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三”部曲
金字塔式組合的字,其中一個是有關戲曲的,且先從工尺譜的“板眼”說起。傳統奏樂或唱曲時,每一強拍以鼓板敲擊,稱板;次強拍和弱拍用鼓簽或以手指按拍,分別稱爲中眼、小眼,合稱板眼。由一板一眼組成的稱一眼板,即二拍子;由一板三眼組成的稱三眼板,即四拍子;無固定板眼的則稱散板;有板無眼的稱流水板。通常以“、”或“×”代表板,以“。”和“·”或“、”代表中眼和小眼。此外還有各種表示變化節奏的板眼記號,如表示後半拍起唱的腰板(ㄥ)和腰眼(△)等。
閒話休提,言歸正傳。與樂曲有關的一個金字塔式組合字是“”,它由入字下面加一直豎,介乎“个”字與“不”字之間的三個單元組成。音“奇”,是參差不齊的意思。在樂曲中有所謂“
拍”,是指曲拍板不合,或快或慢。《曲律》有云:“其板先於曲者,病曰促板;板後於曲者,病曰滯板。古皆謂之
拍,言不中拍也。”《西廂記·賴簡》:“
拍了‘迎風戶半開’”。此處當是“誤解詩意”。事實上詩詞比較含蓄隱晦,古者固是,今者亦然,讀這些作品,“
拍了”是很自然的。
至於其他金字塔式組合字,爰編成順口溜:
人人人,众字三個人,人人爲我,我爲人人。
《國語·周》:“人三爲衆,數成於三也。”因此衆字之簡寫爲“众”。佛敎徒稱其敎敎徒人數爲衆,有僧若干謂若干衆。《大乘義章》:“所言僧者,外國正音名曰僧伽,方翻譯名和合衆,行德不乖,名之爲和,和者非一,目之爲衆。”今語“大衆”本此。
力力力,劦字三個力,協力成城好搵食。
《說文》謂劦,用力也。亦即協字。協有和睦、合作的意思。喜而服從謂之協,是一種從心底裏願意合作的。通過壓迫,勉強而爲者,不是協也。所以說“協力成城好搵食”。
又又又,叒字三個又,同心同德交好友。
叒,音若,木名。《說文》:“日出東方湯谷所登榑桑,叒木也。”榑桑是傳說中的神樹,爲日出處。《南子·覽冥》:“朝發榑桑,日入落棠。”注:“榑桑,日所出也。落棠,山名,日所入也。榑桑亦即扶桑,爲古國名。《梁書·扶桑國傳》:“扶桑在大漢國東二萬餘里,地在中國之東,其土多扶桑木,故以爲名。”按其方向,位置約相當於日本,故後來沿用爲日本的代稱。
口口口,品字三個口,品頭論足評美醜,路遇登徒掩面走。
品,原指衆多,也指事物的種類、等級。評論和衡量謂之“品題”。至於“品頭論足”,指無聊的人閒論婦女的姿貌,後亦指對人或事有意挑剔。《聊齋志異》:“遙見有女憇樹下,惡少年環如牆堵……女起遽去,衆情顛倒,品頭評足,紛紛如狂。”
土土土,垚字三個土,堯天舜日燕飛舞。
《說文》:“垚,土高也。”因而指高遠。與堯字通。傳說中之古帝陶唐氏之號,是一個好王帝。《論語·泰伯》:“唯天爲大,唯堯則之。”謂堯能法天以推行敎化。“堯天舜日”是稱頌帝王盛德,人民生活在鶯歌燕舞的太平盛世中。
女女女,姦字三個女,姦宄作惡難容許。
姦字與“奸”字相通,也作姧。邪惡不正謂之姦,私通、違背、干擾都稱姦。“姦宄”是爲非作歹的人。《漢書·元帝紀》永光二年詔:“蓋聞唐虞象刑而民不犯,殷周法行而姦軌服。”“姦宄”也作“姦軌”。宄音軌指竊盜或作亂的壞人。
子子子,孨字三個子,懦弱無能又怕死。
孨和孱字通,音潺,指懦弱、弱小,孱弱。另一音讀“燦”,電視劇中的阿燦,本是一個很美好的名字,燦爛光輝。但將他醜化,變成“阿孱(燦)”,指卑怯無能,無氣節的人,粤語用“孱頭”來駡人,由此而來,是“阿孱”不是“阿燦”。
木木木,森字三個木。森羅萬象難極目。
森音心,除了作深密解之外,又喩氣氛寂靜可怕,如陰森恐怖,或森嚴、嚴肅解。“森羅萬象”是紛然羅列的各種事物或現象。《景德傳燈錄》二八《慧海和尙》:“迷時人逐法,悟時法由人,如森羅萬象,至空而極,百川衆流,至海而極。”
水水水,森字三個水,渺瀰湠漫煙波裏。
淼即渺字,形容大水茫無邊際。《吳都賦》“潰渱泮汗,滇淼漫。”
火火火,焱字三把火,焱鼓辰旒耀城垜。
焱,音艷。《說文》:“焱,火華也,從三火。”即火花,同燄,火燄《文選·張衡·東京賦》:“建辰旒之太常,紛焱悠以容裔。”是說風鼓動着旌旗,紛紜盛亂如火花之飛起。
田田田,壘字三塊田,壁壘深溝報狼煙。
畾音雷,築土作爲營壁曰畾,《正字通》:“從三田,即土意,亦加土作壘。”畾即壘。軍營中的圍牆或防禦工事稱爲壁壘。
直直直,矗字三個直,崇山矗矗通仙域。
矗音畜,高聳的意思。
石石石,磊字三塊石,胸中磊磈澆酒滌。
磊音呂,心地光明坦白謂之磊落。從字形看,三石相叠,是石累積貌,作高大解。磊磈猶磈磊,用以喩胸中不平之氣。《元詩選》龔璛《存悔齋集·春日寄懷書臺》:“酒澆磊磈澆不平,况復不飮難爲情。”可謂酒入愁腸愁更愁也。
耳耳耳,聶字三隻耳,義勇軍歌徹遐邇。
聶有兩音,一、音攝,形容樹葉被吹動,與欇字通,是蔓纏林樹而生的虎豆。二、音揑,指附耳私語。又姓氏之一,我國著名愛國音樂家聶耳,是《義勇軍進行曲》的作者。
貝貝貝,贔字三個貝,贔屭負碑力充沛。
贔音避,相傳龍生九子,贔屭是其中之一,形似龜,好負重,今石碑下龜趺是也。屭,音戲,口語唸作縊,壯大貌。
成金字塔形的字還有很多,如轟字之類,一般是常見的,而風、驫等字非常少用,拉得太長了,就此剎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