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十進分類法
毛慶禎 輔仁大學圖書資訊學系
發展
國際十進分類法是個逐漸形成的分類法,直到1904年至1907年間,才以法文出版一個較完整的版本,通常以這個版本當成它的第一版。有33,000個類目,當時人稱布魯塞爾分類法。原書名爲:Manuel du repertoirebi bliographique universel
1894年,比利時人歐特萊(Paul-Marie-Ghislain Otlet,1868-1944)與拉方庭(HenryLaFontaine)爲了編輯全球書目所需,參考杜威十進分類法第五版,採用其大類及部份類目名稱,改編成國際十進分類法,ClassifiCation Decimdle Univerdselle。
1895年9月12日,歐特萊與拉方庭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成立國際書目協會(Institute International de Bibliographie/Intemational Institute for Bibliography,IIB),辦公室設在布魯塞爾,稱爲International office of Bibli0graphy(OIB)。比利時政府把它納入內政部(Ministry of Interiorand Public Instruction)之下,具有半官方的性質。IIB/OIB團隊運作了近廿年。
當時編了很多書目,記載於卡片上,稱爲Repertoire Bibliogrpahique Universel(RBU),1897年時,已有150萬張,1899年達到300萬張,1912年有了900萬張,1930年時居然有了1600萬張。這些卡片有兩種排序:著者及分類。
面對電腦的世代,國際十進分類法有它的利基:
1.標記的組合性(syntheti cnature)
2.類目的多面性(faceted)
依照內容的多寡,印刷本大致可以分爲三個版本:
·足版
·節版
·縮版
足版內容最完備,節版大約保有1/3的篇幅,縮版約存1/10的款目。
除了法文外,還有英文、日文、德文、俄文等24種語文的版本,中文版由澳門文化司署之澳門中央圖書館出版,《國際十進分類法》1997年出版,以葡文版爲藍本。
以類目結構而言,國際十進分類法屬於列舉式分類法的層次式分類;透過組合類號的程序,國際十進分類法非常適合分析組合的類目。
國際十進分類法可能是最詳盡的分類法,類目明確,非常適合線上主題檢索。
英國標準協會(British Standards Institution)負責英文版的編輯與維護工作,連絡人爲Mr.Geoffrey Robinson。
國際十進分類法的本意是當做書目的分類法,用於處理圖書也無不可;面對電腦及網路世代,國際十進分類法的利基最被看好。
國際十進分類法不僅呈現主題,而且還處理主題之間的關係。
百來年的發展過程裡,最讓人放心不下的有兩點:
1.源自於杜威十進分類法,很難擺脫列舉式分類法的陰影;
2.不穩定的修訂政策
用戶
根據1977年的調查,歐洲的31個國家裡有8個國家的國家書目採用國際十進分類法,到了80年代再增加4個,另有6個法語系的非洲國家的國家書目也採用國際十進分類法。
英國的Aberdeen、Liverpool及Edinburgh等三個大學圖書館、極向硏究協會(Scott Polar Research Institute)、皇家格林威治觀測協會(Royal Greenwich Observatory)、大英建築圖書館(BritishArchitecturalLibrary)等機構,也採用國際十進分類法。
ESA-IRs的HSE-line資料庫與BLAISE-L以E的HELPIS資料庫,都採用國際十進分類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推廣的CDS/ISIS檢索系統,InMagic資訊檢索系統,也採用國際十進分類法。
位於瑞士蘇黎士的ETHICS(ETH Library Information Control System),將國際十進分類法的類號連接至英、法或德文的詞語典。
網際網路資源
至少有五個網際網路資源採用國際十進分類法:
·BUBL http://www.bubl.bath.ac.uk/BUBL/home.html
·GERHARD http://gerhard.bis.uni-oldenburg.de
·NISS InformationGatewayhttp://www.niss.ac.uk/subject/index.html
·OMNI http://www.omni.ac.uk
·SOSIG http://sosig.ac.uk
BUBL
BUBL蒐羅英國的網際網路資源,轉型爲LINK之後,換用杜威十進分類法,這是典型的現實勝於理想的例子。
GERHARD
1996年10月開始的計畫,以德國的網際網路資源爲目標,由機器自動蒐集,以程式判斷資源的主題,置入國際十進分類法的類屬裡,自動產生樹狀主題結構。
NISS
祗蒐集篩選過的網際網路資源,做得有點像是虛擬書庫,每個資源都給定國際十進分類法標記,可以順向或反向瀏覽,也可以用字順查詢(英文字順)。
除了電腦及地理學之外,採用粗分法,祗分至第三位數;將來有足夠的資源時,才會採用更深層的細分標記。
OMNI
經過篩選的醫學資源。
曾經在國際十進分類法之外,也採用美國醫學圖書館分類法,現在已完全停用國際十進分類法。
SOSIG
蒐錄社會科學的資源,採用國際十進分類法有關社會科學部份的類號,挑選26個類號做爲瀏覽的區域,實際編目時,採用了57個類號。
各類號的詳簡程度不一,有些資源同時倂列在多個類號。
在網路上可以查到社會科學部份的國際十進分類法,http://sosig.ac.uk/Subjects/udc-list.html
分類表
其主表及輔助表的大綱在http://www.udcc.org/scheme.htm
有兩種複分表:
1.主表(main tab1es),也稱爲正表(shedules)含蓋所有的學科,分爲十大類及複分,依序編號爲0至9,原來的4(語言)已被合倂入8(文學),現在的4沒有定義其內容。
2.輔助表(auxiliary tables),包括輔助符號加號、斜撇、冒號等符號,係用來連接類號之用,表達類號之間的關係。通用輔助表適用於整個主表,表示地方、語言、媒體等,出現於各主題的槪念。專屬輔助表適用於特定的主題。
內容
·Common auxilary tables and signs
·Special auxiliary tables
·Main Tables
標記
國際十進分類法的標記,不受語文限制,以數字爲主,配上數學符號及常見的標點符號;以十進複分的主軸,爲了方便閱讀,每三位數加一個小數點
修訂
UDC是非常民主的通用型分類法,它的中央分類委員會(Central Classification Committee)及各地的地區與學科委員會共同處理修訂事宜,這種運作方式相當複雜且慎重,所以工作進度非常緩慢1。
進入80年代後,負責整個發展方向的國際資訊暨文獻聯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for Information and Documentation;Federation Internationale de Documentation,nD),不得不正視這個現象,任命一個顧問來硏究並提出建議2,結論是成立五個修訂委員會;然而,經過五年的運作後,並不令人滿意。
1989年,國際資訊暨文獻聯盟再成立一個工作小組,努力硏究UDC的可能發展方向;1990年提出建議3,成立國際十進分類法聯盟(UDC Consortium),做爲實際的運作單立,1992年元旦該聯盟成立http://WWW.udcc.org。
國際十進分類法聯盟由國際十進分類法的出版商組成,負責國際十進分類法的財務與管理事宜;進用一位技術長(Technical Director),常駐於海牙的荷蘭皇家圖書館;另外還有一位主編及一個編輯委員會,以及各種專家組成的各類型委員會,負責初步的修訂工作,另外還有一些專家,負責審核修訂稿的內容。
從1992年元月開始,國際資訊暨文獻聯盟與英國、荷蘭、比利時、西班牙及日本等國的出版商共同組成的國際十進分類法論壇(UDC Consortium,UDCC),正式擁有UDC的所有權。
原先以印本書目爲對象的排序與索引功能,轉變爲供電腦系統索引與檢索之用。
目前的修訂重點是天文學(Astronomy)、語言學(Linguistics and Philology)、醫學及電腦科學。
另外也朝著多面性分類法(facted classification)的方向發展,同時與杜威十進分類法等流行的分類法協調,採用相同的區域複分表。
國際十進分類法論壇負責維護國際十進分類法的品質,所有的修訂及擴充內容,都刊登在Extensions and Corrections to the UDC期刊裡,相關的論文及建議也一倂登載。
祗有參加論壇的成員,才可以出版國際十進分類法。
特色
國際十進分類法有若干特色,使其在未來的歲月裡,具有相當的競爭力。
電腦化
國際十進分類法本來就適合電腦化的環境,在發展初期即採用自動分類的槪念,它的標記符號適合於對複合號碼做精確的檢索,數字和自然語言組合而成的標記,可做數字及文字的排序。
國際十進分類法約有60,000個核心類目,已經在1993年建成資料庫裡,稱爲Master Reference File(MRF),由位於海牙的國際十進分類法技術組管理,目前祗有英文版,其他的版本尙待發展,需要特別安排才有權使用它。
版本
國際十進分類法原先祗有一個版本,現在稱爲足版,後來發展出數種篇幅的版本,依其篇幅可以分爲三個版本:
1.第一版(1905-1907)有33,000多個款目
2.第二版(1927-1933)有70,000多個款目
3.第三版(1934-1948)有140,000多個款目
現在的版本有220,000多個直接複分,爲了適應現代的環境,實際出版時,還有不同的處理方式。
依款目的範圍分爲全版和專題版兩種,全版有三種版本:
1.足版(full):220,000個款目
2.節版(medium):40,000個款目,取材自Master Reference Fi1e的節版有60,000個款目
3.縮版(abridged):15,000至20,000個款目
專題版針對特定專題而成立,例如:有一套專門的UDC,含蓋環境議題、地圖學、地球物理學、冰河學、氣象學、植物學、動物學等學科的Polar studies,:
Universal Decimal Classification for use in polarlibraries/4thed.-(Cambridge :Scott Polar Resear ChIn Stitute,1994)(UDC-P006).-162P.
收藏範圍很廣的圖書館,可能用到足版之外,其他的時機多半祗用到部份的內容,所以,絕大多數的圖書館採用國際十進分類法的時候,祗需要三個部份:
1.使用指南
2.節版或縮版
3.足版的相關部份
針對各種環境,最好能夠有一個專題版,含蓋以上三個領域。
進行中的修訂類目,較有成效的是天文學(astronomy),由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LibrarianS討論,預訐2000年可以完成。1960年以來,就不曾修訂的醫學(medicine),1992年時,經由Bliss Bliographic Classification(BC2)的主編Jack Mills建議,Nacy Williamson思考以醫學爲試驗,讓BC2融入UDC裡。
至於,化學(chemistry)、生化(biochemistry)、微生物學(microbiology),也有修訂的提議。
擾點
國際十進分類法是全球公認的分類標準之一,定期修訂,不受特定語文限制,有多個語文版本,類號的組合方式很活潑,足以表達文件或資源的複雜性及詳細程度。
整理網路資源時,有三個長處:
·全球公認的標準,使用範圍廣
英國的BUBL與NISS剛開始時,都以國際十進分類法做爲它們的分類法。
·彈性大,適用於多種環境
國際十進分類法的內容完整,規模可調整,所以彈性大,可以滿足不同層度的分類需求。
·免費
除了Gerhard之外,沒有任何一個單位付錢給國際十進分類法,沒有智慧財產權的困擾;不過,機讀型的Master ReferenceFile有著作權,不能隨意使用。
缺點
最緊要的缺點是更新速度不夠快,新知識不斷出現,舊知識的內涵被重新定義,對於國際十進分類法這型的分類法影響深遠。
在FID掌控的時代,國際十進分類法的更新程序也太過迂緩;國際十進分類法論壇接手後,修訂的程序較有彈性,比較能夠滿足使用者的需要。
國際十進分類法的複雜性也是被人詬病的,主表可以和輔助表組合起來,標點符號又可以構成更詳盡的槪念及觀念。
導致縮版盛行,幸好到了1993年與1995年,出現新的使用手冊,才對使用者稍有幫助。
至少有三個具體的缺點:
·更新速度不夠快
源自於19世紀的國際十進分類法,最上層的十大類已不足以反應現代社會的需要;例如:“feminism”就該改爲"genders tudies","environmen talissues"與"development studies"的細目發展太慢,都不足以和現代的學術發展匹配。
·某些主題的分類太弱
前述的"environmenta lissues"與"development studies",其細目明顯的已經不夠用;醫學與衛生科學的部份也是國際十進分類法的弱點。
·使用太複雜
在比較細緻的學科範圍裡,國際十進分類法顯得有點複雜;不能以自動化方式,維持樹狀結構的十進分類法,無法以萬用字元的方式查詢國際十進分類法的類號。
機構
除了國際十進分類法聯盟(UDC Consortium)hnp//www.udcc.org之外,與國際十進分類法有密切關係的機構,至少有下列幾個:
1.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Knowledge Organizaion(ISKO),國際知識組織學會
http://www.ceit.sk/wwwisis/isko.htm
2.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for Information and Documentation(FID),資訊文獻國際聯盟
http://fid.conicyt.cl:8000/
主要的活動集中在Classification Research and Knowledge Organization(FID/CR),分類硏究與知識委員會
http://fid.conicyt.cl:8000/cr.htm
3. Classification Research Group,位於英國,但有一半以上的會員來自海外 "The Classification Research Group and The Theory of Integrative Levels", Louise F. Spiteri
http://edfu.lis.uiuc.edu/review/summer1995/spiteri.html
流行的分類法
在日常生活裡,重要的工作常常被緊急的事情干擾,理想的分類法也同樣被流行的分類法掩蓋;杜威十進分類法和美國國會圖書館分類法是最流行的分類法,這是無庸置疑的,經過百來年的發展後,它們還會在廿一世紀繼續領導風騷嗎?
這是分類學家最有興趣的話題。
1. Dewey Decimal Classification ,杜威十進分類法
http://www.oclc.org/fp/
L.M.Chan, and others, Dewey Decimal Classification: A practical guide, 2nd ed., (New York: Forest Press, 1996)
2.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Classification ,美國國會圖書館分類法
http://lcweb.loc.gov/cds/classif.html
Subject cataloging manual: Classification, (Washington, D.C.: Library of Congress, 1992). Looseleaf, 1st update 1995.
3. The Universal Decimal Classification , 國際十進分類法
http://www.udcc.org
I.C. McIlwaine, Guide to the use of UDC, 2nded., (FID 703), (The Hague:FID, 1995),有英文、法文、西文、日文及葡文版
4. Bliss Bibliographic Classification, BC2 ,布里氏分類法
http://www.sid.cam.ac.uk/bca/bcahome.htm
"THE BLISS BIBLIOGRAPHIC CLASSIFICATION: History & Description,"
http://www.sid.cam.ac.uk/bca/bchist.htm
最晚起步,完全facted structure。主編爲Jack Mills
5. Colon Classification ,冒號分類法
1 "FACETED ACCESS: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by Amanda Maple
http://theme.music.indiana.edu/tech s/mla/facacc.rev
2 "Was Ranganathan a Yahoo!?" Aimee Glassel
http://scout.cs.wisc.edu/toolkit/enduser/archive/1998/euc-9803.html
3 "A Tribute to S.R. Ranganathan: Part 1. Life and Works," by Eugene Garfield,
http://www.the-scientist.lib.upenn.edu/eugene garfield/essays/ v7p037y1984.pdf; "A Tribute to S.R. Ranganathan: Part 2. Contribution to Indian and International Library Science," by Eugene Garfield, http://www. the-scientist.lib.upenn.edu/eugene garfield/essays/v7p045y1984.pdf
具有完全facted的架構,沒有傳出具體的修訂消息。
最可喜的現象是,這些分類法之間的交流,比以往更密切;杜威十進分類法與布里氏分類法的主編,擔任國際十進分類法Editorial Borad的觀察員;國際十進分類法主編也擔任布里氏分類法的觀察員,以及英國圖書館協會杜威十進分類法委員會的觀察員。彼此之間,經常交換修訂與討論的訊息,1993年以來,杜威十進分類法與UDC的編輯每年都會碰面兩回以上。
國際十進分類法在1996修訂了動物學,杜威十進分類法也在同年的第21 版修訂動物學。在生命科學領域裡,國際十進分類法與杜威十進分類法的編輯也保持密切的連繫。
國際十進分類法與杜威十進分類法還有共同修訂區域複本表的構想。電腦科學是另一個極需共同修訂的領域。
修訂消息
非正式的修訂消息在各種場合流傳,被認可的修訂消息一定會登載於下列的來源裡:
1.Cataloging Service Bulletin
美國國會圖書館發行,有關美國國會圖書館分類法及美國國會圖書館主題標
目表的修訂消息都登載於此,另外也登載杜威十進分類法的修訂消息。
2.LCCN,Library of Congress Classification:Additions and Chages(quarterly)
依大類的順序,刊出美國國會圖書館分類法的修訂內容。
3.DDC
以年刊出版,登載杜威十進分類法的修訂消息,在http://www.oclc.org/fp/也有完整的消息
4.Extensions and Corrections to the UDC
認可後的修訂,都登載於此,草稿及修訂進度也可能出現於此,讓使用者有
事先表達意見的機會。
5.Bliss Classification Bulletin
年刊,偶而舉辦演講會。
附註
1. D. Strachan, "UDC revision work in FID," UDC: Essays for a new decade, A. Gilchrist and D.S. Strachan, eds., (London: Aslib, 1990): 1-10
2. A. Gilchrist, "UDC: the 1990s and beyond," Classification research for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 and organiz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5th International Study Conference on Classification Research,I N.J. Williamson and M. Hudon, eds.,(FID 698), (Amsterdam & London, Elsevier, 1992): 69-77
3. I.C. McIlwaine, "The work of the System Development Task Force," UDC:Essays for a new decade, A. Gilchrist and D.S. Strachan, eds., (London: Aslib, 1990): 19-27
參考資源
1.紙本的UDC以英國標準協會的版本爲準分爲三冊:
a.BS 1000M-1:1993, Universal Decimal Classification. International Medium Edition. English text. Edition 2. Systematic tables. 952 p.
b.BS 1000M-2:1993, Universal Decimal Classification. International Medium Edition. English text. Edition 2. Alphabetical subject index. 544 p.
c.BS 1000M:Supplement No.3:1997, Universal Decimal Classification.International Medium Edition. English text. Edition 2. Cumulating supplements nos. 1 and 2. 104 p.
2. FID's History in brief, by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for Inforamtion and Documentation, http://www.fid.conicyt.cl:8000/hisl.htm
3. "Current use of classification schemes in existing search services: Universal Decimal Classification(UDC)" in "The rule of classification schemes in Internet resource description and discovery," Work Package 3 of Telematics for Research project DESIRE (RE 1004)
http://www.ukoln.au.uk/metadate/desire/classification/class 3.htm
4. "UDC‘Shelfmark' Order"in Directory of Networked Resources http://www.niss.ac.uk/subject2/new95udc.html
5. Guide to the Use of UDC, by I.C. Mcllwaine, (The Hague: FID, 1993) 124 p. FID 703
6. Mcllwaine, I, "UDC Centenary: The present state and future prospects,” Knowledge organization: KO, 22(2): 64, 1995
7. 100 Years of UDC,“Knowledge organization: KO, 22(2): 63, 1995
8. Mcllwaine, I., "UDC - into the 21st Century," Aslib proceedings, 50(2): 44, 1998
9. Buxton, A. B., "Computer searching of UDC numbers," The Journal of documentation, 46(3): 193-217, Sept. 1990
輔仁大學圖書資訊學系 毛慶禎
mao@blue.lins.fju.edu.tw
http://www.lins.fju.edu.tw/~mao/udc.htm
2000/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