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輯:前過渡期



澳門草委名單

  九月五日,第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名單。成員如下:
    主任委員:姬鵬飛
    副主任委員:胡繩 王漢斌 馬萬祺 何鴻燊 雷潔瓊
          錢偉長 何厚鏵 薛壽生 李後 周鼎
    秘 書 長:魯 平
    副秘 書 長:諸 樺  胡厚誠
    委員:
    一、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的有關部門負責人
      姬鵬飛(國務院港澳辦公室主任)
      王漢斌(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項淳一(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周南(外交部副部長)
      郭豐民(外交部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
      康冀民(外交部港澳事務辦公室副主任、中葡聯合聯絡小組
          中方組長)
      李後(國務院港澳辦公室副主任)
      魯平(國務院港澳辦公室副主任)
      諸樺(國務院港澳辦公室司長)
      李裕民(中國銀行副行長)
      周小川(對外經濟貿易部部長助理)
      武連元(中共中央統戰部副部長)
      李鐘英(中共中央外事小組副秘書長)
      孫琬鐘(國務院法制局局長)
      周鼎(新華社澳門分社社長)
      柯正平(新華社澳門分社顧問)
      胡厚誠(新華社澳門分社副社長)
    二、國內知名人士:
      雷潔瓊(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胡繩(全國政協副主席)
      錢偉長(全國政協副主席)
      彭清源(民革中央副主席)
      萬國權(民建中央副主席)
      經叔平(全國工商聯副秘書長)
    三、法律專家:
      邵天任(外交部法律顧問)
      蕭蔚雲(北京大學法律系敎授)
      吳建璠(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敎授)
      王叔文(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所長)
      許崇德(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敎授)
      勇龍桂(港澳研究所名譽所長)
    四、澳門工商界:
      馬萬祺(澳門中華總商會會長)
      崔德祺(澳門建築置業商會會長)
      何鴻燊(澳門旅遊娛樂公司總經理)
      曹其眞(澳門紡織品有限公司總經理)
      吳榮恪(澳門出口商會會長)
    五、澳門金融界:
      何厚鏵(澳門銀行公會理事長)
    六、澳門法律界:
      宋玉生(澳門立法會主席、大律師,土生葡人)
    七、澳門敎育界:
      薛壽生(澳門東亞大學校長)
      畢漪汶(澳門中華敎育會理事長)
    八、澳門專業界
      廖澤雲(澳門管理專業協會會長)
      陳炳華(執業建築師)
    九、澳門新聞界:
      趙汝能(澳門《華僑報》社長)
      李成俊(澳門《澳門日報》社長)
      黃漢強(澳門社會科學學會會長,澳門《華僑報》副總編輯)
    十、澳門宗敎界:
      林家駿(天主敎澳門敎區助理主敎)
    十一、澳門醫學界:
      饒不辱(澳門中華醫學會理事長)
    十二、澳門勞工、社團界:
      劉焯華(澳門工聯總會副理事長)
      李康(澳門街坊總會副理事長)
    十三、其他:
      黎祖智(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主席,土生葡人)
  澳門人一向愛將自己與香港人相比,也不時發出“大香港、小澳門”的慨嘆,埋怨北京不關心澳門。但這次在安排澳門草委會名單上,北京卻是以事實回答了澳門人的疑慮。雖然,澳門草委會的四十八個名額,是比香港草委會的五十八個少了十人,但若將澳門的五十萬人口與香港的近六百萬人口相比,澳門草委會成員的人口比例便比香港高得多了。而在本地區草委委員佔草委總人數比例方面,香港和澳門分別是百分之四十左右,這是相同的。
  在澳門基本法草委會的國內委員裡面,有不少也是香港基本法草委會的委員,計有姬鵬飛、王漢斌、項淳一、周南、李後、魯平、李裕民、雷潔瓊、胡繩、錢偉長、邵天任、蕭蔚雲、吳建璠、王叔文、許崇德、勇龍桂等十六人,佔內地委員的百分之六十一點五,應該是經驗豐富,而且仍由姬鵬飛掛帥爲主任,更加上澳門基本法草委會國內成員的邵天任、蕭蔚雲、吳建璠、王叔文、許崇德、勇龍桂等六位法律專家,亦都是香港基本法草委會國內委員中的法律專家,是香港基本法起草工作的實際執筆者,相信對於澳門基本法的起草,是駕輕就熟,且對澳門基本法草委會成員的法律及專業質素,較有保障。
  澳門草委會國內委員名額的分配安排,基本上是與香港草委會的做法一樣,就是分配到國務院港澳辦公室、全國人大法制委員會、外交部、外交部港澳事務辦公室、中國銀行、對外經濟貿易部、中共中央統戰部、中共中央外事小組、國務院法制局、新華社澳門分社,以及幾個主要的民主黨派,故此,有部份香港草委會的委員,也就自然成了澳門草委會的成員。但由於個別單位有人事變動,或是對香港或澳門工作的特定對象有所不同,也有的香港草委會成員並不兼任澳門草委會成員,最明顯的就是港澳辦公室中主管澳門事務的三司司長諸樺,代替了主管香港事務的一司司長鄭偉榮,以及外交部港澳事務辦公室負責人中,主管澳門事務的康冀民,代替了主管香港事務的柯在鑠。但可惜,後來接替陳欣出任中共中央統戰部秘書長的胡德平(胡耀邦公子),並未能像陳欣出任香港草委會委員那樣,出任澳門草委會的委員,而是由統戰部副部長武連元出任了此職務。此外,國務院僑務辦公室主任廖暉,在香港草委會是榜上有名的,在澳門草委會中卻未包括進去,可能是考慮到港澳居民不是“僑胞”,當初安排僑務辦公室的名額便有所欠妥,在分配澳門草委會委員名額時便予以取消了。
  在澳門草委會的澳門委員中,也有一人是具有雙重身份的,他就是何鴻燊,他亦是香港基本法諮委會的委員。不過,這次他在澳門不但榮升爲草委會的委員,更進一步升爲副主任,這可能是與他的事業主要在澳門,且其經營的博彩事業對澳門政府的稅收較爲重要有關。同樣,他和霍英東一樣,都是先後出席了中英協議簽署儀式和中葡協議簽署儀式的,同時在香港和澳門都有其社會地位,此乃他人所難以相比的。
  澳門草委會的副主任委員,屬於澳門居民的有馬萬祺、何鴻燊、何厚鏵、薛壽生等四人,名額與香港一樣。按照香港模式,澳門新華社也有人分別擔任了副主任委員和副秘書長,結構基本一樣。而澳門草委會澳門委員各界名額的分配和安排,亦大致上與香港一樣,只不過由於澳門的特殊環境,也有所不同。譬如,香港法律界有四人,而澳門就只有宋玉生一人,這是由於澳門的華裔及本土律師不多之故。澳門有一個“界別”是香港所沒有的,這就是“其他”,黎祖智名列其內,這個“其他”界別顯然是專爲土生葡人而設的。有人認爲,有關當局在土生葡人挑選了宋玉生、黎祖智兩人出任草委,除體現了“要照顧土生葡人利益”這一點之外,恐怕還有另一層含意,就是在土生葡人兩大主要政治派別中,來個“一碗水端平”。
  在澳門草委會的澳門委員中,有宋玉生、馬萬祺、崔德祺、吳榮恪、曹其眞、劉焯華等六人是澳門立法會的議員,看來在新的一屆立法會中他們獲得連任的機會甚高(但可能崔德祺會不再戀棧立法會的席位),而何厚鏵、李康亦有可能會成爲新一屆立法會的議員。如果是,則澳門草委會就將有八位立法會議員,這比香港草委會只有四人是立法局議員,在比例上是高得多了。
  從澳門委員的名額分配來看,似乎是以“派餅仔”的方式行事,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名額分配基本上是比較公平的,但並非是絕對合理。譬如,香港有佛敎界的代表,澳門就沒有,澳門存在着“沙紙契”的問題,但在草委會中沒有離島的代表。一些界別也沒能委派該界別或特定社團中質素最好的人士出任,而是分給特定社團的主要負責人。尤其令澳門廠商最不滿的是,草委會中沒有廠商會的代表。
  原來,在澳門社會的“論資排座”傳統中,所謂“五大工商團體”就是中華總商會、廠商會、出口商會、毛紡毛織廠商會及建築置業商會。一九八二年五工商團體與澳府談判無證勞工合法化時,推出的就是這個陣容;一九八四年第三屆澳門立法會選舉時,參加間接選舉中經濟利益團體五個議員名額競選的,也是只有一份由這五個社團各擁一人的候選名單,而自然當選。如今,澳門草委會的“澳門工商界”也有五個名額,其他四個社團都有人被委任,只是廠商會無人,其“應得名額”被澳門旅遊娛樂公司所取代,廠商會個別負責人當然是滿肚牢騷。甚至有人認爲,這是一九八五年魯平“澳門沒有甚麼工業”事件的“第二版本”。
  他們聯想起一九八五年七月間,魯平曾說過“大家都看到澳門現在本身沒有甚麼工業,它主要就是靠賭博,沒有賭博時澳門就生存不下去了”,想不到整整三年之後,在安排澳門草委會的成員時,偏偏又是只有娛樂公司的代表而沒有廠商會的代表,而恰恰魯平又擔任了澳門草委會的秘書長,廠商們就很自然地將相隔了三年的事情聯繫到一起,把怨氣都發泄到魯平身上去了。他們指出,出口工業是澳門三大經濟支柱中的第一支柱,工業產值佔澳門區內生產總值接近四成。而澳門今後的十一年及其後的五十年,經濟發展方向,也是應以優先發展工業爲主,不能過份依賴博彩娛樂及其他消費行業。在此情况下,澳門工業及其發展的地位舉足輕重,工業所起的作用是個關鍵。但是澳門工業將來的發展肯定會遇到一些新的困難和障礙,需要制訂一套總的方針來指導解決這些困難,如果沒有廠商會的代表參與工作,草委會是難以全面了解工業界的具體困難的,所制定的基本法就未必能體現扶助工業發展的方針政策。
  據說,廠商會的負責人,爲了表達他們這些意見,曾與澳門新華社社長周鼎進行了對話,後來,他們又打算到香港向正在此間徵詢對香港基本法(草案)意見的李後、魯平反映意見(並未成事)。
  對這個名單有意見的,還有一些“民主派”人士。其中有人指出,香港草委會中尚有李柱銘、司徒華是獨立敢言人士,而澳門草委會的成員則大多是比較“聽話”的,這恐不利於草委會在起草基本法的過程中傾聽不同的意見。也有人對澳門委員的質素有所擔心,其一是具有法律及行政知識的人士太少,甚至沒有一人具有起草憲法性質法律的經驗;其二是不少委員身兼數職,社會事務太多,有人更是全國人大常委,澳門立法會議員及草委會委員“三料委員”,連本身的立法會議員的職責也未能履行好,不知是否能集中精力做好草委會的工作。澳門民主友聯促進協會便發表聲明,敦促草委會成員在起草澳門基本法草案期間,把起草任務放在日常工作的首位。澳門促進學會主席區宗傑,也批評這份名單只是“慶典式”的代表人物,並非能代表澳門整體利益,且澳門出生的人士太少。也有一些早就進行種種活動,希望能當上草委的人,眼看“好夢成空”,而大發牢騷的,被專欄作家評爲“吃不到葡萄”。
  當然,這些意見也被反映到北京去了,全國人大常委會議在審議澳門草委會名單(草案)時便顯得並不順利,原定在九月三日進行會議的,但據說到這一天還未將名單(草案)發到人大常委會委員的手中,一直拖到九月五日,在會議延期兩天後才審議了這份名單,但並未獲得“一致”通過,有三票反對,十五票棄權,只能是“基本”通過。
  人大常委會議延期審議這份名單(草案),有可能是要在提交大會審議前再作審愼研究。有一個細節,是不能忽略的,就是身爲澳門基本法草委會秘書長的魯平,以及澳門草委會副主任、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的王漢斌,在參加赴港徵詢對香港基本法草稿意見的工作中,都突然推遲幾天起程,未按原計劃與李後率領的大隊伍一齊啓程,他們這一異常跡象似乎與再次研究澳門草委會名單有關。
  不管怎樣,全國人大已經通過了澳門草委會的名單,而澳門草委會的第一次大會亦將於十月下旬在北京舉行。現在大家就要面對現實認眞地考慮起草澳門基本法條文的問題了。一般認爲,雖然可以借鑑香港基本法的草稿來起草澳門的基本法,這可節省了不少功夫,但澳門有自己的特殊情况,切忌照抄香港的基本法。比如香港法律制度上實行的是海洋法系,而澳門則是歐陸法系;在居民國籍方面,中葡聯合聲明並未能清楚地解決葡國國籍的問題,還有個特殊的“土生葡人”問題十分棘手。這些,都有必要與香港基本法加以區別。因此,在起草澳門基本法時,應從澳門的實際情况出發,把“一國兩制”的方針和澳門的實際情况相結合,起草一部適合澳門實際的基本法。
  此外,在草委會成立了之後,也應當成立諮委會來配合起草基本法的工作。這不單單是因爲要避免“大香港小澳門”情况出現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可透過諮委會的工作收集到各界居民的意見,使基本法更臻完善。同時,又可滿足民主人士的參政議政意願。由於草委會名額較少,不少傳統社團的領袖人物,以及新興獨立社團的負責人,一些對法律行政較爲熟悉的華裔及葡裔人士,未能進入草委會,如果不設立諮委會,吸收他們參加有關工作,不但他們的意見和建議無法較爲直接地反映給草委會,他們的參政議政熱情也無法得到滿足和引導,“拒人於門外”所引起的逆反心理和反面效果,將很難想像。
  (198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