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詩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

——樂府詩《有所思》的情思變化

  【原詩】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
  何用問遺君,雙珠瑇瑁簪。
  用玉紹繚之。

  聞君有他心,拉雜摧燒之。
  摧燒之,當風揚其灰。
  從今以往,勿復相思。

  相思與君絕,雞鳴狗吠,
  兄嫂當知之。妃呼豨,
  秋風肅肅晨風颸,東方須臾高知之。
  【今譯】
  我所思念的人呀,遠在那大海南邊。
  用甚麼物品表心意?玳瑁髮簪懸掛著寶珠一雙。
  髮簪上還有美玉繞纏。

  聽說你竟然變了心,我把它扯爛燒毀,
  狠狠地扯爛燒毀,迎風再撒掉那灰燼。
  從今以後,把相思的根除淨。

  心想就這樣和你絕了交,祇是那一天雞鳴狗又叫,
  我哥哥嫂嫂想必已知曉。哎呀呀!
  
  秋風颼颼子飛得勁,東方泛白太陽知我心。
  【賞析】
  漢樂府詩中的《有所思》,和《戰城南》一樣,亦爲“鐃歌”十八曲之一。但它以軍樂歌唱愛情,甚是不同凡響。
  詩篇十七句,皆以女主人公口脗寫出,但據其情思活動情况,即可分爲三段:前五句爲一段,表述衷情;中間六句爲一段,說情變,決心斷絕關係;最後六句爲一段,說舊情復生,想斷斷不了。三段情思變化,大起大落,反差顯著,同時又曲折婉轉,含蓄不露,主人公鮮明的個性和複雜的內心世界表現得非常充份。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二句開門見山,直接交代事情的因由。謂其戀人遠在大海南邊,這是相思的依據。接着三句,以製作禮物贈送所愛,表述心曲。“瑇瑁”,即玳瑁,龜類,其甲光滑可製裝飾品。“簪”,古人用來連接髮髻和冠的飾物。簪身橫貫髻上,兩端出冠外。主人公精心設計,不僅在簪的兩端各懸一珠,而且還用玉環把簪子纏繞起來。主人公將禮物製作得如此精緻,這正是堅貞愛情的寄託。以上三句自問自答,可見主人公對於這段戀情乃充滿著信心。這是第一段。而第二段,“聞君有他心”,發現情變,情思活動浪潮急轉直下,主人公立刻將自己用珠玉裝飾起來的玳瑁簪折斷、燒燬,而且迎著風把燒出來的灰撒掉。主人公的這一舉動顯得十分決絕。她表示,從今以後,不再想念他了。這是第二段。
  以上二段,一正一反,由愛極轉向恨極,主人公的這段戀情似已了結。但是,第三段的“相思與君絕”,卻另掀起一個情思浪潮。即:想要“與君絕”,究竟絕得了絕不了呢?這是更深一層的情思活動。此時,經過一番激烈的思想鬥爭之後,主人公已不像剛才那樣直截了當了,他們的這段戀情也不像髮簪那樣,可以折斷燒燬了。但此時,主人公對於眼前所面臨的問題,並不作正面回答。主人公祇是說了初次幽會時的情景:“雞鳴狗吠,兄嫂當知之。”她將心中無數苦衷,都表現在“妃呼豨”這一聲長歎當中。直到最後,也祇是說:一會兒天亮,我自能拿定主意。這一段從另一個層面體現了主人公剛烈性格的另一種表現方式;三段所寫,各異其趣,顯示了漢樂府詩豐富的藝術表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