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詩



“關山別蕩子,風月守空閨”

——薛道衡《昔昔鹽》的怨情怨語

  【原詩】
  垂柳覆金堤,
  蘼蕪葉復齊。
  水溢芙蓉沼,
  花飛桃李蹊。
  採桑秦氏女,
  織錦竇家妻。
  關山別蕩子,
  風月守空閨。
  恆斂千金笑,
  長垂雙玉啼。
  盤龍隨鏡隱,
  彩鳳逐幃低。
  飛魂同夜鵲,
  倦寢憶晨雞。
  暗牗懸蛛網,
  空樑落燕泥。
  前車過代北,
  今歲往遼西。
  一去無消息,
  那能惜馬蹄。
  【今譯】
  江岸堅固如金岸上柳條新,
  江邊蘼蕪茂盛枝葉靑又靑。
  水滿芙蓉池暗香四處浮動,
  花飛桃李徑春色一片喧騰。
  秦氏女採桑令人忘乎所以,
  竇家妻織錦柔情萬縷千縷。
  遊子愁斷腸猶自抱恨關山,
  思婦難入夢空負風晴月朗。
  經常收斂起千金難得一笑,
  時時懸掛着辛酸淚珠兩串。
  鏡背龍紋隨鏡子久久隱藏,
  幃幕彩鳳無心緒終日不捲。
  魂魄像烏鵲一樣驚飛難定,
  不想睡覺深夜裡等待雞鳴。
  昏暗暗窗戶結滿重重蛛網,
  燕巢草泥落下空蕩蕩屋樑。
  前年才應征開赴代郡以北,
  今年又奉調轉向遼河以西。
  就這麼難預料一去無消息,
  那能夠久不歸祇是惜馬蹄。
  【賞析】
  薛道衡(五四零——六零九)字玄卿,河東汾陰(今山西萬榮西)人。曾仕北齊、北周。隋初任內史舍人,遷內史侍郎。後因事觸怒煬帝(楊廣)而被殺。傳詩二十餘首,辭藻華艷;個別篇章較淸新剛健,尙可讀。
  《昔昔鹽》,樂府題名。屬近代曲。《樂府詩集》稱:“近代曲者,亦雜曲也,以其出於隋、唐之世,故曰近代曲也。”楊愼云:“梁樂府《夜夜曲》,或名《昔昔鹽》,‘昔’即‘夜’也。《列子》:‘昔昔夢爲君’。‘鹽’亦曲之別名。”(《升庵詩話》卷六)詩篇寫閨怨,(辭情)與舊題相合。
  開篇四句描寫四種物景,包括垂柳、蘼蕪、芙蓉、桃李。屬於實際景物描寫,表現一個春意盎然的季節。同時,也可看作是全篇的興起,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朱熹《詩集傳》)。所以,也就出現了以下十二句所說之人和事。這就是詩篇的歌詠對象。秦氏女及竇家妻,均用以比思婦。謂其有採桑女子秦羅敷之華艷,又有織錦少婦蘇蕙蕙之文才。漢樂府《陌上桑》曾以十分誇張的筆法著力描繪羅敷的美貌。而《晉書·列女傳》則載有蘇氏於錦上織回文詩寄夫君,得以和好如初的故事。兩個典故,表明詩篇之抒情主人公乃一位美麗而又堅貞的有夫之婦。這是人物。而事件,即細叙其守空閨的具體情事。即:經常收斂笑臉,懸掛淚珠,沒有心思“爲悅己者容”,因而妝台塵封,簾幕不捲,致使鏡背龍紋隨着鏡子一起隱藏起來,幃帳上的彩鳳也終日低垂。同時,由於魂魄不定,夜不能眠,沒有興趣爲自己收拾打掃,致使窗戶上結滿蛛網,屋樑落下燕泥。——凡此種種,一一以並列方式加以羅列,展現得淋灕盡致。因此,主人公之孤獨悽苦心境也就明顯可見。這是詩篇對於其人、其事的狀寫與渲染。爲詩篇所寫怨情的具體表現。最後四句爲怨語,謂前年代北,今歲遼西,“一去無消息”,怎能夠愛惜馬兒而不歸家呢?此以東漢蘇伯玉妻《盤中詩》“家居長安身在蜀,何惜馬蹄歸不數”語意,呼問征人,似怨征夫,實則怨頻繁征戰。這是造成“關山別蕩子,風月守空閨”的根源。此怨語之直接披露,使怨情有了着落,因而詩篇的主題也就更加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