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幕熒屏



也談《本能》

  《本能》是一部商業片,但它的製作比較嚴謹,不是粗製濫造之作。
  和一般情節戲調動觀衆注意力手法一樣,《本能》用的也是“設置懸念”。所不同的是《本能》的懸念有它自己的特點;一是它的懸念設置不是故弄玄虛、不是爲迷惑觀衆節外生枝,而是“節內生枝”——由情節進展生發出來的。而這種進展是由人物性格衝突決定的。因此,看過之後複雜的情節可能說不淸楚,人物性格卻能給觀衆留下比較淸晰的印象。諸如:查嘉芙、賈碧芙、洛仙、黎探目、吉士等等。杜而素比較模糊,但作爲陪襯人物也就不能苛求了。
  二是懸念本身又包涵着解決衝突的必要鋪墊;如黎探目被槍殺,洛仙之死、吉士被刺都爲最後解決衝突埋下伏線。那些留下的頭緒在每個情節中是隱晦的,但在需要它起作用的時候又能使觀衆恍然記起,並嘆服編劇的周密。
  三是整個戲簡練緊湊,誇張點說,觀衆竟找不到一個去廁所的間隙,許多對白簡練到要動一下腦筋才能領悟到它省略去的那部分意思。也因爲如此,觀衆才覺得這部戲有戲味兒。注意力被調動起來以後,觀衆是願意動腦筋的。
  這部電影有爭議的地方是它的性描寫——床上戲。
  文藝作品中可以有性描寫,這個問題已經沒有爭論了。關鍵是爲甚麼寫、怎樣寫?對《本能》來說,爲甚麼寫也容易回答;它本身寫的是一件情慾謀殺案,爲了塑造力奇(米高德格拉斯)這個人物,表現他的思想感情,以及他與查嘉芙、賈碧芙的關係,一些性描寫是必要的。沒有那些必要的性描寫,這部戲就不存在了。剩下一個最難回答的問題就是“怎樣寫”了,這個標準很難定,因爲它旣有時代、社會制度,也有民族地域的差別。
  《本能》這種表現程度,在美國人看來也許不算甚麼(何况它只是一部商業片),在中國人眼中或許就覺得過分。我這樣說是否連最基本的標準也沒有了呢?不是,終究性描寫是有社會意義的,因此,不能拋棄人的社會屬性,只強調人的自然屬性。《本能》雖不能算過份渲染性行爲,但在強調人的自然屬性方面顯然走得遠了一些。這個偏向與它的命題是有關,它寫的是“本能”——把弗洛伊德早期強調的性本能誇大到人物行爲的主要動因,編出一個曲折故事,一座建在沙上的“塔”。
  因此,《本能》也只能是一部商業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