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貿易額船



一 具報甘結

333 香山縣丞興聖讓為據實開報十一號船商梢礮械貨物事行理事官牌(乾隆三十二年九月初八日,1767·10·31)



特授廣州府香山縣左堂加三級紀錄八次又軍功紀錄二次興,爲報明□〔事〕:
  現據該夷目稟報:據十一號船主嗶度盧山度地古魯蘇報□〔稱〕:本年十月初一日開往小西洋貿易。等情。
  據此,隨查該夷□□〔目稟〕報,本澳洋船開往別國貿易,所開船上商梢、砲械、貨物,均□〔屬〕無幾,並不據寔開報。先經檄行該夷目查明,按照船上商□〔梢〕、砲械、貨物實數開報在案。今經日久,未據稟報,殊屬玩延。
  □〔兹〕據前情,合亟飭查。爲此,牌仰該夷目唩嚟哆等,急照先□〔今〕事理,立將前項所報各號洋船寔在船上商梢、砲械、貨物,刻日□〔據〕實開報,毋得混行捏飾,致干未便。速速。須牌。
  右牌仰夷目唩嚟哆准此。
  乾隆三十二年九月初八日
  (1175/C0605-118/Cx.01,R.03/0357)

334 香山知縣楊椿為飭催呈報二十二號及七號船開行日期等事下理事官諭殘件(乾隆四十二年二月二十五日,1777·4·2)



香山縣正堂楊,諭澳□□□□〔門夷目唩〕嚟哆等知悉:
  先准□□廳牒報:二十二號船□□□〔於本年〕□□□〔月初〕八日□□〔開往〕呂宋□□〔貿易〕、七號□□〔船於〕本年二月二十九日□□〔開往〕□□□。等由。
  □〔當〕查該二船開行日期,尙未據該夷目等呈報,業經□□□〔諭催去〕後,兹仍未據呈覆。殊□□□〔屬玩延〕,□□〔合行〕差催。諭到該夷目等,□□□□□□〔二〕船開行日期,及所帶砲械、□□〔貨物〕、□□□〔該船戶〕姓名,逐一開明,限即日交着來差□□回縣,以憑轉報。□□□〔愼毋遲〕延,致□□□〔干未便〕。仍將因何遲延,□〔屢〕催不□〔報〕,□□併覆。毋違。特諭。
  乾隆四十二年二月二十五日諭
  (1038/C0606-102/Cx.01,R.04/0491)

335 香山知縣吳光祖為補列二十三號船商梢名單事下理事官諭(乾隆四十五年六月二十三日,1780·7·23)



正堂吳,諭夷目唩嚟哆等知悉:
  照得具報本澳洋船入口,例應粘繳商梢名單,以備列冊,轉報各憲察核。
  今查該夷目具報二十三號船主華猫殊,於本月十一日回澳,其報單內止籠統開載商梢二十名,並無逐名單開粘繳,將來憑何列冊轉報?合行諭飭。諭到該夷目等,即便遵照,查明二十三號回澳之船所有商梢某某,逐名分晰列單,務與前報名數相符。刻日稟繳本縣,以備將來冊報。仍飭該番書,嗣後遇有稟報事宜,務須細心檢點,毋再遺漏舛錯。特諭。
  乾隆四十五年六月廿三日諭
  (1027/C0606-091/Cx.01,R.04/0504)

336 香山知縣許敦元為奉憲諭速查二十號船未報進口事下理事官諭(乾隆五十六年十二月十六日,1792·1·9)



香山縣正堂許,諭夷目唩嚟哆知悉:
  現奉關憲牌開:照得澳門夷船進出,向由該縣申報,所以嚴稽查也。兹查該縣申報澳船開行文內,第二十號船主山度安多尼報稱:本年十月二十九日開往哥斯達貿易。但未據該縣申報於何時進口。合就飭查,備牌仰縣,即便查明第二十號船主山度安多尼究屬有無進口?何以從前不報進口,今則忽報出口?而澳門口因何進出俱不見稟報?是否舛錯?抑或另有別項情節?逐細確查,申覆查核。等因。到縣。
  奉此,隨查本年十月初六日據該夷目稟報:第二十號船主山度安多尼,於本年十月二十九日開往哥斯達貿易。並開砲械、貨物、商梢、食米等項前來。業經據稟轉報在案。
  兹奉前因,合亟諭查。諭到該夷目,即速查明第二十號船主山度安多尼究屬有無進口?何以從前不報進口,今則忽報出口?是否舛錯?抑或另有別項情節?刻日逐細查明,並即查明該船出口,有無稟報澳門口委員之處,一併稟覆本縣,以憑核轉。毋得支飾錯謬,致干未便。速速。特諭。
  乾隆五十六年十二月十六日諭
  (1019/C0606-083/Cx.01,R.04/0512)

337 香山知縣許敦元為再飭查二十號船未報進口事下理事官諭(乾隆五十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1792·1·19)



香山縣正堂許,諭夷目唩嚟哆知悉:
  案奉關憲檄查,第二十號船主山度安多尼並未據報進口,今忽報本年十月二十九日開往哥斯達貿易,有無別情?等因。當經諭飭查覆去後。
  茲據該夷目覆稱:第二十號船主山度安多尼於乾隆五十四年十月內開往哥斯達貿易,於五十五年四月二十六日回澳,後因乏本,停泊港內,未曾出口。兹招湊資本,是以具報本年十月二十九日開往哥斯達貿易。等情。前來。
  查該船自五十五年四月二十六日回澳,又於五十五年十月二十三日報明開往哥斯達貿易,業經通報在案,此後並未據報進口,該夷目所稱五十五年四月內回澳,並無出口之事,殊屬舛錯,合再飭查。諭到該夷目,立即查明該船於五十五年十月內出口貿易,因何並不報進口?今忽報出口,是否該船未經開行?抑或另有別故?刻日確查明白,稟覆本縣,以憑轉報,毋得率混,致干未便。速速。特諭。
  乾隆五十六年十二月廿六日諭。
  (1014/C0606-078/Cx.01,R.04/0517)

338 香山縣丞賈奕曾為奉憲諭飭查二號船曾否開往哥斯達貿易事行理事官牌(乾隆五十七年正月十五日,1792·2·7)



特授香山縣分縣加三級紀錄三次賈,爲移查事:
  現准本縣移,奉關憲繳:查第二〔十〕號船主山度安多□〔尼〕,並未據報進口,今忽報五十六年十月二十九日開往哥斯達貿易,有無別情?等因。當經諭飭夷□□□〔目唩嚟〕哆查報去後。並據該夷目稟稱:該船於五十四年四月內回澳,嗣於五十五年十月報往哥斯達,但報後乏本,□〔未〕經開往。兹具報五十六年十月開往哥斯達,並無別故。等情。到縣。據此查該船五十五年十月內報載白礬三百擔、土漆器二十箱、雨傘五百束、食米一十九擔八斗,開往哥斯達貿易,何得混稱乏本置貨。如果並未開行,該貨物作何轉售?未據分晰具稟,礙難轉報。合就移查,備牒分縣,希即查明,該船於五十五年十月報往哥斯達。如果並未開行,該貨物如何轉售?有無隱瞞捏飾情弊?逐一確查的寔移覆。等因。
  准此,合行飭查。爲此,牌仰該夷目,即便遵照,立即查明該夷船於五十五年十月內,報往哥斯達貿易,如果並未開行,該貨如何轉售?有無隱瞞捏飾情弊?逐一確查的寔,稟覆本分縣,以憑核辦。毋得遲違,致干未便。速速。須牌。
  右牌仰澳門夷目准此。
  乾隆五十七年正月十五日,分縣行:限、日繳。
  (1412/C0604-120/Cx.01,R.02/0226)

339 粵海關監督盛佳為飭蕃船出入務須報明關口查驗事下理事官諭(乾隆五十七年二月二十日,1792·3·12)



欽命督理粵海關稅務頭等待衛加三級紀錄十次盛,門口夷目唩嚟哆知悉:
  照得夷船來廣貿易,須按舊定章程辦理。除應歸大關者,自應進黃埔灣泊。如係船,准其進生理。原不許寄椗外海,擅用三板出入,致啓私越偸漏之弊。
  合行諭飭。諭到該夷目遵照,嗣後凡有船隻進出,務須報明該處稅口,查驗明白,方准放行,毋許擅自駕駛來往,任從己便。倘該夷目業已報明,而該口不行轉稟者,罪歸稅口。如未經稟報,咎在夷目。一經拏獲,定即分別嚴行究辦,決不寬宥。毋違。特諭。
  乾隆五十七年二月二十日
  (1388/C0604-096/Cx.01,R.02/0207)

340 署香山縣丞朱鳴和為飭查報二十四號船開行日期事下理事官諭(乾隆五十七年六月初八日,1792·7·24)



調署香山分縣加三級朱,諭澳門夷目唩嚟哆知悉:
  本年六月初七日奉軍民府憲韋諭開:案查乾隆五十六年十一月初十日,據□〔前〕分縣預報:澳門第二十四號洋船,於十月二十九日開往哥斯達貿易。前來。業經通報在案。迄今日久,未據聯銜摺報該船的實開行日期,礙難轉報,合亟諭催。備諭到分縣,立即查明前項夷船於何月日□□〔出口〕,刻日聯銜列摺,星飛具報,以憑轉報,□〔毋〕得再遲。等因。
  奉此,卷查乾隆五十六年十月十五日,據該夷目預報:第二十四號洋船於十月二十九日開往哥斯達貿易。等情。經前分縣據報轉報去後。迄今日久,未據將該船的實開行日期具報,無憑核轉。奉催前因,合亟諭□〔催〕。諭到該夷目,立即查明前項船隻現於何月日的實開行出口?因何久不具報?刻日稟覆本分縣,以憑核轉。毋得再遲。特諭。
  乾隆五十七年六月初八日諭
  (1007/C0606-071/Cx.01,R.04/0524)

341 署香山縣丞朱鳴和為催查報二十四號船開行日期事下理事官諭(乾隆五十七年六月十九日,1792·8·6)



調署香山分縣加三級朱,諭澳門夷目唩嚟哆知悉:
  照得本澳第二十四號洋船,上年十月十五日據該夷目預報:十月二十九日開往哥斯達貿易。其的實開行日期,日久未據具報。
  前奉軍民府憲諭查催,當經轉飭該夷目確查去後。迄今日久,仍未稟覆,殊屬玩延。合再諭催。諭到該夷目,立刻查明,本澳二十四號洋船於何月日的實開行?因何久不具報?務得確情,限三日內稟覆本分縣,以憑會銜轉報。毋得刻延。速速。特諭。
  乾隆五十七年六月十九日諭
  (1002/C0606-066/Cx.01,R.04/0529)

342 署香山縣丞朱鳴和為補報二十號船商梢礮械事下理事官諭(乾隆五十七年七月初八日,1792·8·25)



調署香山分縣加三級朱,諭澳門夷目唩嚟哆知悉:
  本月初七日,據該夷目稟報第二十號洋船回澳,稟內止開貨物數目,並無商梢、砲械名數,礙難轉報。合亟諭查。諭到該夷目,刻即查明該船商梢、砲械各若干名,限即日內星飛補報本分縣,以憑立等彙轉。特諭。
  乾隆五十七年七月初八日諭
  (1406/C0604-114/Cx.01,R.02/0220)

343 署香山縣丞朱鳴和為發回二十號船漏開原報事下理事官諭(乾隆五十七年七月十一日,1792·8·28)



調署香山分縣加三級朱,諭澳門夷目唩嚟哆知悉:
  案據該夷目稟報第二十號洋船回澳,並未將商梢、砲械數目開明。當經諭令查明補稟去後。兹據該夷目補報前來,除核明轉報外,所有漏開原報,合行發回。諭到該夷目,即便遵照查收,併飭夷書,嗣後於具報洋船緊要各件,務宜留心查核,毋得遺漏。特諭。
  乾隆五十七年七月十一日諭
  (1104/C0605-047/Cx.01,R.03/0274)

344 香山知縣許敦元為每年具報額船進出口事下理事官諭(乾隆五十七年七月十六日,1792·9·2)



香山縣正堂許,諭夷目唩嚟哆知悉:
  照得澳額夷船,每遇載貨出口入口,據該夷目稟報到縣,均經據稟轉報。其入口船隻,仍於每年十一月內彙造總冊,申繳大憲核咨,久經辦理在案。
  今造冊一項,現奉大憲檄行:澳夷出口船隻,務於三月內;入口船隻,務於八月內造冊,申繳核轉。等因。到縣。
  奉此,合亟諭知。諭到該夷目,即便遵照,嗣後澳額夷船出口,務於三月十五日以前具報;入口船隻,務於八月十五日以前具報到縣,以憑造冊繳報。均毋遲違。特諭。
  乾隆五十七年七月十六日諭
  (1373/C0604-081/Cx.01,R.02/0192)

345 香山知縣許敦元為二號船開報貨物錯漏事下理事官諭(乾隆五十七年八月初九日,1792·9·24)



香山縣正堂許,諭夷目唩嚟哆知悉:
  本年七月二十九日,據該夷目稟報,第二號船主安多尼古魯蘇船,於七月二十日回澳,並開該船砲械、貨物、商梢名數到縣。
  惟查所開貨物內,檳榔一項漏寫一字,開寫五零七擔,殊屬疏忽,是否五百抑係五千?難以懸揣,合行諭飭。諭到該夷目,即速查明第二號夷船檳榔一項,實在數目若干,星飛稟覆本縣,以憑轉報。仍即嚴飭通事,嗣後稟報洋船出入貨物數目,務須細心開寫,毋得違漏舛錯,免〔致〕干提究。毋違。特諭。
  乾隆五十七年八月初九日諭
  (1391/C0604-099/Cx.01,R.02/0210)

346 香山知縣許敦元為速報回澳額船事下理事官諭(乾隆五十七年八月十九日,1792·10·4)



香山縣正堂許,爲嚴飭速報事:
  本年七月二十九日,據該夷目具稟一件阻誤公務等事。稟開:本月初七日,具報洋船回澳,一角十二件,交銀半員,差保不肯收帶。是以洋船回澳至今,懸擱不得通報。等情。到縣。
  據此,除差拘差保查究外,惟查澳額洋船回澳,例應隨到隨稟,以憑轉報,未便遲延,致奉駁詰。合諭速報。諭到該夷目,立將七月內回澳各洋船星速稟報本縣,以憑轉報。毋得擱延,致干查究。速速。特諭。
  乾隆五十七年八月十九日諭
  (1405/C0604-113/Cx.01,R.02/0219)

347 香山知縣許敦元為二號三號船開報貨物錯漏事下理事官諭(乾隆五十七年八月二十六日,1792·10·11)



香山縣正堂許,諭夷目唩嚟哆知悉:
  案照該夷目本年七月二十九日具稟:第二號洋船回澳貨物內檳榔一項,止寫五零七擔,並未開列數目,就經備諭申飭在案。
  兹本月十九日,又據該夷目稟報:第三號船主萬威必都盧船,於七月二十七日回澳,並開該船砲械、貨物、商梢名數到縣,所開貨物內檳榔一項,止寫一千零九十五,是否一千零九十五擔,抑係一千零九十五包?難以懸揣。其燕窩一項,前已開二十五包,續又開二十五包,是否重開,抑或共有五十包?因何並不併數開報?均屬錯漏,合再申飭。諭到該夷目,即速查明第三號夷船檳榔一項漏寫何字?燕窩一項是否重開?星飛稟覆本縣,以憑察核轉報。
  再查該譯書近日所譯各稟,非惟句語文氣均少順通,且字畫潦草,又多舛錯遺漏,應嚴行訓飭。如再似此疏忽,即另行選充,以免誤公。均毋違延。速速。特諭。
  乾隆五十七年八月廿六日諭
  (1358/C0604-066/Cx.01,R.02/0177)

348 署香山縣丞朱鳴和為查報九號十四號船開行日期事下理事官諭(乾隆五十八年四月二十三日,1793·6·1)



香山分縣朱,諭澳門夷目唩嚟哆知悉:
  本月二十三日。奉軍民府憲諭,內開:案查乾隆五十七年九月十三日,據報澳門第九號、第十四號洋船於十月初二日開往哥斯達貿易。等由。前來。業經通報在案。迄今日久,該二船曾否的實開行,未據聯銜具報。合亟諭催。備諭分縣,立即查明前項夷船於何月日出口?刻日聯銜摺報。抑或尙未開行?亦即聲明緣由申覆,以憑核轉,毋得再遲。等因。
  奉此,查第九號、十四兩號夷船,上年九月十一日據該夷目預報開行前來。業經本分縣核明轉報在案。至今日久,並未據報的實開行出口日期。兹奉前因,合亟諭催。諭到該夷目,即便遵照,查明前項夷船自預報至今,閱時已久,因何未據稟報的實開行日期?仰即查明,據實稟覆本分縣,以憑轉報。毋得再遲。速速。特諭。
  乾隆五十八年四月廿三日諭
  (0999/C0606-063/Cx.01,R.04/0532)

349 署香山縣丞黎為飭查十一號船報單前後日期不符事下理事官諭(乾隆六十年十一月初六日,1795·12·6)



署香山分縣黎,諭澳門夷目唩嚟哆等知悉:
  照得本月初六日,據該夷目等稟稱:本年十月二十四日,有地滿船一隻來澳貿易,哆等查得澳額第十一號嗶度盧山度地古魯蘇船,於四月內開往呂宋貿易,不復回澳,兹將該船頂補第十一號額缺營生。所有械炮、貨物、商梢名數,理合開報。隨查該船並無唐人搭回,亦無西洋書信及奇巧貨物等項,合就報赴。等情。
  據此,隨查第十一號嗶度盧山度地古魯蘇夷船,已於本年十月十五日據該夷目等稟報:該船是月十六日的實開往呂宋貿易。等情。經本分縣具摺通報在案。兹據稟稱,該夷船於四月內開往呂宋貿易,不復回澳,將十月二十四日地滿船來澳貿易,頂補該船第十一號額缺。等情。查核所稟與十月十五稟報第十一號夷船十六日開往呂宋貿易,月份日期並不相符,甚屬含混,礙難轉報,合亟諭查。諭到該夷目等,立即遵照諭內指駁情節,逐一確查明白,稟覆本分縣,察核轉報。愼勿遲延未便。特諭。
  乾隆六十年十一月初六日諭
  (0987/C0606-051/Cx.01,R.04/0585)

350 署香山縣丞王為查報九號十四號船礮械貨物商梢事下理事官諭(嘉慶五年九月二十九日,1800·11·15)



署香山縣左堂王,諭夷目唩嚟哆知悉:
  照得澳門額設各號洋船,遞年開行回澳,或有頂補,均須據寔稟報,難容朦混。
  兹查第九號洋船先據報開往呂宋貿易,業於本年八月初九日回澳。又仝日有呂宋船一隻來澳貿易,頂補第十四號額缺營生,日久均未據具報,殊屬玩誤,合諭查報。諭到該夷目,即便查明前項澳船係於何日回澳?砲械、貨物、商梢各有若干?刻日據寔稟報本分縣,以憑察核轉報,免致稽查漏報,咎將誰歸?毋得遲違未便。速速。特諭。
  嘉慶五年九月廿九日諭
  (0877/C0607-086/Cx.02,R.05/0672)

351 署香山縣丞王為稟明回澳額船出口日期等事下理事官諭(嘉慶六年四月二十四日,1801·6·5)



署香山縣左堂加五級紀錄五次王,諭夷目唩嚟哆知悉:
  照得洋船回澳,需將開行年月日期、國度,逐一註明稟報,以便察核轉報,歷經遵行在案。兹據該夷目稟報:第十九號船主類斯山治,於前年十月內開往哥斯達貿易,今本月二十日回澳。等情。前來。
  查據報稱前年,的係何年?是前一年抑前數年?此等含混,殊未妥協,礙難轉報。此係奉行嚴飭查報事件,毋得任意草率。又查該夷目向來稟報開行的期,並不將該船主姓名及年月日、國度一一註明稟報,殊屬含混。
  合行諭飭。諭到該夷目,即便遵照,嗣後凡報洋船回澳,務要塡註切實年分,不得仍前以“前年”、“去年”、“上年”字樣混報出口日期。亦要書明第幾號船主某名,於某月日,開往某處貿易,逐一分晰註明稟報,均毋仍前含混,致干未便。特諭。
  嘉慶六年四月廿四日諭
  (0925/C0607-134/Cx.02,R.05/0718)

352 香山縣丞吳兆晉為查報十八號船開行日期事下理事官諭(嘉慶八年四月二十三日,1803·6·12)



香山縣左堂吳,諭夷目唩嚟哆知悉:
  現准香山縣正堂金移開:准貴廳移據夷目唩嚟哆稟報:第十八號洋船本年四月內開往小呂宋貿易,並聲□〔明〕除飭夷目查明該船的實開行日期續報。等由。過縣。准此,查洋船開行,必需取具的實日期,方能轉報。今經日久,未准續報,合就移催。備移過廳,希即飭令夷目查明第十八號洋船究於四月某日開往小呂宋貿易?迅速移覆過縣,以憑轉報,請勿再遲。等因。
  准此,查本案先據該夷目稟報:第十八號洋船一隻,船主弗浪斜勞呢勞,本年四月內開往小呂宋貿易。等情,前來。當經據情轉報在案。迄今日久,未據將該船的寔開行日期具報,殊屬玩延。兹准前因,合就諭催。諭到該夷目,即便遵照,立即查明第十八號洋船的實開行日期,作速稟覆本分縣,以憑轉報。毋再延遲干咎。速速。特諭。
  嘉慶八年四月廿三日諭
  (0736/C0608-069/Cx.02,R.06/0805)

353 香山縣丞吳兆晉為補繳具報二號船甘結事下理事官諭(嘉慶八年七月十一日,1803·8·27)



香山縣左堂吳,諭夷目唩嚟哆知悉:
  現據該夷目報稱:第二號船主安哆尼咕魯數,於本月二十六日開往小呂宋貿易。等情。據此,查該夷目預報本澳洋船開行,定例具結稟繳本分縣,轉報軍民府及香山縣察核。今查稟報前項夷船開行,並未將結稟繳,殊屬遺誤。本應差提不諳番書〔約缺十六字〕比,除姑寬外,合行諭飭。諭到該夷目,立即遵照,具結補繳,以憑轉報。如有仍前遺誤,定提該番書責處,該夷目亦干未便。速速。特諭。
  嘉慶八年七月十一日諭
  (0739/C0608-072/Cx.02,R.06/0808)

354 香山縣丞吳兆晉為將二號船式樣不符甘結發換事下理事官諭(嘉慶八年七月十五日,1803·8·31)



香山縣左堂吳,諭夷目唩嚟哆知悉:
  案據該夷目稟報,第二號洋船開往小呂宋貿易,並不遵具甘結稟繳。當經諭飭補繳去後。
  兹據繳到甘結三紙前來。查與歷來甘結不符,實屬藐玩公事,該夷目何得漫無經心,任由番書弊混,大干未便。合飭發換。諭到該夷目,立即查照向來報結式樣,作速另繕,補繳轉報。並將是否該番書不諳辦事,抑係有心藐玩,一並稟覆分本分縣,以憑詳究。該夷目毋得稍延,狗庇干咎。速速。特諭。
  計發回不符甘結三紙。
  嘉慶八年七月十五日諭
  (0738/C0608-071/Cx.02,R.06/0807)

355 香山協左營把總周為四號船回澳具報遲延事下理事官諭(約嘉慶八年,1803)



廣東香山協鎭左營副總司周,諭夷目唩嚟哆知悉:
  照得現據報第四號洋船夷商祿的里古多尼船,於本年前五月二十日載貨回澳,業已據由轉報署守府車批開:惟查第四號洋船已於前五月二十日入口,載貨回澳,至今將及兩月之久,始行具報,甚屬遲延,礙難據轉,合就批回。仰該司查明,前項洋船因何具報遲延之處,逐一確查夷船明白,另具妥稟具報,以憑轉報,免干駁查未便。速速。等因。
  奉批,合就諭查。諭到該夷目,立將第四號洋船夷商祿的里古多尼船於本年前五月二十日載貨回澳,因何至今〔兩月〕之久,〔始行〕具報,甚屬遲延,礙難據轉,合就批回該夷目,立將前項洋船回澳,因何具報遲延之處,立將遲延緣由,據實稟覆,另具妥稟,以憑轉報,免干駁查未便。速速。毋違。特諭。〔下缺〕
  (0775/C0608-108/Cx.02,R.06/0844)

356 香山知縣金毓奇為補列六號船開行商梢花名單事下理事官諭(嘉慶八年十一月二十四日,1804·1·6)



香山縣正堂金,諭夷目唩嚟哆知悉:
  查向來具報洋船開行,均應開列商梢名單,以憑列冊申繳。兹據該夷目稟報:第六號船主古列地報稱:十二月十五日開往小呂宋貿易。等情。
  查稟內止開商梢二十五名,並不開列商梢花名單夾稟,無憑列冊繳送,合諭飭查。諭到該夷目,即便遵照,查明第六號澳船商梢,開列花名單一紙,即日稟繳本縣,以憑察核轉報。毋得遲違。特諭。
  嘉慶八年十一月廿四日諭
  (0737/C0608-070/Cx.02,R.06/0806)

357 香山知縣彭昭麟為六號船滲漏回澳不報原載貨物事下理事官諭(嘉慶九年十二月二十四日,1805·1·24)



香山縣正堂彭,諭夷目唩嚟哆知悉:
  本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據該夷目稟:據第六號船主古列地報稱,本年十一月十五日開往呂宋貿易,適遇船身滲漏,恐有疏虞,不敢前往。於本月十四日原船回澳,所有砲械、商梢花名,理合開報。連開:小銅砲六門、鳥鎗八杆、商梢二十五名、舵工央知古。等情。到縣。
  據此,查第六號洋船先據該夷目稟報:十一月十五日開行,有土漆器十箱、茶葉一百五十擔、粗磁器一千子〔札〕、食米四十擔開報。業經具文通報在案。今據稟原船回澳,何以不將原船載貨物開明?合諭飭查。諭到該夷目,立即查明,該船回澳,何以不將原載貨物開報?刻日據寔稟覆本縣,以憑察核轉報。再,該船究於何時可以開行?該夷目亦須查明,隨時稟報,均毋有違。特諭。
  嘉慶九年十二月廿四日諭。
  (0654/C0609-102/Cx.02,R.07/0939)

358 香山縣丞吳兆晉為飭查二十四號船預報漏報開行日期事下理事官諭(嘉慶十年正月二十八日,1805·2·27)



香山縣左堂吳,諭夷目唩嚟哆知悉:
  現據該夷目稟報:第五號、第十四號、第十八號、第十九號、第二十號、第二十三號、第二十四號七船的實開行日期前來。
  核查該夷目預報稟內,並未見有報到第二十四號洋船開行之稟,是否遺失漏報?礙難遽轉,合行諭悉。諭到該夷目,即便遵照,飭令番書查明該二十四號洋船係預報何年月日開往某國度貿易?並因何失漏?着即刻日補報赴本分縣,以憑核轉,毋得遲違玩誤。速速。特諭。
  嘉慶十年正月廿八日諭
  (0549/C0610-101/Cx.02,R.08/1050)

359 香山縣丞吳兆晉為補報七號船開行甘結事下理事官諭(嘉慶十年八月二十六日,1805·10·18)



香山縣左堂吳,諭夷目唩嚟哆知悉:
  現據該夷目稟報:第七號船主船,於來月十三日開往哥斯達貿易。等情。到廳。
  據此,查該夷目預報洋船開行,定例具結稟報。今據所稟並無甘結具繳,礙難據轉。合行諭飭。諭到該夷目,即便遵照,作速具結補報,毋得玩誤,致干差提番書,責處不貸。速速。特諭。
  嘉慶十年八月廿六日諭
  (0539/C0610-091/Cx.02,R.08/1040)

360 書吏某關於查驗十一號二十四號船報單甘結函稿(約嘉慶十年,1805)



  伏查上年十月廿三日,預報第十一號舡與第廿四號舡,於十一月十五日開往哥斯貿易。所有縣丞、關口各報單,兹夷目查占〔驗〕明白,親行畫押打印,並無□〔失〕漏。恐貴吏來時遺失別處,亦未可定。今爾遵諭將餘該舡報單一個、甘結三單轉查。
  (0550/C0610-102/Cx.02,R.08/不詳)

361 香山縣丞吳兆晉為飭查一號船出口遭風回澳事下理事官諭(嘉慶十三年閏五月二十三日,1808·7·16)



香山縣左堂吳,諭夷目唩嚟哆知悉:
  現准香山縣正堂彭移開:本年五月三十日,據夷目唩嚟哆稟稱:緣澳額第一號夷船,報去年十二月內往哥斯達貿易,後因該船主無力支持,延至本年四月初六日開行出口。時値風逆浪擊,致船裂漏,不能洋趁。於四月十九日復抵澳門,已屬顚連萬苦。兹回澳一月有奇,澳關不憐貧乏窘厄,始行虐諭,迫勒船鈔。等情。到縣。
  據此,查澳額第一號夷船,先據夷目唩嚟哆稟報,於上年十二月二十三日開行。業經具文通報在案。兹據前情,合就移查,備移過廳,煩爲查明,該船因何延至本年四月初六日開行出口,致被風浪擊漏,不能洋□〔趁〕,又於四月十九日抵回澳門?所有船上貨物是否即係原載之物?抑或另有別貨?現在該船曾否修整完固?迅賜移覆。等因。
  准此,查第一號澳船,先據該夷目具報,於上年十二月二十三日開往哥斯達貿易,至本年四月初六日開行出口,並未據的實開行日期具報。兹准前因,合諭飭查。諭到該夷目,立即查明,該船因何延至本年四月初六日始行出口,又不將的實開行日期具報?及回澳門,其船貨是否即係原載之物,抑或另有別貨?現在該船曾否修整完好?刻日稟覆本分縣,以憑牒覆核辦。毋違。特諭。
  嘉慶十三年閏五月廿三日諭
  (0203/C0613-29/Cx.03,R.11/1267)

362 署香山縣丞鄭為飭查一號等七船前後具報不符事下理事官諭(嘉慶十四年四月初八日,1809·5·21)



署香山縣左堂鄭,諭夷目唩嚟哆知悉:
  現據該夷目稟報:第一號、第六號、第十七號、第十九號、第二十五號五船,開往哥斯達;第二十號船開往小呂宋。俱於本月初八日開行。等情。
  據此,查該夷目於上年十二月十七日預報第三號、第二十號兩船開往小呂宋,第六號、第十七號、第十九號、第二十五號四船往哥斯達。今據報的實開行,止據報第二十號船往小呂宋,並無第三號船名。又多出第一號之船往哥斯達。何以前後稟報不符?礙難轉報。且查第三號洋船自上年十二月預報後,並未據該夷目報到開行日期。輒於本年三月二十四日,又據報該船於上年十二月內開往小呂宋,今本年三月十五日回澳。合併諭查。諭到該夷目,立即將因何互異緣由查明,刻日稟覆本分縣,以憑核轉。事關通報大憲,該夷目毋得玩視,自干罪戾。倘敢再有遲延錯誤,定提該番書責處。毋違。特諭。
  嘉慶十四年四月初八日諭
  (0257/C0613-83/Cx.03,R.11/1323)

363 署香山縣丞鄭為飭查十三號等三船回澳不報事下理事官諭(嘉慶十四年八月二十一日,1809·9·30)



署香山縣左堂鄭,諭夷目唩嚟哆知悉:
  照得現奉署軍民府朱憲札,內開:本月十七日,據香山縣申報,澳門第十三號、第二十號、第八號澳船,於七月二十日回澳。當經香山縣據夷目通報各憲在案。惟該縣丞未據申報,無憑據轉。是否該縣丞沉擱,抑係該夷目遺漏?本衙門例由該縣丞報轉,若再遲延,礙難申報。合即行查,備札到廳,即便查明第十三等號澳船,因何遲延不報?是否該夷目遺漏,抑或該攢典沉擱?務於文內聲明,以憑據轉,毋得含混率覆。等因。
  奉此,查前項夷船三號回澳,未據該夷目將回澳日期稟報。兹奉札查,合行諭飭。諭到該夷目,即速查明第十三等號澳船因何遲延不報,抑或該番書遺漏沉擱?務於稟內聲明,刻日補報本分縣,以憑轉報。毋得違延干咎。特諭。
  嘉慶十四年八月廿一日諭
  (1397/C0604-105/Cx.01,R.02/不詳)

364 署香山縣丞顧遠承為額船到澳應隨時稟報事行理事官札(嘉慶十七年八月二十八日,1812·10·3)



署香山縣左堂顧,札夷目唩嚟哆知悉:
  照得澳門額設二十五號洋船,遞年往趁出口及回帆日期,並大小西洋、呂宋船隻來澳頂額營生,向由該夷目稟報本分縣,轉報軍民府通報。遇有船隻到澳,該夷目自應隨時稟報,毋得稽延。
  兹現據稟報,本月二十日有大西洋船一隻來澳,頂補第十號額缺營生,至二十六日始行稟報,殊屬遲延。除轉報外,合行申飭。札到該夷目,即便遵照,嗣後如有洋船回澳,應即隨時稟報本分縣,以憑核轉,毋得玩延。速速。特札。
  嘉慶十七年八月廿八日札
  (1302/C0604-010/Cx.01,R.02/0032)

365 判事官嚦吃為懇請額船進口照舊例開報免予查驗事上澳門同知呈(嘉慶二十年六月初八日,1815·7·14)



  大西洋內閣大臣參贊軍機事賜爵一等男永遠世襲分封噶地方暫理駐澳事務
嚦吃呈,爲懇恩免查並請詳覆事:
  本月初七日,仁臺來文內開:現奉廣東巡撫部院董、兩廣總督部堂蔣、督理粵海關稅務祥憲牌:照得本部党、院會同審辦朱梅官等販賣鴉片一案。欽奉諭旨:西洋貨船至澳門時,自應按船查驗。等因。欽此。兹查澳門現報有第十、第二十二、第三、第一、第四號澳船進口,應即欽遵諭旨,按船查驗。牌仰仁臺轉行到,即便遵照,立將現報各船貨物開列呈送,以憑仁臺親赴各船查驗。等因。
  查此案先經仁臺會同香山縣諭到唩嚟哆,經即集亭知會,隨着唩嚟哆備歷稟明,覆懇
仁臺,並懇香山縣據情詳懇大憲,代求恩免在案。未蒙批示。再接來文,奉旨飭行,仰見愼重周詳至意。
  惟念西洋夷人住澳貿易,荷蒙皇恩,飭定章程,原屬至優至渥。近年舊章紊亂,澳夷備受艱區,故於嘉慶十三年洋匪猖獗,經前督部堂百、撫部院韓飭令前軍民府朱、香山縣彭會同委員南海縣申臨澳,籌議,呞咑配備洋船六隻,隨師剿堵。曾同議立合約,內有:海盜平寜之日,體恤西洋夷人,相生相養之道,准照舊定章程各款。
  則至奉本國王之命,駐守澳門,撫率夷民,效力輸誠,不惜勞費者,原冀上邀□□□□恩典,下安澳夷,誠可復善章程,方能□〔無〕忝職事。
  兹經海盜平寧,□□□□恩裨。復恐夾帶營私一事,欲將澳船查驗,致使留難失誤多端。是舊章不能安享,又新增改章程。在下固無以安夷民之心,在上又將何以復本國王之命?至各船回澳日久,曾經唩嚟哆遵照向例,開註貨色報明,各船俱〔已〕起卸,現在止係空船,並無貨物可驗。惟有懇恩備述輿情,詳請大憲代求寬免,合夷沾感?爲此,覆赴
大老爺臺前轉懇施行。
  嘉慶二十年六月初八〔火印〕日呈。Miguel de Arriaga Brum da Silveira〔簽字〕。

署廣州澳門海防軍民府加二級記大功一次周批:
  據稱:該夷船俱於未經奉文之前,已由唩嚟哆開明貨物,呈報起卸。姑寬免其查驗。嗣後務宜欽遵諭旨辦理,毋得夾帶鴉片,致干駁回。以俟據情轉稟。此繳。
  澳字第拾捌號。
  (1108/C0605-051/Cx.01,R.03/0270)

366 理事官為遵奉諭旨查驗澳船貨物等事呈香山縣官員稟稿抄件(嘉慶二十年,1815)



  七月初八日,接奉台諭,催哆遵奉諭旨,查驗澳船貨物一摺。哆等伏思西洋夷人荷蒙天朝懷柔至意,准予通商。向例船隻到澳,帶來貨物,由哆開列淸單,稟報地方各憲轉報。其船貨物起貯澳門,俟華商採買,由關口給牌,轉運內地銷售,歷今二百餘年,大憲曾俱洞悉。
  船隻載重初到,未能入口,必需寄泊外洋,另用小船駁運,俾船輕浮無礙,然後得進澳門。比計功程,除非風雨阻隔,雖蒙准限,不逾十日之外,亦難完竣。一船之事,若到該船查驗,不較功程煩費,猶恐風雨所傷。
  兹查向例,所帶貨物止據該船夷商開報,恐有未淸。現奉諭旨飭查。嗣後所有船隻到澳,哆等惟有飭令該船夷商,將其帶來貨物,繳出艙口原單,由哆逐一細開,呈報各憲查對。
  兹有夷商於未奉諭旨之前,有與華商交易貨物,今聞關口不准上落,寔有難爲。伏懇據情轉詳大憲,仍准照舊章程恩免。恐有營私致行更改,並懇轉請關口給照華商,俾其得以上落貨物,寔爲德便。爲此,稟赴〔下缺〕
  (0747/C0608-080/Cx.02,R.06/0816)

367 理事官報明二十號船出洋日期及礮械商梢等項報單(道光元年正月,1821·2-3)



  西洋理事官唩嚟哆,爲報明開行事:
  現據第二十號船主喥咹哆呢報稱,本年本月二十九日,開往大西洋貿易,所有砲械、商梢、食米等項,理合開報。哆查該船並無夾帶違禁貨物,及附搭華商等弊。據此,合就報赴欽命大老爺臺前。
  計開:
  大砲六位,鳥槍十二枝,商梢二十二名,舵工哂咕,食米二十五擔。
  道光元年正月〔火印〕日報。Barros〔簽字〕。
  (0110/C0614-029/Cx.03,R.12/1429)

368 理事官出具十四號船出洋貿易並無違禁夾帶甘結(道光元年四月,1821·5)



  西洋理事官唩嚟哆,今於與甘結事:
  依奉結得,第十四號嗎嘶噠船,往小呂宋貿易,果係照報開往國度,並無別往,亦無夾帶違禁貨物,及附搭華商等弊。合具甘結是實。
  道光元年四月〔火印〕日結。Barros〔簽字〕。
  (1075/C0605-018/Cx.01,R.03/0300)

369 理事官出具四號船載貨來澳並無違禁夾帶等弊甘結(道光二年十二月,1823·1-2)



  西洋理事官唩嚟哆,今於與甘結事:
  依奉結得,現到大西洋因公來澳小船頂補第四號啲哩咕哆呢船一隻,果係裝載洋酒等貨,並無以多報少,亦無夾帶違禁貨物,及搭回華人等弊。合具甘結是實。
  道光二年十二月 日結
  (1078/C0605-021/Cx.01,R.03/0298)

370 理事官開列四號船貨物淸單(道光二年十二月,1823·1-2)



  今將頂補第四號船貨物開列呈閱。
  計開:
  洋酒十小桶,番帽三箱,牛腸十小桶,繩十二包,牛奶餅十桶。
  (0103/C0614-022/Cx.03,R.12/1425)

371 署香山縣丞邵為飭查四號船並無保家忽報開行事下理事官諭(道光三年正月二十七日,1823·3·9)



署香山縣左堂邵,諭夷目唩嚟哆知□〔悉〕:
  □〔本〕月二十日,據該夷目稟稱:據第四號船主啲哩咕哆呢投稱:伊船現已報行貨物,亟應運驗。本月十九日與夷伴將貨盤運,被關口巡船在呞咑及湛鳴行尾海面□〔堵〕截盤查,有上夷樓盤詰,夷伴欲與爭鬧,幸得壓賬,致未相爭。哆查夷船洋趁,所有貨物,俱由華商輸餉,後由呞咑查明開報,聽候查驗放行。今被巡船巡查,意圖掯索,懇請禁止。等情。
  據此,查上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據該夷目稟報:本月十六日,有大西洋小船一隻來澳,頂補第四號洋船額缺營生。等情。當經轉稟各憲在案。
  惟查大西洋船來澳,必有華商擔保,方許買賣貨物開行。今查該船並無擔保各行,亦未出貨,何以忽稱現已報行?且裝運何貨?究於何日開行?並未確切聲□〔明〕。復查十九日亦無巡丁盤詰,種種捏飾,已屬可疑。况各行俱未出貨,其二十日上船之貨究屬何項貨物?更難保無藉端販私情弊。除移粵海關委員查辦外,合行諭飭。諭到該夷目,即便遵照,查明該船因何並無保家忽報開行?各行並未出貨,何以二十日有貨裝運上船?是否串通不法匪徒,違例販私?刻日稟報本分縣,以憑通稟究辦,毋得遲延,□□□〔致干未〕便。毋違。特諭。
  道光三年正月廿七日諭
  (0116/C0614-035/Cx.03,R.12/1438)

372 澳關委員吉拉明阿為飭回帆番船進口具報事下理事官諭(道光六年正月二十六日,1826·3·4)



管理門總口稅務滿洲防禦府吉,諭夷目唩嚟哆知悉:
  照得本船隻回帆及西洋、呂宋船隻到澳,例應即行進口具報,以憑轉稟大憲。
  兹查得現有夷船一隻,來至十字門外灣泊日久,尙未進口,亦未據該夷目具報前來。殊屬不成事體,合行諭知。諭到該夷目遵照,速即轉飭,令該船進口,具報丈輸,毋得遲延滋弊,致干未便。速速。特諭。
  道光六年正月廿六日
  (0127/C0614-046/Cx.03,R.12/1470)

373 理事官為開報二十二號船回澳日期及所載貨物事致澳關委員照會(道光二十六年閏五月十八日,1846·7·11)



  西洋理事官唩嚟哆,爲照會事:
  現據第二十二號船主喏報稱:於本年閏五月初八日回澳,所有□□〔砲械〕、貨物、商梢名數理合開報。哆查該船係貳百貳拾噸,並無違禁貨□□□〔物及搭〕回華商等□〔弊〕,相應照會貴總口□〔查〕照。須至照會者。
  計開:
  大砲八位、鳥鎗十二枝、□□〔商梢〕三十一名、舵工哂嘩。
  燕窩三十五箱、魚翅一百五十包、海參一百五十八包、沙籐四千五百札、象牙一百枝、牛皮八百七十七張、洋錫五百三十四塊、胡椒二百零五包。
  道光二十六年閏五月十八〔火印〕日。Pereira〔簽字〕。
  (1236/C0605-179/Cx.01,R.03/0418)

374 理事官出具二十二號船載貨回澳並無違禁夾帶等弊甘結(道光二十六年閏五月十八日,1846·7·11)



  西洋理事官唩嚟哆,今於與甘結事:
  依奉結得,第二十二號喏船回澳,果係裝載燕窩等貨,並無以多報少,亦無違禁貨物,及搭回華商等弊。合具甘結是實。
  道光二十六年閏五月十八〔火印〕日結。Pereira〔簽字〕。
  (1234/C0605-177/Cx.01,R.03/0416)

375 理事官開列二十二號船回澳貨物清單(道光二十六年閏五月十八日,1846·7·11)



  今將第二十二號船回澳貨物開列。
  計開:
  燕窩三十五箱、魚翅一百五十包、海參二百五十八包、沙籐四千五百札、象牙一百枝、牛皮八百七十七張、洋錫五百三十四塊、胡椒二百零五包。
  道光二十六年閏五月十八〔火印〕日。Pereira〔簽字〕。
  (1235/C0605-178/Cx.01,R.03/0417)

  註釋:
  ①章注:關於澳蕃額船之緣起,印光任、張汝霖《澳門紀略》卷上《官守篇》稱:“雍正三年〔1725〕,定澳門夷船額數,從總督孔毓珣之請也。”附載孔毓珣《酌陳澳門等事疏略》:“西洋人附居廣東之澳門,歷有年所。聖朝嘉其嚮風慕義之誠,所以包容覆育,俾得安居樂業。但種類日繁,惟資出洋貿易,若無以防範,恐逐利無厭,必致內誘奸猾,外引蕃夷,混淆錯雜,漸滋多事。查澳門夷船,舊有一十八隻,又從外國買回七隻,大小共二十五隻。請將現在船隻令地方官編列字號,刊刻印烙,各給驗票一張,將船戶、舵工、水手及商販夷人、該管頭目姓名,俱逐一塡注票內。出口之時,於沿海該管營汛驗明挂號,申報督撫存案。如有夾帶違禁貨物,並將中國人偸載出洋者,一經查出,將該管頭目、商販夷人並船戶、舵水人等,俱照通賊之例治罪。若地方官不實力盤查,徇情疏縱,事發之日,俱照諱盜例查參革職。此夷船二十五隻題定之後,如有實在朽壞,不堪修補者,報明該地方官查驗明白,出具印甘各結,申報督撫,准其補造,仍用原編字號。倘有敢偸造船隻者,將頭目、工匠亦俱照通賊例治罪。地方官失於覺察者,亦俱照諱盜例革職。其西洋人頭目遇有事故,由該國發來更換者,應聽其更換。其無故前來之西洋人,一槪不許容留居住。每年於夷船出口、入口之時,守口各官俱照票將各船人數、姓名逐一驗明通報。倘有將無故前來之人夾帶入口及容留居住者,守口各官並該管之地方文武各官照失察例議處,舵工、水手及頭目人等俱照窩盜例治罪。”
  關於額船之型製,《澳門紀略》卷下《澳蕃篇》稱:“蕃舶視外洋夷舶差小,以鐵力木厚二三寸者爲之,錮以瀝靑、石腦油。碇以獨鹿木,束以藤,縫以椰索。其碇以鐵力水挲底二重。或二檣、三檣,度可容數百人。行必以羅經,掌之者爲一舶司命。每舶用羅經三,一置神樓,一舶後,一桅間,必三針相對而後行。”
  關於額船之編號,《澳門紀略》卷下《澳蕃篇》稱:“向編香字號,由海關監督給照,凡二十五號。”道光阮元《廣東通志》卷一八○據關冊列有編號及船名:“墺船二十五號名目:第一號咉咑嘩。第二號咹哆呢咕嚕囌。第三號噧喊咇嘟嚧。第四號哋哩咕哆呢。第五號呢啊咕哂嘩。第六號咕咧哋。第七號。第八號呢咕嘮啡嗚味。第九號喏瑟啞。第十號嗄。第十一號嗶喥嚧
喥哋咕嚕囌。第十二號唎咹喥嚧嗎。第十三號噧喊咧味哂嘩。第十四號嗎噠。第十五
號噧喊唎呱。第十六號唩啲嚟喊嚕。第十七號嗉喏咖喇嚧。第十八號咈呢嘮。第十九號。第二十號喥咹哆呢。第二十一號啷囉哂呀哩。第二十二號喏。第二十三號嘩。第二十四號噧喴哋囉咱。第二十五號咈哂咕咑喇喥。”又見道光祝淮《香山縣志》卷四《海防·附澳門》。其船名當以最初編號時船主的姓名命名,以後一直沿用下來。
  ②劉注:唩嚟哆,指理事官luís coelho。
  註釋:
  ①章注:二十三號船主華貓殊,道光阮元《廣東通志》卷一八○及道光祝淮《香山縣志》卷四額船名表俱作:第二十三號嘩()。乾隆二十年(1755),受僱於英公司,前往寧波貿易之蕃船,“即係嶴門原編二十三號夷商華猫殊之船。……華猫殊船內之商梢小廝,實共有四十八名,內紅毛番〔即英國人〕五名,嶴門番人四十三名。而嶴門夷目唩嚟哆處,現有該船商梢等姓名底冊,查核相符。……嶴番有雇募漢人木匠、油匠、火夫等項,在船以資工作。今華猫殊船內亦雇有漢人木匠等六名。”(兩廣總督楊應琚摺。載《乾隆朝外洋通商案》,《史料旬刊》第十期,頁天358。)所載年代較早,可與本件互相印證。劉注:華猫殊又作嘩,原名ManuelFavacho,是十七世紀末十八世紀初澳葡船主。此處船號及船主姓名,均沿用雍正三年(1725)所題定之二十五隻夷船稱號。
  註釋:
  ①劉注:年月處除加蓋“香山縣印”外,左旁有“預印空白”字樣。
  註釋:
  ①劉注:日期處除加蓋“香山縣分防澳門縣丞之關防”外,左傍有“預印空白”字樣。
  註釋:
  ①章注:梁廷柟《粵海關志·職官表》載,盛佳,乾隆五十六年十二月至五十七年六月(1791年12月25日至1792年8月17日)任粵海關監督。
  註釋:
  ①章注:韋指韋協中
  註釋:
  ①劉注:唩嚟哆,指理事官António Joaquim d'Oliveira Matos。
  註釋:
  ①劉注:類斯山治,原名Luís Sanches de Caceres,十八世紀初居澳葡商。
  ②章注:哥斯達,又作哥斯、戈什噠、戈什嗒或哥什嗒等,皆爲葡文Costa的音譯,意爲海岸。指印度西海岸葡萄牙殖民地果阿、第烏等地,明淸中國文獻又稱爲小西洋。
  註釋:
  ①劉注:唩嚟哆,指理事官Felix José Coimbra。
  ②章注:金指金毓奇。
  ③劉注:弗浪斜勞呢勞,原名Francisco Loureiro de Carvalho,1725年前後澳葡船主。
  註釋:
  ①章注:署守府,應指署香山協左營守備。
  註釋:
  ①劉注:年月處除加蓋“香山縣典史之鈐記”外,右傍有“預印空白”,左傍有“捕衙代印”字樣。
  註釋:
  ①章注:董指董敎增,祥指祥紹,蔣指蔣攸銛。
  ②章注:朱梅官等販賣鴉片一案,與澳門額船有關。詳見本書第241號《兩廣總督蔣攸銛等奏爲審擬朱梅官等勾串蕃人販賣鴉片案情及議訂查禁鴉片條規摺稿抄件》。
  ③章注:百指百齡,韓指韓崶,彭指彭昭麟。申應指申繼志,道光阮元《廣東通志》卷四五載其嘉慶十一年至十六年(1806-1811)任南海縣丞。任南海知縣應在十六年之後。
  註釋:
  ①章注:諭旨應指嘉慶二十年三月二十三日(1815年5月2日)上諭,亦由朱梅官等販賣鴉片一案而起。內稱:“蔣攸銛等奏,酌定查禁鴉片煙章程,請於西洋貨船到澳時,先行查驗,……等語。鴉片煙一項,流毒甚熾,多由夷船夾帶而來。嗣後西洋貨船至澳門時,自應按船查驗。”(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鴉片戰爭檔案史料》第一冊,頁18。)
  註釋:
  ①劉注:按Arquivos de Macau(《澳門檔案》),1969.11;1972.8所載,1821年議事會會議文錄,是年理事官係José Joaquim de Barros Junior。葡語Júnior,意爲小的,年幼的,此處之Barros應即其人。爲前理事官José Joaquim de Barros之子。
  東波原檔T1290(0111/C0614-30/Cx.03,R.12/1430)內容與本件相同,未錄。
  註釋:
  ①劉注:東波原檔T1292(1090/C0605-33/Cx.01,R.03/0292)和T1294(1076/C0605-019/Cx.01,R.03/0301)內容與本件相同,未錄。
  註釋:
  ①劉注:東波原檔T1305B與本件內容相同,未錄。
  註釋:
  ①劉注:唩嚟哆,指理事官João de Deus de Castro。
  註釋:
  ①劉注:Pereira全名Manuel Pereira,曾任1801、1804及1808等年澳門議事會理事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