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果栏街今名不符实
果栏街,顾名思义,应是果栏林立之地,但实际只有2家椰子店和1家果栏;而毗邻的大码头街,约40间铺位,九成多属果栏,共20多家,这才配称“果栏街”呢!这是一个怪现象!
原来百年前,大码头街还是海边,内地果品船运来澳就在这里起卸;果栏因此就近在果栏街、关前街一带开设。果栏街于1905年定名,可能当时因这条街果栏较集中之故。
随着大码头街、海边新街一带海域被填为陆地,辟成街道,码头远离果栏,改设在今之爹美刁施拿地马路海旁。果栏商人可能为入货方便,陆续将店号迁移至大码头街开设,果栏街之果栏渐少,以致虚有其名。当然,百年历史,沧海桑田,澳门商业及地理变化,于此可见一斑。
记得往昔果品搬运,常见两名壮汉一前一后用竹扛抬着走,或是用木板车由几个人合力推拉,就像蚂蚁抬蟑螂似的,把货物从码头运回店里,而今已改用小货车了。目前,果品来货,除了内地外,还有外国的。大码头街狭长,果栏早晚两市,货物堆积街上,买卖活跃,主客穿插,挤得水泄不通,一片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