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六朝”?

  一日上午,偶然收看了香港某電視台的“打電話問功課”節目。節目主持人在解釋“六朝”的時候說:“六朝就是漢末、三國之後的西晉、東晉、宋、齊、梁、陳,合共六個朝代,所以叫六朝。”
  這樣解釋六朝,筆者還是第一次聽到。心中疑團頓起,便查閱有關的資料,均無這種說法。未知主持者有何根據?
  六朝本有兩種說法。最普遍的說法,是指三世紀初至六世紀末先後建都在“建康”(今南京市)的六個朝代,即三國時期的吳、東晉和南北朝時期南朝的宋、齊、梁、陳。
  這裡需要說明一下,建康原名建業,是古縣名。公元二二二年,孫權在此建都稱吳王,仍叫建業。西晉滅吳後,改建業為建鄴。西晉末朝皇帝晉愍帝司馬鄴登位,為了避諱,將建鄴改為建康。此後,東晉及南朝的宋齊梁陳在此建都,均名建康。
  六朝的另一種說法,是與建都於南方建康的六朝相對而言的,即將這段時間在北方建都的六個朝代:三國時期的魏、西晉及南北朝時期的後魏、北齊、北周、隋。
  為了區別六朝的兩種說法,後人便稱第一種說法為“南朝六朝”,稱第二種說法為“北朝六朝”。
  後來,三國至隋的南北兩方,也被泛指為六朝。如六朝文學、六朝書法、六朝建築等,實際上都兼指南北六朝。
  可見,該節目主持人所說的六朝在“漢末、三國之後”是不正碓的。尤其是這個問題是學生來信詢問的,理應有充份的時間去查閱資料,為甚麼還會出現這種不應有的錯誤?如果學生接受了這種說法,以非為是,豈不誤人子弟?
  作者按:在此文發表後的第四天,《打電話問功課》的節目主持人再次解答甚麼是“六朝”的問題。他說:“六朝是指在建康,即現在的南京市建都的六個朝代:東吳、東晉、宋、齊、梁、陳。”這正是《何謂“六朝”》文中提到的第一種說法,即最普通的說法。
  本來,一個節目在相隔不到十天的時間內,先後兩次解答同一問題,我相信是絕無僅有的。但節目主持人為了更正第一次的不正確說法,不惜再次解釋改正,這種認真、負責的精神,的確值得讚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