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疯堂街名来由历史
荷兰园望德教堂附近,有疯堂新街、疯堂斜巷、疯堂中斜巷、疯堂里、疯堂围等街道。街名的“疯”字,就是指麻疯,不仅难听,而且骇人。然而,这名称却自有来由,今天仍可追寻一段历史。
在《澳门纪略·澳蕃篇》已有记载:本澳“东南城外有发疯寺,内有疯番……。”发疯寺所在地就是今天望德堂附近。原来早在1569年,该处已建有辣撒禄麻风病院,收容麻风病人;而病院分两间,男女各一。在病院附近设有小教堂,名为望德堂,因靠近疯院,也被称为“疯堂”。
随着时代之进展,1818年,该教堂附近已聚居不少华人教徒,为避免与麻风病人混杂,另建一小教堂,供教友祈祷。及至1886年,这座小教堂拆卸,重建成今之望德堂。
1895年之后,有关当局在该区开辟住宅区,重新划分街道;并为居民卫生起见,将麻风病人迁往路环九澳附近之芒洲。自后,该区遂无麻风病人存在,只留下“疯堂”之名,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