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惜情



枝幹變異的木棉樹

  雨後斜陽,和朋友漫步在廣州郊區一條兩旁種植着好些木棉樹的人車稀疏的公路道旁,彼此步履輕鬆,心情閒適。
  迎面的一樹樹木棉,紅花朵朵綻放枝上,帶著雨後的濕氣,輝映夕照。
  十字路口車輛迴旋處的一株高大的木棉映入我的眼裡時,我刹那間為之楞住。
  這是木棉樹嗎?
  第一反應便是對眼前樹有所懷疑。
  因為,木棉又名攀枝,説明它的枝榦是力展向上,直指藍天的,可是,我眼前的這株木棉樹卻是枝榦披垂,全無力爭向上的力與勁的表現。
  然而,從它的主榦、形態和它的花姿去看,卻是不折不扣的木棉樹和木棉花。
  於是,我肯定了它是一株木棉,是一株有異於我過去所見到的,枝榦變異的木棉。
  為了看清楚這株枝榦變異的木棉,我駐足樹下,細心向它觀察。並把發現的告訴朋友。
  滿以為,朋友也會像我一樣,對枝榦變異的紅棉有驚異感,没料到,她聽我指指點點道來後淡然説:“這是你少見多怪吧了,這樣的木棉,在畫家筆下也出現哩!”
  “真的?”
  “真的!”她説:“我見過那些畫,卻記不得畫它的畫家的名字。”
  “是國畫嗎?”
  “是的。是現代作品,年前我在畫展上看到的。”她毫不思索便肯定回答。
  “看來,枝榦變異的木棉也不少,不然,怎會畫家也注意到它為它寫真。”
  朋友没再説什麽,只笑笑。
  我告訴她:“我心目中的木棉樹,是高大粗壯,枝榦永遠向上伸展的,這才配稱‘攀枝’,這才配稱‘英雄樹’。”
  “你太執著了。”朋友笑説:“世事無絶對,木棉樹枝榦披垂向下,仍然是木棉樹,你可以把這樣的木棉樹看作是‘英雄的變妀’,亦可以看作是‘英雄的另一種表現’。”
  我明白,朋友是言有所指;她呀,從不放過任何機會向我開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