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二十三年拱北口華洋貿易情形論略
(1897年)
竊查本口貿易情形,所有往來華船經過各廠裝載貨物價値,溯自光緒十三年開辦以來,當以本年爲最巨。除港、澳往來華船貨價共値關平銀三百九十萬三千三十五兩,毋庸核計外,共値關平銀一千三百十四萬三千七百七十四兩,較之推爲繁盛之光緒二十二年貨價共値關平銀一千二百五十九萬六千二百九十八兩,尤駕而上之。核計進口土貨價値加增關平銀六十八萬三千九百七十一兩,出口土貨價値亦增關平銀三十三萬三千一百八兩。
至進口洋貨,惟洋藥大有起色,共値關平銀十四萬三千二百七十四兩,其餘各貨不無驟減。即以洋米一項而論,上年價値則佔洋貨全數中之關平銀五十七萬六百十四兩,本年僅値關平銀九萬三千四百五十四兩。此或偶因安南、暹羅等處運至者鮮,然來源現仍未暢也。其洋布、疋頭、日本火柴等項均形減色,推原其故,未始不因西江新開通商所致。
查西江口岸自本年五月初五日開辦,其有妨於本口將來貿易者,可以預知,實爲本年情形之一大關鍵。緣往來貨物,向悉由華船搭運,今則改搭輪船,因而經過本關各華船生意勢將冷淡。澳商多恐此項貿易改歸省、港兩處獨擅其利,而本處市場未免相形見絀。其老於商務者,憶廿年前瓊州、北海二埠一經開爲通商口岸,澳門貿易即被牽動。蓋在昔未經通商,洋、土各貨俱用華渡不下四十艘,由該二埠往來。及至通商以後,華渡遲緩,不能與輪船爭衡,曾無幾時,已多帆檣息影,所有利權約十之五六歸於香港大埠,往日情形可引爲前車之鑒。從此澳埠或致江河日下,未可知也。按西江一帶,中有江門、甘竹二埠,實爲本口附近之市釐百貨萃銷之總匯,今竟爲輪船逕達之區,逐漸侵奪往來二埠華船之利。雖然,而迤西下四府沿海之區與及珠江下游河口等處土貨往來仍循故輒[轍],類多經過本關各廠,是澳門終不失爲華船懋遷之盛地。近新闢通商之途,貿易源流益復擴充,華商雖虧於彼而盈於此,固所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楡也。
試閱本關之進口洋貨、土貨以及出口土貨三冊,開列備極詳明,稍一寓目,不能不慮此商賈輻輳之區,其勢易爲密邇西江各埠所牽動。何則?如廣州府屬之順德、陳村、香山、石岐、斗門、新會、江門、新寧等八埠,肇慶府屬之肇城、鶴山、長沙等三埠,皆與西江一水相通,且與輪船逕達之各新口岸境界毗連,儻所有貿易,捨澳門總埠而就新開各總埠,亦意中事耳。然就本年觀之,詳核廣府全屬船隻噸數共五十二萬六千五百噸,而順德等八埠已佔四十萬五百噸;載貨價値統共關平銀九百萬兩,八埠又佔七百萬兩。肇府全屬船隻噸數統共八萬八千三百噸,而肇城等三埠已佔七萬九千三百噸;載貨價値統共關平銀一百五十三萬八千六百兩,三埠又佔一百十四萬五千六百兩。綜計經過本關各船,除港澳往來船隻外,本年共有七十餘萬噸;而廣、肇兩府所屬之十一埠,則有四十八萬餘噸,已居十之七矣。貿易全年貨價共價關平銀一千三百十四萬三千七百七十四兩,而十一埠則有八百十四萬五千六百兩,已居十之六二矣。
一 本關稅課
共徵銀四十六萬一千五百二十八兩,較上年多五萬一千二百二十六兩,計所有進出稅釐及臺炮經費無不加增。就洋藥稅釐一款,已增至二萬七千餘兩。惟米穀倉捐經費略見短絀,其故蓋因年內有七個月禁運米穀出口,是以收捐無多。計自本口開辦以來,徵稅最旺,厥有三年,本年亦鼎足之一也。
一 外洋貿易
進口貨物除原洋布加多二千疋外,其餘各項布疋無不略減。最甚者,莫如白洋布減少八千疋,色洋布減少二千疋。其日本疋頭向稱暢銷,乃本年手帕一項,幾至絕迹。即棉布亦少一千三百疋,祇面巾與毛布兩項較上年之數不甚懸殊。計面巾有一萬四千四百十一打,毛布有七千六百十四疋。印度棉紗減少三千四百餘擔。此項貨物近年進口之數僅得昔年三分之一,將來恐更不堪設想。毛羽類疋頭,哆囉呢略有起色,約多六百疋。小呢上年尙有八百八十疋,本年竟將杳然。其大槪情形,上年論略中業已論及。合觀兩論,即知年少一年之故,蓋本地居人不復購用此物也。就疋頭、棉紗、火柴三項而論,均形減少,尤以火柴爲最,本年進口其數不及上年之半。據順德來信言,此三項有輪船由香港駁運至甘竹等埠,內地商人現多就彼採辦。銅、鐵、鉛、錫之類,貿易如常,無須詳叙。至於雜貨各類,棉花約增五千擔。日本火柴上年有七十六萬四千五十三各羅斯,本年僅得三十九萬四千一百八十七各羅斯。減少之故,即如前論所云:蓋貿易之行將改途,已略於此肇端矣。
他如美國煤油,上年有二十萬八千二百七十加侖,本年驟增至三十五萬五千五百九十五加侖。蘇門答臘煤油上年有六萬八千六百七十五加侖,本年亦增至十萬四千四百七十加侖。此項貿易繼長增高,洵堪滿志,然較曩年八十萬加侖之數猶遠遜焉。查蘇門答臘煤油行銷於市,於今三年,現仍暢銷不滯,居然於美油而外自樹一幟矣。
出口土貨,赤糖一項上年有八萬四千二百八十九擔,本年增至十二萬二千九百四十七擔,悉從下四府陽江、暗舖等處源源而來。聞是年蔗造甚佳,秋間更爲豐茂,因日本銷場未能如願,故運糖來澳,售價頗低。春季每擔價銀二兩八錢,秋季祇售一兩八錢而已。麻上年一千六百七十三擔,本年增至三千五百九十五擔。八角、桂葉等油,上年四百二十七擔,本年增至一千三十八擔。扇、蓆、瓷器、紙料、煙、酒等貨,本年初列於出口貨冊,一似見所未見,緣往年未嘗開列也。紅茶上年二萬五千五百七擔,本年二萬五千五百七十七擔,無甚出入。其運往英國者,漸形退縮。惟往德國及歐洲各處者爲數尙多,間亦有往南阿美利加並阿非利加洲者,因匯水相宜,彼此交易,無虞折閱。但中國茶務日就衰頽,其勢難以復振。因印度與西冷之茶斗捷角勝,華茶漸被屏絕也。絲亦日見減少,本年出口之數不及上年。聞順德產絲之區所出甚多,預爲裝就,以便搭船轉運孟買埠銷售。又聞澳門繅絲局日用婦女操作不下五百餘人,年內頗稱獲利。此外,零星各貨均屬略有起色。總之本年貿易,雖附近各處稍有颱風之災,除瓊州府屬曁迤西沿海一帶,於八月間被災較重不計外,其餘無不愜意。
復出口之貨,無。
一 沿海貿易
原出口之貨,毋庸詳論。
復出口之貨,無。
復進口之貨,最關緊要者,則有鹹魚,上年二十三萬七千二百六十擔,本年增至二十四萬五千八百六十一擔。然漁商奢願難償,據云多有去而之他者。向來漁船計有七百隻,今則實存四百三十隻,業漁人數約祇五千名。蓋謂澳地鹽價昂貴,群以香港爲利藪也。花生油亦最要之一端,本年出口之數頓形銳減,因下四府於八月間風水爲災,花生大受摧殘,是以香港運來之油上年七萬九千三百六十一擔,本年竟增至十一萬一千三百五十擔之多。
一 內地稅則
洋貨入內地,無。
土貨出內地,無。
一 船隻
查本年出入內地華船共一萬四千三百七十五隻,載重六十九萬九千三百五十三噸;較上年船數少一千七百三十四隻,噸數少二十萬六百七十九噸。其往來外洋各口之華船(多係往來香港)共一千五百四隻,載重十九萬六百七十六噸,幾與上年之數相埒。統計兩項船數,共一萬五千八百七十九隻,載重八十九萬二十九噸,較上年不無稍遜。
一 旅客
本年入內地者共十二萬一千四十八名,較上年多九百八十八名;出內地者十二萬四百三十六名,較上年少一千六十名。
一 金銀出入本口,無。
一 藥土
查洋藥進口本年共二千一百二十擔,遠過於上年一千八百六十五擔之數。計自十年以來,惟除光緒二十年有二千一百七十五擔較爲差勝外,實以本年爲最多。分而計之,運往香山者一百三十擔,石岐二百六十擔,江門三百六十二擔,新寧三百二十五擔,長沙三百八十六擔,合共一千四百六十三擔,已居進口全數三分之二。餘除高州府屬之水東外,各處均無大減。綜觀歷年所銷數目與分銷地方,此項貿易確屬穩固,且遞加焉。或慮及本地土藥攙奪,或輕信新加坡私藥充斥,然究無礙也。
土藥本年過廠,祇有川土少許,計重八斤。悉心詢訪,附近所產土藥甚屬寥寥,刈獲若干即就地銷用,並未運往他處,頗難得其實數。然以現所聞者計之,香山縣屬栽種罌粟之區約止二百畝,每年每畝收取由三斤至二十斤不等,通計年中所得六擔至二十擔而已。於以知洋藥行銷無遠弗屆,更可見粵東本處人民不喜購用土藥也。
一 雜論
本關界內,本年新設兩廠:一橫門,設於黃連江口;一網洲,設於磨刀門附近孔道。二處載在章程,爲往來香港、西江各口岸船隻經由之路。網洲廠係一小島,在馬溜洲之西,恰當磨刀門海道之冲。定章:所有船隻進出西江,均須在此領繳入江准單。本以行駛西江輪船大小不一,而馬溜洲一帶水道又復淤淺,儻有巨輪,必繞赴該廠,始爲便利。現經查悉西江上下,水亦非深,往來僅有淺水小輪,若仍令駛赴該廠,反多枝節,是以均今就馬溜洲廠領繳准單,以省周折。計自西江新開口岸以來,七個月內輪船入內地者二百五十八隻,出內地者亦如其數,統共五百十六隻。內有二百九十二隻取道磨刀門,二百二十四隻取道橫門。當十一月間,各輪幾盡由橫門一路。緣從是處往來江門,雖較磨刀門略覺遠,惟東北風時令甚爲合宜也。
又:本年澳門外港到有商輪十隻,往新金山者五隻,往舊金山者五隻。
再:查本年進口貨價實値關平銀七百二十四萬九千四百六十兩,出口貨價實値關平銀五百八十九萬四千三百十四兩,合併聲明。
光緒二十四年正月二十五日
三品銜拱北關税務司帛黎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