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四)雜詩



澳門寓公詠

八首

  海壖僻區,市塵坌集,然瀏覽群籍,不乏寓賢。雖遺跡多湮,而流風可遡,爰考梗概,紀以短章,懷古茫茫。聊誌嚮往



咸陟遺堂莫可尋 宗風衰歇悵而今
山河悟徹微塵耳 但得安居便死心


  “但得安居便死心”,跡删和尚寓澳時句也。《番禺誌》“方顓愷,字趾,隆武時補諸生,平靖二王入廣州,督學使者檄諸生,不到試者以叛逆論。顓愷誓死不赴,削髮為僧,名光鷲字跡删,後易名成鷲,躬耕羅浮,母殁奔喪,饘粥苫塊,一遵儒禮,塟日負土築墳,痛哭而後别,俗僧笑之弗顧也。晚掩關大通寺。康熙元年壬寅,年八十六卒。著有《咸陟堂文集》十七卷,詩集十五卷,詩文續集三卷,《鹿湖近草》四卷,《楞嚴經直指》十卷,《金剛經直説》一卷,《道德經直説》二卷,註《莊子內篇》一卷,《鼎湖山誌》八卷。



北田高士記陳何 放廢佯狂自嘯歌
為訪遺臣遊海外 漫天風雨泣銅駝


  何絳,字不偕,順德人,布衣好讀書,淹通群籍。明亡乃自放廢,與同里陳恭尹為澳門之遊,復同渡銅鼓洋,訪逃避諸遺臣於海外。晚與兄衡及恭尹、陶璜、梁連隱跡北田,稱“北田五子”。見《順德誌》《廣東文獻》四集,《獨漉堂集》。
  按:何絳著有詩集《不去廬集》。



世亂紛然道釋儒 翁山痛哭淚將枯
雙灣孤客淒涼甚 未是鴟夷泛五湖


  屈大均有澳門詩五首,“釋名今種道名靈”,一見朱竹垞《明詩綜》。



畫苑人推吳墨井 生當明季是遺民
三巴小集分明在 祇惜圖縑付刼塵


  常熟吳墨井歷,生於崇禎間,畫名與惲草衣,見《琴川誌畫徵錄》,曾避地澳門,著有《三巴集》,刻《小石山房叢書》中,自言寓澳居三巴寺二層樓上,其詩畫題識亦多言澳中風景,而遍訪士夫家均無收藏其畫者,可慨矣。蔣光煦《東湖叢記》謂墨井晚年浮海至大西洋,蓋未知即澳門也。



吾宗白岸本清才 畫品詩心有别裁
箋杜成書都散佚 祇憑張印獲瓊瑰


  原注:末句指張汝霖、印光任。
  汪後來字白岸,番禺人,康熙間武舉人,工詩善畫,見阮通誌《廣東詩海》,所著《鹿岡集杜詩矩》已無傳本,惟澳門即事詩數首,採入《澳門紀畧》中。



晴霞萬頃水晶宮 詩句奚囊字字工
琴劍南來已增色 況論風節更誰同


  武進湯貞愍公,奉檄訪緝逸匪至澳門,有“花發水晶宮,晴霞萬頃紅”之句,見《琴隱園集》卷九。



竟向青洲訪故碑 斯人懷抱亦嶔奇
畫圖可得謝公筆 空自低徊耆舊詩


  道光間新會鍾鳳石孝廉(啟韶),有澳門雜詩十二首,自注云:“青洲山明天啟時閩賈寓此立廟,初問寺僧不知,讀碑始知之。”又有句云:“思憑謝公筆,圖畫貯行縢。”自注:“謝退谷偕行善畫。”按謝觀生字退谷,南海諸生,與兄澧甫、庶常、蘭生皆有畫名,湯貞愍亟稱之。



山堂造磚趙博士 道場拓碣馮龍官
百年寓公足懷想 閒披詩札蒐叢殘


  《楚庭耆舊遺詩前集》:“趙均字平垣,即阮文達公建學海堂,磚鐫趙博士監造者也,有自澳赴鐵城詩。”馮龍官負雋才,家貧事母孝,見《順德誌·嚴倫傳》,羅定有唐龍龕道場銘,初未發現,龍官、偕宜克中始訪得之,題名刻石其下,余在澳冷攤中購得龍官手札數行,有“匆匆自澳返岐”語,皆濠上寓賢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