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若有人兮山之阿”
——屈原《山鬼》的至情之語
【原詩】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帶女羅。
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乘赤豹兮從文貍,辛夷車兮結桂旗。
被石蘭兮帶杜衡,折芳馨兮遺所思。
余處幽篁兮終不見天,
路險難兮獨後來。
表獨立兮山之上,雲容容兮而在下。
杳冥冥兮羌畫晦,東風飄兮神靈雨。
留靈脩兮憺亡歸,歲既晏兮孰華予。
采三秀兮於山間,石磊磊兮葛蔓蔓。
怨公子兮悵忘歸,君思我兮不得閒。
山中人兮芳杜若,飲石泉兮蔭松柏,
君思我兮然疑作。
雷塡塡兮雨冥冥,猨啾啾兮狖夜鳴。
風颯颯兮木蕭蕭,思公子兮徒離憂。
【今譯】
彷彿有人站立在小山窩口,身穿薜荔衣裳腰間繫女蘿。
含情帶笑匆匆出現在眼前,多羨慕你窈窕姿態性溫柔。
赤豹拉車貍貓兒簇擁隨行,辛夷車駕還懸掛桂枝旗旌。
石蘭和杜衡記得隨時佩帶,採摘香花留給所思念的人。
我住竹林深處不能見天日,
路途多艱險因此才來得遲。
孤零零地登上那高山之巓,雲煙滾滾纏繞在腳下身旁。
天地一片昏暗白晝陰沉沉,剎時間東風吹拂細雨飄零。
靈脩留不住不忍獨自回返,歲月漸晚誰能將靑春歸還。
爲你在山間採摘仙草靈芝,山石磊磊藤蔓時時相絆牽。
心裡埋怨你爲何一去不返,不守信約是否眞不得空閒。
常居山中芳潔如同杜與若,渴飲石間淸泉棲蔭有松柏,
不知你是否還是想念著我。
冷雨濛濛伴隨著雷聲,猿猴在深夜裡啾啾地哀鳴。
落木蕭蕭陰風颯颯淒涼甚,想念你啊徒有憂愁空傷心。
【賞析】
屈原《九歌》之第九首《山鬼》,爲楚地民間祭祀山神的樂歌。祭祀時,祭巫與山鬼究竟如何“展詩”,如何“會舞”,已是難以考知,但從歌詞本身看,所謂至情之語自然流露,卻分明是一曲悽緊動人的戀歌。
“山鬼”,即山神,這是樂歌的歌詠對象。但是人們心目中的“山鬼”究竟是何模樣,當是各有各的選擇。在此,屈原並不完全把她看作神,而是把她看作是神一樣的人而加以讚頌。全詩二十七句,可分爲兩個層次:開頭八句描述山鬼赴約的情景;自“余處幽篁”以下,描述山鬼不見戀人時的心理狀態和行爲表現。詩章第一句,以一“若”字爲全篇定性,謂隱隱約約,好像是神,又好像是人,一切都在幻想當中。而這位站立在山窩口的她,又確實不尋常。看,她來了。她的穿着、車乘,她的姿態、風度,她的裝飾,全都讓人讚歎不已。詩篇由遠而近,將她呈現在眼前。然而,當來到約會地點時,卻讓她大失所望:她的另一半並沒有來。山鬼於是登上山頂,四處眺望,想尋找戀人的蹤影。而此刻。雲霧繚繞,地暗天昏,使得山鬼內心感到十分憂傷歲月催人,靑春不再,怎能就此喪失一次美好的機會呢?山鬼處於極端矛盾的狀態當中。對於這位失約的戀人,旣怨恨又依戀不捨。她生性高潔,具有杜與若一樣的品格,而且祇有石泉和松柏才是她的棲身處所。她埋怨對方,不能珍惜友情,對於所思念的人也有了疑慮,深怕白費心思;但是,她又很能體諒對方,千方百計尋找理由爲對方開脫,希望是因爲沒得空閒,才未能赴約。因此,儘管她獨立山中,也還是記掛著對方,要爲他採摘靈芝(三秀)。山石磊磊,藤蔓絆牽,所有艱難險阻,都不動搖。最後,詩篇以風雨雷聲、猿猴啼聲,這些自然景象,烘託出山鬼內心的情感變化,使其顯得更加“纏綿依戀”、“悽緊動人”。
由此可見,屈原筆下的山鬼乃是一位美麗溫柔的女子,屈原賦予她高潔的品行及誠摯的愛,在其身上體現了自己崇高的寄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