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淺談澳門社團發展路向
劉藝良
(二零零零年八月五日)
所謂社團,字面解釋即由一定社會成員所組成的團體。而在近代社會的演變中,社團的活動起著重大的影響作用,在澳門這個由小漁村發展起來的具有獨特性質和地位的現代都市中,社團更是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不論過去、現在和將來。澳門社團的歷史和現狀,當然非常值得回顧、檢視和反省,本文暫且略過,在此僅嚐試淺談面對澳門特區成立逾半年的嶄新社會形態、在全球一體化的浪潮和現代科技迅速發展的大環境下,澳門社團如何配合形勢的發展策劃未來發展路向。
近些年來,尤其是澳門進入後過渡期以來,澳門人的社會參與意識與日俱增,公民教育的普及和《基本法》的推廣,越來越多的市民認識到自身作為社會一份子的作用。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半年多,「澳人治澳」的實踐使人們普遍產生一種責任感,不少居民感到「澳人治澳,我也有份」,「有份」的不僅是參與選舉,投票選出行政長官、立法議員等,亦有份為解決現實的社會問題、對政府的施政和未來發展大計表達意見和訴求。責任心和義務感,使更多的市民希望通過參與社團活動,爭取公民權利和社會政治取向。
另一方面,隨著教育水平的提高,科技發展的日新月益,澳門社會居民的文化水平和思維素質也在不斷提高。眼界更開闊,頭腦更靈活,特別是年齡在二十多歲到四十歲左右的年青一代,他們大都受過良好的教育,政治分析能力趨向成熟,對社團的認識角度也與老一輩人明顯不同。加上澳門的社會經濟和產業結構的轉型,傳統加工業日漸為新興科技產業和服務性行業所代替,青年一代普遍不再以「工人」或「街坊」為自己定義,在參與社會的過程中,他們會選擇與自己理念較為接近的社團組織藉以表達更多的民主訴求和改革意念。
以上種種使青年一代加入社團的潮流趨向,從八十年代以來,發生了一些悄然變化:過去的主要流向,是匯入幾個較大規模的傳統社團,其他的一些「非主流社團」往往衹是少數一些人在維持存在。而近年來,新的潮流走向正在出現青年一代除選擇加入傳統社團外,正逐漸分流向一些新興社團陣營。這一現象在知識份子、專業人士等具有較高文化素質的群體中尤為明顯,他們選擇新興的民生服務性社團、專業團體、民主派團體,或是宗教組織,而且突破傳統的社團管理方式,在政治、經濟舞台上更容易嶄露頭角。
新的形勢下,如何為社團重新定位,在變化中求發展,是許多澳門社團面臨的重大課題。縱觀澳門社團的發展歷史,愛國傳統是許多重要社團的主流概念,在此基礎上,社團在過往澳葡時代得到政府和民間的認受,從而得以發揮協調融合作用,在民間社會和澳葡政府之間處理了許多重大事務,並且使澳門社會出現類似「二元政治」的格局,傳統社團的力量由此可見。而在特區政府成立以後,愛國的澳門人回到了祖國的懷抱,「澳人治澳」的實踐,令不少社團認同了特區政府是「自己人」的政府,從而將社團的活動從過往的向政府主動爭取利益、施加組織影響力、擔當民間與政府間的協調配合角色,轉變為與特區政府保持高度的一致,積極支援特區的工作,主動協助特區政府各項政策的實施。但由此也出現有人指這些社團失去了作為民間社會代言人的作用,甚至指責有些傳統社團的作風顯出居高臨下、「準官僚」的姿態,而另一些基層社團則產生部分「草根新貴」,脱離了社團的基礎成員。
對於這一問題,相信其實不難解決。有一位基層社團的負責人就曾說過,回歸以後,在愛國和「澳人治澳」前提下,社團發展將有大空間,積極支援配合特區政府的工作與社團保持自身特質、實現目標宗旨並不矛盾。相反,正是因為與政府在建設澳門、促進社會和經濟發展上目標一致,溝通對話也更直接、更容易。而社團在民間收集到的意見和建議,也可以更快捷地反映到政府方面。這正是「澳人治澳」帶來的好處,關鍵在於如何秉持社團的宗旨、如何善加利用回歸後的變化,與政府保持支援、合作、監督、批評的關係。
因此,對於一些社團而言,社團機制改革成為當前首要開展的工作。改革與發展兩者應是並駕齊驅的:社團進行良性的改革必可取得有效的發展,而發展壯大了的社團勢必需要不斷修改和革除已不適應新情況的部分。社團的改革和發展,可以從三個層面落實:一是領袖和管理層面。如培養年輕一代的社團領袖或負責人,培訓專業的管理者對社團進行企業化的科學管理。二是強化社團宗旨,將社團的各類服務和活動落到實處,體現社團的承諾。保持和發揚光大社團的社會基礎和形象。三是對外方面,正確對待社團之間的競爭,形成和諧的關係和促進社會發展的合力。而最重要的,是發揮參政議政的作用,特別是參與立法會選舉事務。
最後,想提一提明年的立法會選舉與澳門社團發展的關係。眾所周知,明年的澳門特區第二屆立法會議員選舉將在年中展開,直選和間選的議員名額將共增四人,而特區政府有關部門已經開始著手有關選舉工作,包括選舉法例、辦法、人員等等準備事項,更強調打擊賄選的決心。特區成立之後的第一次立法議員選舉,在「澳人治澳」基礎上和居民參與意識提高、選民質素上升、新興社團崛起等形勢下,想必會相當踴躍激烈。各個社團在備選工作上,已經顯現組織管理水平的不同:有的團體已經展開參選工作,積極鞏固和擴充選民基礎;有的社團卻仍沉浸在過往「逢選必勝」的感覺中,認為為時尚早,到明年初再作準備;而部分民主派團體則已經全面策劃,細化每一步驟,以確保在澳門特區的立法會中取得議席。在澳門回歸半年多的時候,我們對澳門社團發展作出前瞻性的研討,相信研究討論的結果可以在大約一年後的立法會議員選舉中得到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