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花緣



合歡花香合歡花故事

  住處馬路安全島上的金合歡樹繁花盛放,香氣氤氳長街,晝夜不散。
  昨夜,深宵下班回家,竟感覺到所居的大廈從大門到院子裡都充滿金合歡的花香;刹那間,心身都墮進浪漫,沐在花氣浮動中的那種美妙的享受的確使我陶醉。
  每年,金合歡開花都逢雨季,我發覺,雨後金合歡的花香是最教人迷醉的,尤其是在夜涼如水的雨後,香氣浮動在清涼的空氣中,向人們攏來,在我來説,這樣美好的感覺端的是難以言喻。
  過去,曾翻閲過一些有關合歡的記載,知道合歡這種植物分有金合歡和銀合歡兩種。金合歡是喬木,銀合歡是灌木,前者是本澳常見的街道樹,後者在東望洋山和西望洋山及離島郊野都有大量野生。金合歡花有濃郁香氣,銀合歡則不香,兩者花謝後都結莢實,掛滿枝頭。
  古人相信,合歡花有平靜情緒的作用,和萱草花具忘憂功效同為民間熟悉,故有“合歡蠲忿,萱草忘憂”一語。我只知道,經科學分析,萱草花是含鎮靜神經物質,至於合歡花是否亦是如此,則還没認識。
  但在記載中,我讀過一個有關合歡花的故事,惜未能肯定故事中所説的合歡花是否金合歡花。
  故事説:唐代貞元年間,進士杜羔娶妻趙氏,貌美賢慧,且有文才,惟杜羔倚仗擁有功名,自以為很了不起,不懂得尊重妻子,動不動即向趙氏發脾氣,趙氏逆來順受,從不惡語還擊。
  某年,端午節中,杜羔在家中又因事不遂心意,大發脾氣,趙氏給他端來粽子,粽旁插有合歡花,杜羔一見,怒氣頓消,且喜上心來,與趙氏同吃粽子。趙氏認為是合歡花導致,以後,採合歡花曬乾為杜羔作枕,並為杜羔的衣服繡上合歡花圖案,又以合歡花浸酒給杜羔飲,終於,使杜羔情緒愉快,再没有發脾氣了。
  故事強調了合歡花的作用,惟我想,如果不是趙氏賢慧深愛丈夫,只憑合歡花的作用是無論如何也不能使杜羔的壞脾氣徹底消失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