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卷
 

3 兵部尚書趙彥等為推補廣東香山等地方參將事題行稿

天啓四年九月二十三日(1624年11月3日)

  太子太保·兵部尚書臣趙(彥)等謹題,爲缺官事。
  職方清吏司案呈,照得分守廣東陽電地方參將聶一鳳,近該兩廣總督胡(應臺)題稱病故,所有員缺,合當推補,案呈到部。臣等從公推舉得,原任尤吉(游擊)將軍職銜管廣西南太參將事聽候别用署都指揮僉事正樂應祥,已推都司僉書職銜管陝西永泰城參將事署都指揮僉事(陪)茅國英,俱各堪任,伏乞聖明于內簡命一員,俱仍以原官管分守前項地方參將事。候命下之日,本部備查原擬責任,請敕一道賫付本官欽遵任事。合用符驗旗牌,照例就彼交代,具由回奏。緣系缺官事理,未敢擅便開坐。謹題請旨。
  計開:擬堪分守廣東陽電地方參將官二員。
  樂應祥,系豹韜衛武舉,署所鎮撫,歷陞署都指揮僉書,原任尤吉(游擊)將軍職銜管廣西南太參將事,因員缺裁革,本官見在京營聽候别用。近准協理京營戎政朱□□咨稱,本官裁冗聽推之官,且履任四十五日,非有他過舉也。投閑可惜,相應推用。兹值前缺,相應推補。
  茅國英,系永清右衛鎮撫,歷陞署都指揮僉事。天啓四年已推都司僉書職銜管陝西永泰城參將事,因員缺諮留候一位,本官聽候别用。兹值前缺,相應推補。
  天啓四年七月二十三日
  郎中方孔炤 張爾嘉
  太子太保·兵部尚書臣趙(彥)等謹題,爲缺官事。
  職方清吏司案呈,照得分守廣東香山等處地方備倭參將蔡一申,近該兩廣總督胡(應臺)題稱患病,本部見在議復,所有員缺合當推補,案呈到部。臣等從公推舉得,都司僉書職銜管薊遼總督標下旗古(鼓)事署都指揮僉事正高應岳,應天巡撫標下中軍尤吉(游擊)將軍署都指揮僉事陪李蒙雷,俱各堪任,伏乞聖明于內簡命一員。如用高應岳,量陞尤吉(游擊)將軍職銜管前項地方參將事,如用李蒙雷充參將,候命下之日,本部備查原擬責任,請敕一道賫付本官欽遵任事。合用符驗旗牌,照例就彼交代,具由回奏。遺下員缺,另行推補。緣系云云,謹題請旨。
  計開:擬堪分守廣東香山等處地方備倭參將官二員。
  高應岳,系三江所百戶,歷陞署都指揮僉事。先任薊遼總督標下其古(旗鼓)守備,天啓三年四月推加都司僉書職銜照舊管事,四年該薊鎮撫按官吳(用先)等奏保四次,歷俸一年八個月。
  李蒙雷,系南京留守右衛指揮同知,歷陞署都指揮僉事。先任山東邊操都司僉書,天啓三年四月推應天巡撫標下中軍尤吉(游擊)將軍,四年該應天巡撫周(起元)奏保一次。歷俸一年八個月。
  天啓四年九月二十三日
  郎中方孔炤 張爾嘉
太子太保·兵部尚書臣趙(彥)等謹題,爲缺官事。
  職方清吏司案呈,照得守備廣東欽州地方李光,近該兩廣總督胡(應臺)題參不職,本部見在議復,所有員缺合當推補,案呈到部。臣等從公推舉得,常德衛指揮使正陳人杰,廣東二科武舉官陪湛濯之,俱各堪任,伏乞聖明于內簡命一員,照例以都指揮體統行事,守備前項地方。候命下之日,本部備查原擬責任,剳令欽遵任事。如用湛濯之,量陞署指揮僉事。緣系缺官事理,未敢擅便開坐,謹題請旨。
  計開:擬堪守備廣東欽州地方官二員。
  陳人杰,系常德衛指揮使。天啓三年該貴州撫按官李枟等奏保二次。
  湛濯之,系廣東二科武舉官。天啓三年該巡視京營科道等官彭汝楠等奏保二次。
  天啓四年九月二十三日
  郎中方孔炤 張爾嘉
  兵部爲缺官事。
  該本部題,云云。等因。天啓四年十月二十五日太子太保·本部尚書趙(彥)等具題,二十八日奉聖旨:是。有點的依擬用。欽此。內劉應、樂應祥、高應岳、陳人杰各有點,捧(抄)捧送司,案呈到部,擬合就行。爲此除剳仰劉應以新官交代之日爲始,定限十日以里到任,樂應祥、高應岳、陳人杰俱定限次年正月初八日各到任外。
  一咨兩廣s總督何(士晉)、福建巡撫南(居益)。合咨前去,煩照本部題奉欽依事理,行令各官依限到任,不許延遲。仍將到任日期,同原奉本部剳付並履歷緣由,呈報總督、巡撫衙門,繳部查考。如過限不到,及不繳部剳,定照近題事例參究施行。
  一咨都察院。合咨貴院,煩爲轉行福建、廣東各巡按御史,照依本部題奉欽依事理,行令各官依限到任,不許延遲。如或過違,照例參究施行。
  一合具揭帖,差主事李繼貞賫赴內府翰林院,請寫敕書施行。
  計開:請敕官三員。
  仍以游擊將軍職銜管分守福建南路地方參將事署都指揮僉事劉應,擬得本官責任,駐紥泉州中左所,每遇汛期,移駐彭湖,汛畢撤回。兼管水陸軍兵,無事則操練軍馬,修理城池,彈壓地方,交相會哨;有警則親督軍兵隨處截殺,防御寇盜。若鄰境賊勢重大,亦要互相策應,仍往來銅山、黃岡、柘林、大城、南澳、闢望諸處。凡應設墩臺、應修城堡,會行漳泉及該管嶺西地方兵備道,呈詳閩廣督撫衙門議處。不許戀居內地,養寇遺患。守把各官悉聽節制。本官仍聽閩廣督撫、巡按、總兵官節制調遣。自祥芝巡檢司起,至大城所水陸官兵,并聽調度。本官尤須持廉秉公,正己率下,如或貪殘僨事,國典具存,法不輕貸。
  游擊將軍職銜管分守廣東陽電等處海防兼管陸路地方參將事署都指揮僉事樂應祥,擬得本官責任,常在陽江、電白二縣往來駐紥,統領北津水寨兵船,無事簡練士卒,操演隊伍,遇汛出海防倭,遇警督兵邀殺。恩陽守備與高州、恩陽陸兵及衛所官軍,俱聽節制。所管信地,東自廣海界起,西至白鴿界止。間有重務,與嶺西守巡二道計議停當而行,仍聽撫按、總兵官節制調度。尤須持廉秉公,正己率下,如或貪殘僨事,國典具存,法不輕貸。
  游擊將軍職銜管分守廣東香山等處地方備倭參將事署都指揮僉事高應岳,查得本官責任,駐紥鷹兒埔營防守信地,陸則雍陌、塘基灣、澳門、前山等處,水則十字門、九洲洋、石龜潭、虎跳等處,澳內備倭官兵,俱聽約束。一應堤防,須加嚴謹,關門啓閉以時。如有內地奸徒搬運貨物、夾帶人口、潛入接濟,澳中夷人闌出牧馬游獵、揚帆駕槳、偷盜劫掠等項,并聽本官擒拿解究。每遇夷商入澳,須詰問明白,方許報抽,歹舡立刻屏逐,毋容停泊。每歲同巡海道臨澳查閲一次,倘或取納倭夷窩藏奸惡,勒令盡數驅除,毋容戀住內地。如别有重大聲息,尤當一體應援。凡事會同海道計議而行,仍聽督撫鎮巡等官節制。本官須持廉奉公,恩威馭下,安靜馴夷,期于內外肅清,地方永賴,方稱任使。如或生事擾害,致啓釁端,國典具存,法不輕貸。
  一剳付劉應。見任游擊將軍職銜管福建北路參將事署都指揮僉事,今以原官調管分守福建南路地方參將事。合用符驗旗牌,照例就彼交代,具由回奏。
  一剳付樂應祥。原任游擊將軍職銜管廣西南太參將事署都指揮僉事,今仍以原官管分守廣東陽電等處海防兼管陸路地方參將事,合用符驗旗牌,照例就彼交代,具由回奏。
  一剳付高應岳。見任都司僉書職銜管薊遼總督標下旗鼓事署都指揮僉事,今陞游(下殘)。
  (明檔兵部題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