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老人福利服務
葉炳權*
引言
隨着人口增加,家庭功能轉變,部份老人失去照顧,再者,社會的進步,醫療科技的發達,使老人的壽命延長。因此,產生多方面之老人問題,引起各界人仕關注。最初社會工作司對解決老人問題,以經濟援助爲主,但是,爲了更有效去處理和改善老人的問題,社工司於1990年成立專責小組——老人輔助機構組,就着老人多方面的需要,提供有關方面的援助及服務。總括來說,本澳的老人福利有經濟援助,機構服務及由1997年度開始推行的頤老咭等方面。
經濟援助
對老人提供的經濟援助主要由社會工作司及社會保障基金所提供。有下列幾種。
1.老人援助金;
2.退休公務員及其遺孀之援助金;
3.補充援助金;
4.殮葬援助金;
5.養老金;
6.社會救濟金。
前述第一至四項援助金由社工司發放,而最後兩項則由社會保障基金提供。1996年度發放了超過6000多萬元的援助金。受惠人數超過7000人以上。有關上述援助金申請資格及條件情況簡述如下:
1.老人援助金
此類援助金係發放給年滿65歲以上,在澳門連續居住滿五年但少於七年,持有澳門身份證明文件但沒有資格成爲社會保障基金,或社會工作司其他救濟金受助者的人。
老人援助金的申請者,必須接受社工的家訪和調查,以便對申請者及其家庭作出經濟評估。
在考慮發放救濟金的同時,申請者的收入以及其同住家人的收入都被列入考慮的條件之內。
由社會工作司所發放的老人援助金,每人每月最高金額爲MOP$1,000.00。
2.退休公務員及其遺孀/伴的援助金
領取資格:
(1)退休公務員援助金是給予由於無工作能力或因年老而離職,且無領取任何本地區財政預算的退休金的人士。
(2)此援助金是發給具有上項條件的公務員的在生配偶。
發放金額如下:
a.退休公務員援助金每月爲 MOP$1,370.00
b.退休公務員遺孀/伴援助金每月爲 MOP$1,000.00
3.補充援助金
此援助金是補充發放給持有澳門社會保障基金(F.S.S.)的老人救濟金的受益人,若此受益人仍不能滿足其基本需要,便可同時申請補充援助金,申請者需經社會工作司的社工家訪後,按其經濟狀况而發放,金額最高爲每月 MOP$400.00
4.殮葬援助金
領取資格:
(1)殮葬援助金是發放給負責死者殮葬事宜的人士。
(2)若負責殮葬事宜的人士爲死者家屬,此援助金的發放要經過社工家訪後而決定。
(3)若死者或負責殮葬事宜的人士爲社會工作司的受益人。
(4)領取此援助金時需呈交:
a.死亡證;
b.有關負擔的證明單據。
(5)殮葬援助金的金額是相等於死者在政府醫院死亡時所需支付的殮葬費用,金額發放最高爲 MOP$800.00。
5.養老金
養老金主要發放給年滿65歲以上的老人,他們需在澳門常居最少七年並且已向社會保障基金供款最少60個月。現時,保障基金向每位合資格的老人家發給的養老金爲每月澳門 MOP$1,000.00。
6.社會救濟金
此救濟金主要發放給年滿65歲或以上,在澳門居住滿七年,但沒有供款或供款不足60個月而又缺乏生活淶源以滿足基本需要的居民。此類救濟金的申請者必須接受社工的家訪和調查,以便對其經濟狀况作出評估。老人救濟金的金額爲 MOP$1,000.00。
機構服務
老人除了獲得金錢上的經濟援助外,也接受了由政府及其他的社會志願團體及慈善社團所提供的服務如院舍、老人中心、宿舍、膳食、家務助理服務等等。事實上、大部分的老人服務的前線工作大都由私人社團所擔任,而政府則向其提供財政及技術方面的援助,並在老人政策及方向上擔任指導者的角色,協調各機構在老人服務上的提供,1996年社工司在這方面的支出約達1800萬元。較重要的機構服務,有下列數種。
1.耆康中心
耆康中心爲55歲或以上會員提供娛樂活動,以發展其潛能及豐富晚年生活,以致老有所爲,老有所學及老有所樂。
社工司僅有筷子基及馬場耆康中心二所,財政及監管工作由該司負責。可吸納會員共180人,月費五元。
一般情況下,耆康中心的管理工作除了主要的中心主任外,大部分的耆康中心都很注重義工培訓來推展小組活動。義工可分爲靑年義工組及會員義工組。靑年義工帶領小組活動,內容包括語有講故事,猜謎語、讀新聞、唱歌、氣功靜坐、書法、繪畫、娛樂與資訊並重。於大型慶祝節日的活動上,靑年義工會擔任司儀及籌備工作。而老人義工是中心活動推動者,日常活動均由他們負責,例如帶領健康組、茶點分配及淸潔工作。還有,他們兼負採訪工作,對象主要爲患病的會員或一些獨居老人。
目前受政府資助的私人團體興辦的耆康中心共有19間。這些中心分布佈於澳門、氹仔及路環,受服務人數約3500人左右。中心如需進行工程維修、添置器材或舉辦慶祝活動時,如遇有財政之困難,都會向社工司申請資助。而有關的臨時性援助及每月定額援助,機構均需向社工司作出詳細的報告,以作監督。
2.老人日間中心
老人日間中心爲多元化服務中心,向55歲或以上會員提供像耆康中心一樣的文娛康樂活動之外,亦提高膳食、剪髮、淋浴、洗衣及家務助理等服務。目的是使長者能於自己熟識的社區與家人共同生活,而不需入住老人院舍。
目前社工司共向七間由民間團體所興辦的老人日間中心提供了財政及技術的援助,受惠者約1600人左右。
3.老人院舍
目前,受社工司資助的老人院舍共有8間,住院的老人約爲700人。而於路環九澳村的九澳老人院隸屬社工司管理。此老人院舍起初爲一所收容痲瘋病人的院舍。當痲瘋病人得以控制以後,各院友亦隨年月長老,故於1986年改名爲九澳老人院。現有院友29人,15人爲男性和14人爲女性,年齡介乎48至89。其他七間院舍中,二間爲男性和五間爲女性。
老人院舍設立之目的是爲一些沒有家人照顧或家人無能力或無閒照顧的長者提供適當的住宿服務及康樂性、發展性活動。
1995年5月10日,由社工司、衛生司和明愛合辦的特別護理病房正式開展服務,設立於氹仔嘉模老人院內,爲需要特別照顧,或需隔離的嚴重病患者或傳染病人提供全日二十四小時的醫療服務,房內設有九張床位,六位護士以二十四小時輪班制爲病患者提供全面之護理照顧,服務對象必須爲55歲以上之男性長者,及申請者必須經由負責醫生批核。申請者可由醫院轉介或個別自行申請。社工司資助其每月的日常開支和購置物料、器材以及醫管運作。
而1997年政府計劃籌備多一所老人院舍,在裝添設備後,交予私人社團管理。
4.老人宿舍
1995年5月,位於北區的兩座老人宿舍正式開幕,爲獨居老人提供適當的居所,宿舍內的長者多數是木屋居民,因環境惡劣及缺乏照顧,由房屋司的社工評核後,安排入住此宿舍藉以得到更好的環境及照顧。兩座老人宿舍的入院申請均需經由房屋司批轄,而運作則分別由澳門明愛和街坊總會負責,而社工司則向上述兩機構提供每月的定期資助,購物、活動的資助及技術援助。
宿舍爲兩座五層高之樓房,共有一百三十三個單位,可供單身老人或夫婦使用。而每單位的租金視乎個別的經濟情况而定。
單位內裝有防火灑水系統。每座亦設有老人中心,向該座居民提供文娛康樂活動。另外,亦設有膳食及洗衣服。費用非常便宜。
每位長者均有一個可隨身攜帶的“救命鐘”當遇到意外、或危急的事情,按下按鈕,門外的警鐘便會發出鳴聲,以及中心內的工作人員可透過電腦得知哪一個單位發生意外,需要援手,此系統二十四小時有工作人員看管,確保長者能第一時間得以援助。
而兩幢老人宿舍內,均設有老人日間中心,由前述兩個私人服務社團分別管理,向宿舍內之老人提供文娛康樂及多元化老人服務。
據政府1997年計劃,1997年將會增添多一幢老人宿舍,以使更多貧困單身老人或夫婦受惠。
5.家務助理
世界人口的老化,困擾着各國,人口老化帶來的老年人問題也使人們大爲關注,而本澳也不例外,安老院的不足,使輪候期太長,導致長者得不到適當的照顧而逝世的個案,屢見不鮮。爲此,澳門社會工作司於1993年7月推行一項家務助理計劃,使一些缺乏自我照顧能力的長者,在熟悉的社區中得到適當的照顧,始此也舒緩了老人入住安老院的緊張需求。
自1993年7月,社會工作司就協助民間三大機構之日間中心去執行家務助理,此三間中心就是靑洲明愛老人中心,工聯總會的望廈老人中心及街坊總會的海傍老人中心,各間日間中心的設計都有實行家務助理服務的條件,如有廚房,洗衣房,理髮室及浴室等。在人力資源方面,有社工,司機,廚師及曾經接受專業掊訓的家務助理員。在經濟方面,社工司也定期給予津貼,技術培訓及物料資助。
家務助理服務是一項支援性的工作,且非常重視社區的照顧和發揚鄰舍互助精神,使受助者隨時得到支持和援助,使受助者能在熟悉的社區環境中要安享晚年。
家務助理服務內容有送膳,購物,家居淸潔,護送,洗衣,個人衛生(包括洗澡,剪髮,剃鬚)個人輔導等,社工也定時探訪受助者,若受助者行動不便,衛生中心的醫務人員會到受助者家中診症。
家務助理服務對象多以獨居老人爲主,後來也擴展爲一些精神病復康者及弱智人仕服務。爲加深市民對家務助理的認識,1996年6月18日,社工司,衛生中心及三大機構聯合舉辦了家務助理推廣日,效果頗佳,求助者也相繼增加了。1996年各日間中心也分別向附近的老人中心進行家務助理推動活動,是爲加強市民對家務助理的認識。於1996年10月,離島氹仔明愛中心也開拓了家務助理服務,使海島市民也得到社區的關懷和照顧。
申請服務的途徑除了向社會工作司各分區辦事處外也可向日間老人中心申請或查詢。
頤老咭計劃
爲發揚敬老愛老的優良社會風氣、尊重曾爲社會繁榮貢獻出大半生的長者,主辦機構澳門社會工作司連同七個協辦機構:澳門愛老權利會、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澳門工會聯合總會、澳門婦女聯合會、澳門歸僑總會、澳門明愛、澳門中華總商會推出頤老咭計劃,使長者在生活上眞正得到更多的好處。
頤老咭計劃是對本澳65歲以上,持有澳門居民身份證的居民發給優惠咭,持咭者可享用政府部門、公共機構和其他願意參與的商號所提供的優惠,折扣優惠由最高的四折至最低的九五折不等。現參與優惠咭計劃的有近百商號,包括工藝傢俬、運動用品、銀行、理髮、時裝店、鞋店、茶葉、參茸藥材、診所、醫生、政府部門、醫療器材、學校、花店、照片冲印、文具店、眼鏡公司、珠寶鐘錶、百貨、食肆、保險、超級市場及公共交通等。而目前仍有商號有意參與,現正聯絡中,所以日後將有更多參與單位,屆時,優惠範圍會更加廣闊。
頤老咭沒有使用期限,亦不設申請截止日期,亦不需繳交費用,申請人祇要攜帶所需文件便可前往澳門社會工作司屬下五個分區辦事處申請,發咭時,隨咭附送有關說明商號優惠內容、地址、電話等指引小冊子了申請人,讓申請人參考。
頤老咭計劃使本澳老人福利工作更進一步的完善、由於受專範圍廣泛,使每一位長者都可得到受惠。當然在推行的初期,參加的商號機構有限,給予的優惠總括來說也不十分大,但是這計劃確實也喚起了社會大衆對老人福利工作的關注,也使社會及大衆能共同參與社會福利工作。
在計劃推出的三個月內,共有約11,000多人申請了頤老咭。
結語
除了上述各項援助金及服務外,貧困之老人亦可向社工司申請免費膳食供應,而按澳門法例規定,凡本澳居民年滿65歲以上,則可享有政府醫院之免費醫療福利服務,除此外,在政府及私人服務團體的努力下,老人服務及活動趨向多元化及非常豐富,諸如老人卡拉 OK 比賽、郊遊、書畫展、爲獨居老人服務賣旗籌款、耆英手工藝展、敬老日等活動,都在於推廣老人福利的服務和引發社會大衆對老人的關心和尊敬外,並且啓發老人自己發展自己的能力,服務社會。
並爲拓寬老人服務的視野,政府亦曾主辦或與其他機構舉辦老年護理學的課程,院舍及中心的工作人員培訓班、講座、同時亦曾舉辦亞洲地區的國際老人硏究會,資助目政府的老人服務組織出席國際老人服務硏討會等。
總而言之,本澳在老人方面的服務質素方面,在亞洲區排在前列位置。當然對於本澳老人津貼金額的提高,在社會上仍有很大的爭論。無論如何,期望未來在政府與私人團體的合作下,本澳老人服務能獲一得更進一步的發展。
* 澳門社會工作司副司長(本文作者及澳門社會工作司老人輔助機構組共同執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