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廚房階磚鹹夾濕
五月廿六日報載,穗女敎師指校長“鹹濕”,校長告其譭譽索償,對簿公堂,法官判女敎師無罪。查遍詞書沒有“鹹濕”一詞,是則焉能入罪呢!
想當年,在辦公室中有女同事要我請飮茶,我因事忙而拒,豈料她指責我說一聲“你好鹹濕”。這場面使我十分尶尬。經過一番擾攘,原來那位女同事是潮州妹,她不知粵語“鹹濕”爲何物,只知潮州話“鹹濕”等如粵語的“孤寒”。詞書有“澀慳”一詞是吝惜之意。
鹹字有褒有貶。飮過鹹水,放洋留學歸來,身價自是高幾皮,這是褒;粵語有“鹹水妹”這種女人,依馮田獵氏說,鹹水妹是宋時波斯語Hamsui,是“妾”的意思。廣東人俗稱專接外國人之老籧一妓女一或嫁外國人的女人爲“鹹水妹”,這是貶。
濕,中醫謂爲“六淫”之一,濕屬陰邪。另一說法是濕姑,即螻蛄蟲,喜居於濕糞壤中,象徵汚穢。以鹹之貶義與六淫之一的陰邪加起來,“鹹濕”的意思比濕姑更猥瑣。
話說,有男士向一上海妹送花,上海妹一聲“阿拉弗要”(我不要),男的以爲她說英語“Ilove you”,擁抱過去,結果被指爲“鹹濕”。追求異性被駡“鹹濕”可謂悲矣。
張泌一首三十六字的《江城子》,不但不鹹濕,而且婉約溫馨:
浣花溪上見卿卿,臉波秋月明,黛眉輕。綠雲高綰,金簇小蜻蜒。
好是問他來得麼?和笑道,莫多情。
聽,男的輕聲問:“我嚟唔嚟得啊?”伊人脈脈含情地回應:“衰鬼,咪自作多情喇!”羞人答答,欲拒還迎。沒有半點“鹹濕”。
g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