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大三巴牌坊古遗迹
大三巴牌坊矗立在大三巴街附近的小山岗上,前临68级石阶,巍然壮观,是澳门著名的古迹,为来澳游客必到之地,1996年10月在牌坊背后新建地下“大三巴宗教博物馆”。
这座牌坊原为圣保禄教堂,古希腊式建筑,宏伟壮丽,于1602年奠基,经30 多载建筑,至1637年竣工,是当时远东最大的一座天主教堂。教堂附设修道院,课程有神哲学、理学及其他科学,规模比当年的欧洲大学全无逊色,培养了不少传教士。明、清时,有名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德国教士汤若望及我国画家吴历等先后来这里修道研经。1835年,这座雄伟的教堂遭火劫后,只余前壁,遗留至今,供人凭吊;以其形似我国传统式牌坊,故被称为“大三巴牌坊”,成为澳门标志之一。
牌坊由花岗石建成,叠柱式,共分4层,顶端立十字架,架下有一只铜鹰,石龛有铜塑像,柱石有天使、帆船、花卉等浮雕,內容都与宗教有关,雕刻精美,是西方宗教艺术的结晶,具有文物价值,堪供观赏。
慕名到来的游客中,有的可能对牌坊的历史知之不多,只因它经历百多年风雨侵蚀而不倒,视为“奇迹”,如同一位英国教士数十年前赞美牌坊遗迹而创作的《圣歌》一样,说它“超奇”,其实与它建筑牢固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