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金縷衣》非杜秋娘所作
思放先生在《“金縷曲”不應讀作“金柳曲”》中提及了“杜秋娘作的‘金縷衣’”。其實,這首流行於中唐時期的《金縷衣》,並非杜秋娘所作。
首先在詩作中提到這首《金縷衣》的,是晚唐著名詩人、素有“小杜”和“李杜”之稱的杜牧。杜牧在《杜秋娘詩》中寫道:“秋持玉斝醉,與唱金縷衣。”這裡明確地描寫了杜秋娘在宴會上唱《金縷衣》的情景。杜牧給這首詩加了自注,引出了《金縷衣》的原句。同時,杜牧又在這首詩的序中,介紹了杜秋娘的身世和她唱《金縷衣》的因由。原來杜秋娘是中唐金陵人,曾爲鎭海節度使李錡的侍妾,因李錡酷愛此詩,故常令杜秋娘在酒宴上演唱。至於《金縷衣》的作者是誰,杜牧的詩及序、自注都沒有提及。
後來,在集唐詩大成的《全唐詩》中,此首《金縷衣》仍被署名爲“無名氏”,這是尊重客觀事實的態度。
第一個把《金縷衣》的作者誤爲杜秋娘的,是淸代編纂《唐詩別裁》的沈潛德。此後,不少的唐詩選本便據此而將《金縷衣》的作者署爲杜秋娘。不過,舊版的《唐詩三百首》,依然在注釋中說明“本詩即爲其所唱,全詞係見《杜秋娘詩》原注所引。”
此外,也有些編者把《金縷衣》的創作版權讓給李錡,如《樂府詩集》便在《金縷衣》詩題下署上李錡之名。也許編者認爲:旣然前人已明明白白地說過,杜秋娘只是善唱此詩而已;若硬把她說成是作者,實在難以令人信服。况且歷來又沒有第三者出來爭此版權,倒不如說是命她演唱的李錡所作更合理些。其實,這也是一種不愼重的臆測。
以上的三種說法,導致國內近幾十年來所出版的唐詩選本,對《金縷衣》的作者,亦莫衷一是。有署無名氏的,有署李錡的,更多的是署杜秋娘,特別是一些普及版本和某些課本敎材,幾乎全都署上了杜秋娘之名。不少不知底蘊的人,便誤爲《金縷衣》就是杜秋娘所作。
直至最近,合一百二十六位當代古典文學家、學者之力而編成出版的《唐詩大觀》,才以正確的客觀態度,將《金縷衣》的作者重署爲“無名氏”,並明確地指出:此詩的“作者已不可考。有的唐詩選本徑題為杜秋娘作或李錡作,是不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