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年月日的別稱
語文信箱主持人:
我曾看過一篇賀壽文章,它的結尾是“歲在閼逢困敦律中應鐘之月中瀚穀旦”。我和幾位朋友猜來猜去,也不知道它是甚麼意思,特來信請教!
李家洪
李家洪讀友:
來信提及的這句話,的確費解,相信一般讀者也不明白它所指的是甚麼;但它在古代卻十分常用。
原來,這句話是說寫這篇文章的年月日。由於它用了古代的別稱,所以今日讀起來就像天書般,非要像解密碼似的逐一破譯不可。
“歲在”,指歲星(即木星)所在的干支年份。
“閼逢”的“閼”,在這裡讀如“烟”。閼逢是天干中“甲”的別稱,用以紀年。乙的別稱是旃蒙、丙是柔兆、丁是疆圉、戊是著雍、己是屠維、庚是上章、辛是重光、壬是玄戥、癸是昭陽。
“困敦”,是十二地支中“子”的別稱。丑的別稱是赤奮若、寅是攝提格、卯是單閼、辰是執徐、巳是大荒路、午是敦牂、未是協洽、申是涒灘、酉是作噩、戌是閹茂、玄是大淵獻。
“律中應鐘之月”,指十二音律中的“應鐘之月”。十二音律即古樂的十二調。它分為陽律和陰律,各佔六律。陽律有:黃鐘、太簇、姑洗、蕤賓、夷則、無射。陰律有:大呂、夾鐘、中呂、林鐘、南呂、應鐘。此十二律分別代稱農曆的十二個月份。應鐘之月就是十月。
“中瀚”,即“中浣”,指農曆每月的十一日至二十日。相當於今天所說的“中旬”。
“穀旦”,即“良辰”。
綜上分析,“歲在關逢困敦律中應鐘之月中瀚穀旦”全句意謂:時值甲子年十月中旬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