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不統不獨不談不和”行嗎?
月來,台灣政局接連“地震”,各方矚目。一是新國民黨連線宣佈退出國民黨,成立新黨。二是國民黨在方寸大亂中召開“十四全大”,會上爭權奪利,大打出手,圍繞是否增設黨的副主席,發生了一場戲劇性風波。三是新黨贊同兩岸直航,主張同中共談判。在國民黨“十四全大”會上,也有二百位黨代表簽名建議同中共談判。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國民黨内長期黨同伐異。自蔣經國逝世後,以李登輝爲首的台灣籍組成主流派,不斷排斥大陸籍的非主流派。新黨成員多數是國民黨大陸籍第二代的政治活動分子,他們支持前二任“行政院長”李煥、郝柏村等人,既不滿國民黨“失敗不反省,腐敗搞金權”;也指責民進黨“説話不負責,仇恨搞省籍”。認爲台灣“病了”,“社會亂了,百姓苦了”,因而以“平等”(各省籍族群)、“務實”(兩岸關係)和“乾淨”(針對國民黨的“金權”)爲標榜。
新黨黨員人數雖然不多,根基雖然較淺,但有一定的能量,一定程度上代表台灣日益活躍的中産階級的利益。這個階級以中、小企業主爲基礎,介於大資本家、黨政高層人士與勞工階級之間。其政治上具有兩重性:一方面與大資産階級及其代表的政權機構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另方面隨着其經濟力量的加强,要求分享更大的政治權力與更多的經濟利益,爲此與行政官僚和壟斷掌權者的矛盾相當尖鋭。
國民黨面對分裂,表面上“處變不驚”,實際上“頹喪傷感”。他們不得不公開承認,黨的精英在黨内無法發揮理想,負氣出走,對黨造成了很大的損失與不利的影響。
李登輝爲了擺脱困境,故在“十四全大”上力主增設黨的副主席,理由是年初換取郝柏村辭“行政院長”職時,他曾許諾增設副主席由郝出任。倘不安撫郝柏村,非主流派在“十四全大”後可能紛紛脱離國民黨,轉而參加新黨。
現在新黨擺明車馬,提出開放兩岸直航和積極直接與中共展開談判。説國民黨的大陸政策是偏安,缺乏前瞻性。抨擊“民進黨不顧國家安危地玩弄台獨的把戲”、“可能引發台海危機”。此舉也導致了國民黨内有識之士聯署要求早日同中共談判的呼籲。
形勢比人强。國民黨對台問題如果還是“不統不獨不談不和”,必將難以維持掌權地位,徒陷於被動。他們口口聲聲不同意“一國兩制”,主要是不同意將台灣降爲地方政權,將台灣這批“中央”大員降職。
港澳這兩個地區已有人當了全國政協副主席。將來台灣回歸祖國,其“中央”大員,如果做了好事,相信會得到安排進入更高的位置。台灣國民黨何去何從,應善爲抉擇。
九三年八月二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