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二十八年海關中外貿易統計年刊
(1939年·拱北關部分)
本年因中日戰事之故,拱北地方局勢仍欠安定,但對外進出貿易不特未至中斷,且較往年反見優勝。考諸海關統計,進口洋貨共値國幣二千六百六十萬元,以視上年之三百七十萬元,激增倍蓰;直接出口土貨價値亦自七百萬元,升爲二千十萬元。
主要進口洋貨之中,其較上年增加者,有魷魚自一萬七千二百二十六公斤,升爲三萬五千六百五十九公斤;麥粉由一萬三千三百六十一公擔,增爲十二萬一千七百六十三公擔;硫酸銨一千八百三十三公擔,進爲三萬七千四百八十八公擔;煤油自一百二十五萬七千四百四十七公升,進爲四百三十七萬三千八百五十三公斤;滑物油自一萬四千二百七十八公斤,進爲四十五萬七千二百二十九公升;石蠟所增尤巨,共達八千二百二十二公擔,回顧上年僅有二十八公擔。進口煤斤飛黃騰達,自二百八十一公噸,激增爲一萬四千七百五十四公噸。其較客歲減少者亦有之,如糠麩由八萬四千九百九十八公擔,跌爲七萬一千三百七十八公擔;斬方重木由五千十二立方公尺,退爲二百七十五立方公尺是也。
本年內地一帶,秩序杌陧。各種土貨向經由粵海、九龍兩關運往外洋者,兹多假道本埠運輸出口。計豬由上年之八萬一千六百八十七頭,增爲十萬六千二百九十頭。家禽由一百十一萬一千七百四十八隻,躍爲二百七十三萬五千三百七十五隻。鮮橘自二萬六十九公擔,進爲二萬六千七十三公擔。其他鮮果,上年僅九萬七千九百十公擔,本年增爲二十四萬九千三百九公擔。鮮菜蔬共爲四十八萬九千二百十二公擔,以視上年之十六萬八千七百一公擔激增三倍。木柴亦由四十一萬八千八百三十六公擔,升爲四十六萬一千八百十一公擔。而經由本埠出口之桂皮,共達五萬一千六百五十七公擔之鉅,是爲本年之特殊現象,尤堪注意者也。
本年早稻收獲甚豐,晚造如不因十月間人民紛紛逃避之故,致受影響,其收獲成績或可與之媲美。進口洋米共達二十二萬五百四十公擔,比上年增二十萬五千七十七公擔之多。
按普通行輪章程進出本埠之船隻,共一萬六千三百九十艘,合五十五萬五千三十八噸;上年則爲六千九百七艘,合五十七萬七千三百五十六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