此巧飾乎,務必如實招供。供稱,該《天學傳概》一書,並非南懷仁送給我等,而由過路人留在我堂是實。等語。
  訊金彌格、恩理格,據爾等供稱,該《天學傳概》一書,並非湯若望送給爾等,亦非爾等親自帶回,而有教徒路過教堂時留給。此書誠非湯若望送給爾等,則又有何人送給爾等。此書顯然由湯若望送給爾等以供傳播矣,爾等何以巧供爲非湯若望送給,據實招供。供稱,該《天學傳概》一書,並非湯若望送給我等,而由我教內之人帶給我等,當時不曾問及該書內情,亦不曾問及帶書人姓名。等語。
  訊栗安黨、汪儒望、金彌格、恩理格、郭多敏,爾等是否私自傳播銅像、綉袋、瞻禮單、《教要》一書,或奉湯若望之命傳播與否,一年有幾人入爾教。供稱,並非奉湯若望之命傳播,乃由我等私自傳播矣。加入我教人數不定,一年或有四五十人入教,或有近百人入教。等語。
  臣等會議,據栗安黨、汪儒望、郭多敏、金彌格、恩理格等供稱,湯若望不曾帶伊等來,不曾送給《天學傳概》一書,而伊等亦不曾從湯若望家中帶回該書,亦未結夥。但伊等又供稱,該《天學傳概》一書,係有過路人留給是實。至銅像、綉袋、瞻禮單、《教要》一書,亦非奉湯若望之命傳播,乃由伊等私自傳播。其教年或四五十人入教,或有近百人入數。伊等傳佈天主教是實。等因。供認不諱。據此觀之,伊等傳教惑衆屬實。故將西洋人栗安黨、汪儒望、郭多敏、金彌格、恩理格擬交刑部議處。至郭多敏僱用之民人溫孔山、楊瑪爾古,係被僱用之人,擬毋庸議。
  臣等未敢擅便,謹具密題。請旨。
  (批紅):栗安黨、汪儒望、郭多敏、金彌格、恩理格等,既遇恩赦,免交刑部。再,伊等西洋之人,經核查後如何眷養,着爾部議擬具奏。余依議。
  (內閣滿文密本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