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傳意工作者的培訓

鄭煒明*

  1999年澳門將回歸中國,隨即會踏入21世紀,在這個後過渡時期和緊隨而來的越加現代化和多元化的訊息年代裡,傳意工作者的角色必然會顯得越來越重要。
  傳意工作者應該包括下列幾個領域:
  1.新聞工作從業員
  2.書籍、報刊和各類印刷品的編輯工作者
  3.電子傳媒工作者
  4.廣告宣傳從業員
  5.公共關係工作從業員
  6.翻譯工作從業員
上述6個領域,祇不過是傳意工作大致可以劃分出來的其中幾個較大的範圍而已。從任何一個角度看,這些工作範圍都應該是一些強調專業性至上的行業。不過在澳門,上述幾個行業在掌握專業水準方面,目前還不能說我們已能滿足時代和社會的實際需要。最近澳門有一項數據公佈:直至1994年爲止,澳門的大學畢業或以上學歷的人佔總人口的比率不過是0.4%,中學畢業或以上學歷的人佔總人口的比率是7%;跟鄰近地區比較,可以反映我們在各方面的人才都比較少,特別在專業人才方面恐怕會更加落後於時代發展的速度。澳門當然有很出色的傳意工作者,但整體水平相信仍然有待提高。目前,在我們的傳意工作機構裡,大部分的從業人員最使人滿意和有信心的條件是他們對工作的熱誠和極爲豐富的工作經驗,但在這個越來越追求高專業水準和專業效率的時代裡,僅有熱誠和經驗是不夠的;對傳意工作者來說,熱誠和經驗祇不過是其中兩個必須的條件,但絕不是條件的全部。因此,專業的學術訓練是必要的。
  過往,澳門的傳意工作者祇有少數是曾經受過專業的學術性訓練的,他們大多數是中國大陸、台灣和香港各大學或專上院校新聞系、傳播學系(或傳理學系)的畢業生。直至1991年,澳門大學的中文系和英語專業課程才開始爲澳門未來的傳意事業培養人才。澳大中文系開辦了一個名爲應用中文與中文傳意學士學位課程,而澳大的英語專業課程亦在同一時間開辦了一個名爲英語傳意學士學位課程,在1995年的秋季,將會有第一批的畢業生進入本澳傳意事業的各個機構服務。
  在培訓本澳傳意工作者方面,累積了這幾年的設計課程和敎學的經驗之後,我們有以下的看法:
  1.傳意學在學術上的基礎還是在語文應用能力方面的訓練。語文能力越高的從業員,其工作的表現必然會較佳。目前,整個社會都在投訴我們的年靑一代,說他們的語文能力普遍地急劇下降,特別在寫的方面,因此澳大中文系在培訓傳意人才時,首先就強調中文的應用能力,課程的其中一個重點就在於使學員能掌握各類型中文寫作技巧,從而提高他們應用中文的能力,學員需接受“應用文寫作”、“新聞寫作”、“法律與公共事務中文”、“商業中文”、“銀行中文”、“廣告寫作”、“劇本寫作”等等強調實用性的中文寫作課程的訓練;當然,中文口語傳播能力的訓練,亦會獲得合理的重視。基於我們對澳門的認識,澳門的官方語文爲中、葡文,而澳門各大傳意機構使用的語文亦爲中、葡文,因此,澳大中文系在訓練學生時強調中文的實用寫作,相信是符合現實和未來的需要的。總之,澳門未來的傳意工作者,語文的應用能力一關是首先要通過的。
  2.要立足澳門。目前,我們許多傳意工作者和正在受訓的未來從業員,對澳門的各個方面認識並不足夠。傳意事業是要立足於現實的,一位優秀的傳意工作者必須對他所處的社會有深度的認識。但目前澳門大學開辦有關澳門歷史、文化、經濟、政治、社會等各方面的課程,都遠遠未符需要,這方面是有待補充的。
  3.1999年澳門會回歸中國,下個世紀澳門的傳意實務自然地會以中國爲最重要的主題。因此,認識中國和中國文化是完全有必要的。在澳大中文系的傳意課程裡,就相當強調中國文化方面的訓練。
  過去,我們的傳意工作者所接受的訓練,大都側重於技術性的訓練,在語文能力、認識澳門和認識中國文化三方面的基礎都比較弱;讀新聞系或傳理學系畢業的從業員,未必個個在上述三個方面都能過關。時至今日,新一代高中畢業生在上述三方面的水準更是每况愈下,因此我們在培訓未來傳意工作者時,不能亦不應盲目地假設他們的語文表達能力、文化和社會的認知程度都已合格,在這幾個方面,我們必須從頭做起。
  最後要一提的是傳意工作者的專業精神的培養問題。澳門的傳意工作者,大多數都有良好的操守,敬業樂業,但由於許多從業員所強調的是經驗和傳統的處理方法,不排除在關鍵時候因爲理論的修養不夠而在無意中做出了追不上時代步伐的錯誤決定,從而使廣大的市民質疑他們的專業精神。在訓練新一代的傳意工作者時,對傳意學的各種理論,特別是有關傳意道德和價値取向方面的理論,應該加以合理的重視,當然,涉及到傳意事業的法律問題,更是必須敎授的。
  未來的時代是個更加複雜多元的時代,而傳意學又是一門頗新的綜合性社會及人文科學,新一代的傳意工作者必須做好準備,因此,一個不斷改良的訓練課程會是最重要的。

附錄:筆者建議的傳意學學士學位課程設計



1.語文訓練
   a.普通話*(6學分)
   b.英文*(6學分)
   C.葡文(6學分)
   d.講話技巧(3學分)
   e.大學中文*(6學分)       共27學分

2.語言學
   a.現代漢語*(6學分)
   b.語言學專題*(3學分)        9學分

3.翻譯
   a.中英文翻譯實務(6學分)
   b.口語傳譯(6學分)

4.中國文化
   a.中國文學史*(6學分)
   b.現當代中文文學作品選讀*(6學分)
   c.中國通史*(包括近代、現代和當代)(9學分)
   d.中國思想史*(3學分)
   e.中國文化史*(3學分)       共27學分

5.西方文化與葡國文化
   a.西方文化槪論(3學分)
   b.葡萄牙文化槪論(3學分)            共6學分
6.中文寫作訓練
   a.應用文寫作*(3學分)
   b.新聞寫作*(3學分)
   c.宣傳寫作*(3學分)
   d.法律與公共事務中文*(3學分)
   e.商業中文*(3學分)
   f.劇本寫作*(3學分)       共18學分

7.傳意技術的訓練
   a.中、英文電腦操作*(3學分)
   b.電子傳媒技術(3學分)
   c.新聞採訪學(3學分)
   d.資訊管理學(3學分)
   e.編輯實務*(3學分)
   f.公關實務(3學分)             共18學分

8.傳意理論的訓練
   a.傳意學導論*(6學分)
   b.傳意理論(6學分)
   e.傳意道德(3學分)
   d.大衆傳播理論(包括新聞、電子傳媒與廣告業等等的大
衆傳播理論)(6學分)
   e.大陸、台灣、香港、澳門、葡萄牙與英美等地傳意法規的
比較(3學分)
   f.社會調查技巧(3學分)           共27學分

9.澳門知識
   a.澳門歷史(3學分)
   b.澳門文化(3學分)
   c.澳門的政制與經濟(6學分)
   d.澳門社會(3學分)
   e.澳門法律(包括基本法)(3學分)   共18學分

10.輔助學科
   a.心理學(3學分)
   b.社會學(3學分)
   c.行政管理學(3學分)
   d.邏輯學(3學分)           共12學分

11.實習*(畢業前必須曾經實習兩個月或以上,並獲僱主推
薦合格,始算完成學習,但不計學分)
                     總共174學分


   * 澳門大學講師。
   注:有*者爲澳大中文系應用中文與中文傳意學士學位課程已包括的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