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古老街道关前正街
关前正街是本澳古老街道之一。在城市趋向现代化发展中,这条街道似乎没有什么变动,楼宇多古旧,行业多具传统色彩,如棉胎、打铁、香烛、纸料、山货、古玩、玉器等,还保留一些原有风味。
关前正街,顾名思义是与“关”有关,原来在清代,这里曾设海关。据《澳门纪略》云:“康熙廿四年(1685年),设粵海关监督,以外务府员外郎中出领其事。”并绘有“关部行台图”,前辟关前街。从图样可见这座海关四周有围墙,前门加设木栅,内有平房数座,当中是一座两层高的建筑物。清廷规定洋商运货经澳门入中国,都要先在此办理货税事宜。这个关口,是我国当时四大海关之一,俗称“大关”,而今附近也有一条街名大关斜巷。直至鸦片战争后,因清朝势力衰弱,遭受世界列强欺凌,这座海关于1849年也为澳葡强毁,后原址建屋辟街,在关前街之后,开辟了关后街,分称“畏威”、“怀德”,后才易名“关前正街”、“关前后街”。
在关前正街与关前后街之间的一列楼宇,像榄核形似的,两端狭窄而中间宽阔,大多房屋前后相通,前街曾是热闹的商业街道,而今已大为逊色;后街发展较快,不少旧楼已拆卸重建5层高新厦了。虽然海关遗迹不可寻,但历史是不能磨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