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亂點生死簿
筆者在“昭陽正宮”與“環肥燕瘦”一文中,曾指出電視劇《鍾無艷》違反歷史常識,隨意讓戰國時候的人,說出漢唐之後的典故。筆者再談談該劇的另一“絕招”:亂點“生死簿”!
既然“鍾無艷”在序幕的文字中一清二楚地寫明:劇情發生在“戰國齊宣王時期”,那麼,劇中的角色理應是齊宣王在位期間(即公元前三一九至公元前三零一年)的人物。這個最基本的要求不算苛刻吧?且讓我們看看劇中的兩個重要角色是否符合這個要求。
晏嬰,字平仲,歷史上實有其人。但他不是戰國時期的人,而是春秋時期的人。齊靈公二十六年(公元前五五六年),晏嬰的父親晏弱死後,他繼任齊卿,歷任齊靈公、齊莊公、齊景公三世。他主張以禮治國,減賦稅,省刑罰,素以儉樸著稱。世傳的《晏子春秋》,即後人偽託其名的著作。晏嬰卒於公元前五百年,即死後一百八十一年,齊宣王才登位。編劇把這個作古已近兩個世紀的晏嬰從墳墓中挖出來,“起死回生”,輔佐齊宣王,真是滑稽得令人噴飯。
其實,齊宣王的宰相是與晏嬰同名而不同姓的田嬰。田嬰官拜相國,是孟嘗君之父,曾參與著名的馬陵之役。是役齊帥孫臏以逐日減灶計,誘魏軍深入,於馬陵全殲魏軍十萬,生擒魏將龐涓。也許田嬰的名氣不如晏嬰的大,為嘩衆取寵,編劇也就不惜“移花接木”、“張冠李戴”了。記得以前廣東漢劇院的首本戲《齊王求相》,寫的也是齊宣王的故事,但它就比較尊重歷史,稱宰相為田嬰,稱鐘無艷為“鐘離無鹽”。
再說夏迎春。這是一個虛構的角色。既是虛構,本可隨心所欲,無可厚非。但她明明是齊宣王的“西宮”,要虛構這個角色,最起碼的條件也應該是與齊宣王同時代的吧?可是,並非如此。根據編劇給她的生年,亦是她叫鬼谷子算生辰八字的年份——“辛亥年……亥時”。查齊宣王在位期間,確有一個辛亥年,那是齊宣王十年(公元前三一零年)。如果夏迎春是這個辛亥年出世的話,那麼,就算是齊宣王在位的最後一年(公元前三零一年)才立她為西宮,她也只有九嵗,又豈能行其“周公大禮”,誕其“王子”?既然她不可能是這個辛亥年出世,就似乎是上一個辛亥年出世了。一推算,上一個辛亥年在公元前三七零年;如是,她在齊宣王即位的第一年(公元前三一九年),她已經五十一嵗了。五十多嵗的老婦人尚有如此天姿國色,這倒要佩服那些編劇們的回春妙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