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蟄伏者振舒而出
太歲在卯曰單閼。單字有三音:簡單音丹;用於姓氏和山東省的單縣地名,音善;古匈奴君主稱單于,音簷。閼字也有兩音:壅塞不通的閼塞,音遏(壓);漢代匈奴稱君主的正妻閼氏,音煙。太歲在卯曰單閼,單閼應唸作善壓。據《史記·天官書》索隱,引李巡注:“陽氣推萬物而起,故日單閼。單,盡也,閼,止也。”所謂止與盡,並不是說已經完結,而是說盡量伸張,作無限開展。《開元占經》又引孫炎的說法,單即殫,意謂伸張,故說:“殫,猶伸也,閼壅之物于此盡伸也。”
卯,粵音牡;冒,音冒。然北地卯、冒音同,只是卯唸上聲,冒唸去聲而已。是故《說文》謂“卯,冒也。二月萬物冒地而出,象開門之形,故二月爲天門。”《史記·律書》云:“卯之言茂也,言萬物茂也。”卯、冒、茂,都是萬物旺盛,與單閼之“陽氣推萬物而起”,和“閼壅之物于此盡伸”,可謂異曲同工。
太歲在辰曰執徐。和卯、冒。茂一樣,執徐也是借音,執,蟄也;徐,舒也。粵音唸起來可能是“執輸”,北音執徐、蟄舒兩者無異。言蟄伏之物,皆振舒而出。
太歲在巳曰大荒落。《史記·天官書》作大荒駱,實則落、駱、絡通。李巡注云:“言萬物皆熾茂而大出,霍然落落,故曰大荒落。”這是說,萬物茂盛生長,稀落凋零的景象,當可霍然盡消。《天官書》又引孫炎的解釋:“物長大荒蕪落莫也。”其實“落莫”兩字另有詮釋。《急就篇》:“豹首落莫兔雙鶴。”豹首即今人所說的獸頭錦;落莫謂文綵相連;兔雙鶴是說更有兔及雙鶴形。明乎此,則孫炎所云即爲萬物長大了,荒蕪的景象已變成文綵相連。對應於代表四月的巳,《說文》:“四月易氣已出,陰氣已臧,萬物見,成彣彰……”意謂四月陽氣冒升,陰氣受到壓抑,萬物斑斕煌然,是同出一轍。所謂“大荒落”者,並不是凋零殘敗,一片荒蕪的饑旱的年頭。
上述三個歲陰的別稱,驟聽之似不甚吉利,其實都是上上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