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綜藝館”的“綜”
語文信箱主持人:
“綜藝館”的“綜”字,有人讀如“宗”音,有人讀如“衆”音,究竟哪一個讀音才是正確的?
不明人上
不明人讀友:
讀罷來信,筆者突然憶起兩年前的一段小插曲——
某台的一位年青記者,在澳門新口岸區的綜藝館作現場報道。他說:
“呢度係‘宗’藝館。呀,唔係,呢度係‘衆’藝館……。現時‘宗’藝館非常熱鬧。呀,對唔住,是‘衆’藝館非常……”
顯然,這位記者平常已習慣將“綜藝館”的“綜”讀如“宗”。也許有人曾經向他說過:“綜”字應該讀如“衆”,不能讀如“宗”,“宗”是錯讀。所以每當這位記者習慣地吐出了“宗”藝館的時候,又猛然覺得自己讀“錯”了;於是,又改口將它更正為“衆”藝館。
“綜藝館”的“綜”字,是否只能讀作“衆”,而不能讀作“宗”呢?
漢字讀音是發展的,“綜”字也不例外。
上古音時期,“綜”字讀如“宗”。在唐作藩編著的《上古音手冊》中,“綜”與“宗”同音,平聲,冬韻,精紐。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亦將“綜”字釋為:“從糸,宗聲。”
到了中古音時期,“綜”字轉讀為“衆”音。《廣韻》就將“綜”字注為“子宋切”,去聲。
近古音沿襲中古音,故《中華大字典》也將“綜”字注為“子宋切”。
到了現代音時期,“綜”字分為兩讀。解作織縷、織文時,讀如“衆”;作“綜合”、“錯綜”時讀如“宗”。《辭海》、《現代漢語詞典》、《漢字大字典》均是如此注音。而《辭源》則注一個音:“宗”。
可見,若根據現代音的標準,“綜合”、“錯綜”等詞義上的“綜”,毫無疑問應讀如“宗”。
再看看粵語字典的注音。早年出版的黃錫凌《粵語音彙》、李卓敏《李氏中文字典》、中華書局《中華新字典》,均按中古音的讀法,將“綜”注為去聲,讀如“衆”。喬硯農的《中文字典》以“衆”音為正讀,以“宗”音為又讀。
至於近年出版的粵音字典,絕大多數都注今音,讀如“宗”。例如香港光華圖書出版公司出版的《同音字彙》、饒秉才編的《廣州音字典》、周無忌主編的《廣州話標準音字彙》等。
可見,無論從“綜”的語音發展過程,還是從普通話與廣州話的對應關係來看,“綜”字的現代讀音還是以“宗”音為合。如果再以實際的讀法去考察,更可清楚地顯示:廣州地區幾乎百分之一百將“綜”字讀如“宗”,而港澳地區堅持將“綜”讀如“衆”者也只是極少數。
由於目前“綜”字的古讀“衆”和今讀“宗”,在粵語字典中均可找到,故暫時兩讀均可。不過,筆者相信:儘管某些人仍堅持以古音為正讀、視今音為錯讀;但“綜”的今音“宗”,肯定會按照“從今、從衆”的發展規律,取代古音“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