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同體會意的“囍”字
“囍!喜上加喜就是紅雙喜!”這句耳熟能詳的廣告語,相信居住在港澳的人,沒有多少個是不知道的。
這句廣告語,是介紹一種以“囍”字爲商標的國產商品。從文字的角度,它說明了“囍”字的意思是“喜上加喜”的“雙喜”,字音則讀如“喜”。
類似這種將同一個字體並列或疊加而成的新漢字,就是“同體會意字”;新字的含意往往比原來單獨一個字的含意更爲豐富和強烈。例如:
“木”是一棵樹,雙木並立便成樹林的“林”,三木疊加便成森林的“森”。
“火”字相疊便是炎熱的“炎”,三火相疊變成“焱”,音艷,意爲火勢猛烈,光焰璀璨。四火相疊則成“燚”,音詣,表示更大的火。
由兩個同體字合成的新字,叫“雙體會意字,或簡稱“雙合體”;由三個或四個同體字合成的則分別叫“三合體”或四合體”。
有人認爲雙合體的會意字應該與原單體字的字音不同;而雙合體的“喜”字與原單體的“囍”字讀音相同,所以,這個“囍”字便不配爲雙合體的新漢字。此種觀點其實是一種誤解。因爲事實上,在許多古辭書所收錄的“雙合體”字中,確有不少是與原來的單字讀音相同的。例如:
附圖一的兩區並列,意爲剜,讀如“區”。
附圖二的兩昔並列,意爲履,讀如“昔”。
附圖三的兩畐並列,意爲貳,讀如“畐”(音“福”)。
附圖四的兩牙並列,音義均同牙。
附圖五的兩鳥並列,義闕,音鳥。
附圖六的兩客並列,義闕,音客。
附圖七的兩奇並列,意爲不正,讀如“基”(即奇、偶數的奇)。
附圖八的兩辜並列,音義均同“辜”。
附圖九的兩余相疊,意爲二余;讀如“余”。
附圖十的兩魚相疊,意爲“漁”,讀如“魚”。
不僅“雙合體”字有與原單體字同音的現象,就是“三合體”甚至“四合體”字,也有與原單體字同音的現象:
附圖十一的三因相疊,義闕,讀如“因”。
附圖十二的三宜相疊,義闕,讀如“宜”。
附圖十三的四小相疊,意爲很小很小,讀如“小”。
由此可證,雙合體字的讀音與原單體字相同的現象,在漢字中並不少見,更不足爲奇。所以,我們不能因爲雙合體“囍”字的讀音與原單體字“喜”相同,就否認它的“字籍”!
旣然附圖的同體會意字都能在字典上佔一席位,爲甚麼比它們更有意義、更爲常見常用的“囍”字,卻沒有資格成爲漢字大家庭中的合法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