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麻甩佬是洋貨
醉花陰
火炬高拋光夜幕,擂鼓兼吹角。倩女扭蛇腰,葉草爲裙,豐胸懸椰殼。
垂肩長髮鮮花托,古銅雙胳膊。婀娜舞翩躚,淺笑輕顰,雁與魚沉落。
檀島,這個迷人的地方。陽光、海灘和長年皆夏的天氣,吸引住不少遊客。當夜幕低垂,看玩弄火炬和草裙舞,這些表演是藝術與民俗的結合,並不帶有色情成份。
檀島是華僑對火奴魯魯的慣稱,它是美國夏威夷州夏威夷島的首府。夏威夷群島由夏威夷島、歐胡島、茂宜島、摩洛開島、考艾等八個主要大島和一百二十四個小島組成一個新月形島鏈。土著居民是波利尼西亞人。和他們溝通,最普遍的一句話是“亞囉哈”(Aloha),表示敬意和問好,更可以作爲道謝。還有一句同樣意思的口頭禪是“馬哈囉”。把“馬哈囉”三字急唸,音似“麻甩佬”。由於這句社交用語經常掛在波利尼西亞人的嘴邊,於是“麻甩佬”便成爲波利尼西亞人的代名詞,一如廣東人稱外省人爲“鬧鬆”(老兄)。
檀島華僑頗多,特別是中山人,蓋當年孫中山先生的兄長在茂宜島種植,孫中山先生少年時候也在夏威夷唸書。通過華僑媒介,“麻甩佬”、“跳草裙舞”(向老板或上司扭計),還有“夏老威”(夏威夷恤衫)這些夏威夷“土產”傳銷入廣東。
波利尼西亞人身材魁梧健碩,波形頭髮以及濃密絡腮鬍子,似乎具有歐洲人的親緣關係,而其面部特徵與蒙古人種近似。“馬哈囉”在夏威夷原是親切友善的問候,很不幸,傳入廣東,轉化爲“麻甩佬”,是滿臉鬍鬚、牛高馬大的壯漢,不但沒有敬意,而且還帶點貶格。不過有時是一種不含惡意的暱稱。
以上是從檀島聽來的一個故事,姑妄聽之,姑妄言之,總算解開“麻甩佬”是甚麼這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