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窗看澳門



鬱壘神荼未讀眞

  似是而非的字還有一大堆,如“鍚荼壼”驟看還以爲是茶具的“錫茶壺”,其實三個字每字都多了一畫,那就不是茶具了。“壼”與“壺”兩字於四月三日本欄開場白已表過,茲不贅。而“鍚”音羊,是古代馬頭或盾背的飾物。“荼”字艸頭從余,音徒,是苦菜,因而解作苦害和荼毒。古時指茅草的白花爲荼,有云“如火如荼”,蓋火紅荼白,像紅白相間的戎裝,用以形容軍容壯盛,引申而爲聲勢浩大。
  把“荼”誤作茶是出於大意,不過古代未有茶字之前,荼代茶職,陸羽作《茶經》減荼一畫作茶,於是便荼茶分家。至於讀音,東漢以後更劃淸界限。然荼字的另一個讀音則鮮爲人知和多被訛誤。姜夔的《鷓鴣天》云:
  柏綠椒紅事事新,隔籬燈火賀年人。三茅鍾動西窗曉,詩鬢無端又一春。
  慵對客,緩開門。梅花閒伴老來身。嬌兒學作人問字,鬱壘神荼寫未眞。
  這是歲除景象,“嬌兒學作人間字”,嬌兒也趁熱鬧,隨家人學寫揮春。神荼、鬱壘是兩位神名,本作“荼與”、“鬱雷”或“荼與”“鬱壘”。據《風俗通》所載:“神,荼與、鬱壘。”如果沒有標點是“神荼與鬱壘”,後人乃誤“與”字爲連接詞而稱“神荼”與“鬱壘”。《獨斷》謂:“海中有度塑之山,上有桃木,蟠屈三千里,卑枝東北有鬼門,萬鬼所出入地,神荼、鬱壘二神居其門,主閱領諸鬼,其惡害之鬼,執以葦索,食虎(以草繩綁起來拿去餵老虎)。故十二月竟,常以先臘之夜逐除之也,乃畫荼、壘,並懸葦索於門戶以禦凶也。”比鍾馗更鍾馗的神荼、鬱壘,漢代以後,奉爲左右門神。
  在這裡,神荼的“荼”不讀“徒”,而是音“書”,與“舒”字通。荼(舒)除了是捉鬼之神外,荼也是一種玉石的名稱。
  嬌兒學作人間字,鬱壘神荼豈只寫未眞,相信大多數人還“讀未眞”,“神荼鬱壘”正確的讀音應爲“伸舒鬱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