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鐘寺軼事

藝穗會1988年全澳劇本創作比賽公開組第二名(第一名從缺)

穆凡中

  (一齣由話劇演員演出的荒誕戲曲)
  本劇純屬胡說八道。觀衆切勿將劇中情節與生活中某些現象類比,更勿按劇中人物“對號入座”。多謝合作。
  時間:不今不古。
  地點:有山有水的撞鐘寺。
  人物:(按出場順序)
  追月——撞鐘寺的小和尚。
  跟風一一撞鐘寺的小和尚。
  望洋禪師——老和尚,撞鐘寺的住持。
  香客甲——男。
  香客乙——男。
  香客丙——女。
  香客丁——女童。
  葛老爺一一名葛多利,縣丞。
  西王母靈鳩山高高長老。
  北觀音菩提寺大大法師。
  唸經僧人甲、乙、丙、丁——由香客甲乙丙丁兼演。
  公差——葛老爺的隨從。
  [舞台正中是一座缺磚少瓦、低矮狹窄的廟門。門楣上是一塊斑斑駁駁的舊匾,上寫‘撞鐘寺’三個大字。]
  [音樂,幕。追月、跟風開廟門,由廟內走出。]
  追月、跟風:(唱)廟門兩扇分西東,
  走出追月與跟風。
  自幼出家撞鐘寺,
  跟隨師傅來修行。
  來修行可不唸經,
  每日裡——
  燒火煮飯,打掃禪堂,點佛燈!
  這幾日,吹大風,
  一連幾天雨不停。
  日頭挖溝來放水,
  夜晚補漏去塞窿。
  累得筋疲力又盡,
  累得我腰酸腿又痛!
  唉!辛苦皆爲兩餐齋飯——
  追月:(白)師弟,天色不早,撞鐘啦!
  跟風:(唱)也衹好“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撞鐘]
  追月:日做夜做,
  跟風:沒覺好睏。
  追月:就在此處,
  跟風:蛇王一陣!
  (二人坐在地上,哈欠連連,打起瞌蟲。)
  (音樂起,望洋禪師上。)
  望洋:(唱)聽晨鐘三聲響又是一日,
  入空門當住持數十秋冬。
  撞鐘寺喜的是香火鼎盛,
  廟雖小卻倒也遠近知名。
  這寺院歷經滄桑四百載,
  怎禁得幾場暴雨幾場風!
  前三日大風大雨轟雷又閃電,
  浸坍了粉牆,吹爛了山門,颳倒了大樹,
  把佛殿砸了個大窟窿!
  因此上縣太爺下了一道令:
  他命我——
  翻新佛像、修建山門,
  重雕佛像、再塑金身——即刻就動工!
  要動工,用錢銀,
  誰摁荷包誰心痛!
  縣太爺令出如山倒?
  老僧我焉敢不遵從?
  這才是,屋漏又遭連陰雨,
  破船偏遇當頭風!
  (白)追月、跟風!咦!這兩個孽障又在這裡蛇王!喂!醒來!
  追月、跟風…………噢,師傅!
  望洋:命你二人尋找修廟的工匠怎麼樣了?
  追月:啓稟師傅,我二人山前廟後,大街搵,小巷尋,怎知那些工匠一個個都轉了行了,不肯前來。
  望洋:卻是為何?
  追月:他們言道:來此修廟,又背又抬,又馱又扛,搬磚弄瓦,推泥擔漿,風裡來,雨裡去,十分辛苦,又賺不到幾個大錢,難以養家糊口,故爾一個二個棄工從商去了。
  望洋:竟有這等事?
  跟風:師傅啊!
  (唱)趙老大放下釘錘去賣生果,
  錢老二拋了灰匙去販魚蝦;
  孫老三撇了油帚去賣衫褲,
  李老四擺了個菜檔賣冬瓜,
  周老五帶貨到鄕下,
  賣的是:雲里頓、萬里路,
  金裝朋友、百事發!
  吳老六販豬肉,
  鄭老七,王老八……
  望洋:好了,好了,不要囉嗦!再去尋來。對他們講,就說為師方便為本,慈悲為懷,每日加多他們一個大錢!
  追月:我看就算加多三個大錢,人家也未必肯來!
  望洋:休要多口,跟風再去試過。
  跟風:是!(下)(衆香客上)
  香客甲:(唸)跋山涉水東來,
  香客乙、丙、丁:(接唸)朝山、拜佛、求財!
  香甲:(對衆香客)想必此處就是了。
  香客乙:嘁!撞鐘寺名震遐邇,必定是依高山、臨大川、山門雄壯、殿閣巍峨、飛簷斗拱、畫棟雕樑,你看此處:道路泥濘,十分難行,頹垣斷壁,兩扇破門,撞鐘寺怎會是這個樣兒?
  香客丙:莫非行錯了地方?
  香客甲:待我問來,啊,這位老師傅……
  望洋:此處正是撞鐘寺。
  香客甲:請問老禪師上下,
  望洋:老僧法號望洋,乃本寺住持。
  香客甲:原來望洋老禪師,失敬,失敬!
  衆香客:失敬,失敬!
  望洋:方才諸位所言貧僧聽到了。
  香客乙:出言冒犯多有得罪,sorry! sorry!
  衆香客:sorry! sorry!
  望洋:此處山雖不高卻也鬱鬱葱葱;水不深卻是浪靜風平,廟雖小而神通大,供奉的神佛十分靈驗,各位施主不妨一試!
  香客甲:如此我等倒要瞻仰瞻仰,還望老禪師指引。
  望洋:老僧理當效勞。
  香客丙:不知裡面所供的都是哪路神仙?who are these gods?
  望洋:施主聽了!
  (唱)頭進殿——
  鏖糟彌勒坐當中,
  笑口常開喜盈盈。
  八大金剛兩廂立,
  一個一個好威風。
  施主們多捐香錢多叩首,
  保你一家享太平。
  二進殿三位天尊坐,
  各司其職不相同。
  左邊是苦惱天尊無苦惱。
  右邊是快樂天尊樂融融。
  窮極無量當中坐,
  你拜過天尊不受窮。
  這位尊者叫百家樂,
  這一位,輪迴使者——
  轉動輪盤定死生!
  廿一位羅漢點大小,
  六合娘娘管輸贏。
  即發大仙刮、刮、刮
  保你求財不落空!
  衆香客:哎呀,眞乃滿天神佛也!
  望洋:撞鐘寺諸神庇祐乃靈山福地也!各位衹要多捐些香火銀錢,以示心誠,那眞是:求利有利,求名有名,彩票必中,賭錢必贏,找人能逢,謀事能成,車行千里,兜艄順風!
  香客丁:我們是乘飛機來的!
  望洋:小施主,就算你坐火箭,一樣穩陣!
  衆人:眞的如此靈驗?
  望洋:多多捐贈,以示心誠,有求必應,萬試萬靈!
  衆人:試吓啦!
  望洋:請!
  衆人:Thank you very much!
  (追月引衆人入廟。跟風上。)
  跟風:師傅,本縣葛老爺來見。
  望洋:想必又來催命——請!
  (葛老爺赤腳,提着一對靴子上。)
  葛老爺:(唸)當差在縣衙,
  公事亂如蔴!
  Hello老禪師good morning!
  望洋:噢,葛老爺,good阿彌……mor佛!葛老爺,為何這般模樣?
  葛老爺:唉,再休提起,連日大雨,落得是小巷水浸,大街成河,我是涉水而來的呀!
  望洋:如此,葛老爺辛苦了。
  葛老爺:公務在身,何言辛苦。哎呀,老禪師有所不知,昨日太爺大發雷霆,將小官責駡了一頓!為此,小官心中十分不快。
  望洋:不知太爺為了何事責駡葛老爺呢?
  葛老爺:為了何事?為你呀!
  望洋:為老僧何來?
  葛老爺:太爺言道,這撞鐘寺乃本縣名勝,幾任住持,衹知斂財,從不修葺,才搞到這樣破爛不堪,有礙觀瞻,影響本縣名聲。本縣三令五申修葺撞鐘寺,住持望洋卻是陽奉陰違,借故拖延,遲遲不肯動工,(大聲地)莫非有意抗命嗎?
  望洋:老僧不敢,不敢。葛老爺就該替老僧向太爺解釋才是。
  葛老爺:不解釋還好,一解釋嘛;就駡到小官的頭上來了;駡小官懦弱無能,辦事不力!老禪師你看哪,為了老禪師你的事,小官跑甩了靴子底,磨破了嘴唇皮,又被太爺責駡!唉!小官眞是十分不値呀!
  望洋:工程浩大,耗費不菲,請葛老爺稟明太爺,再寬限幾日吧!
  葛老爺:哎呀!太爺的脾氣大得很,小官……
  望洋:(掏出一個大錢塞到葛老爺手上)多多美言吧!
  葛老爺:小官——(若無其事地袋起大錢)啊,啊,可以再試,衹看太爺肯與不肯。不過老禪師也要快些備辦,及早動工,莫令小官難為。
  望洋:那是自然。衹是如今請人甚難,那工匠們情願去做小商小販,也不願來廟上做工!
  葛老爺:有道是重賞之下,必有勇夫,衹要老禪師多出些工錢,我就不信無人前來!
  望洋:此番翻新佛殿,改建山門,重雕佛像,再塑金身,工程浩大,耗資不菲,本寺焉有許多銀錢?
  葛老爺:小官已經替老禪師慮及這層,故爾,小官也曾多次替老禪師向大爺求情,請太爺撥些府庫銀両資助老禪師……
  望洋:太爺可曾應允?
  葛老爺:哎呀,小官為了替老禪師向大爺求情,跑甩了靴子底,磨破了嘴唇皮……
  望洋:太爺可曾應允?
  葛老爺:太爺嘛……
  
  望洋:(又掏出一個大錢,塞到葛老爺手上)怎樣?
  葛老爺:太爺英明,慨然恩准。(若無其事地袋起大錢)
  望洋:阿彌陀佛!
  葛老爺:還有一事!
  望洋:還有?(急忙又掏出一個大錢捏在手上)
  葛老爺:太爺言道,翻修廟宇,找尋工匠,備辦材料,策劃工程,十分勞心費神,老禪師年紀高邁,恐怕不勝勞煩,大爺有意替老禪師聘請兩位高僧前來援手,襄贊廟事、顧問工程,我想老禪師不會推卻的吧?
  望洋:不知請的是哪位名僧?
  葛老爺:一位是西王母靈鳩山高高長老;一位是北觀音菩提寺大大山人!這兩位名僧老禪師一定聽佛門中人提起過吧?
  望洋:這倒不曾。
  葛老爺:不曾聽過?
  望洋:未曾。
  葛老爺:哎呀呀!老禪師住持撞鐘寺數十春秋,這樣大名鼎鼎的高僧居然不知?
  望洋:老僧孤陋寡聞!
  葛老爺:提起這二位高僧是大大有名。俱是大廟出家,修行多年,雲遊四海,知多見廣。這且不言,那西王母靈鳩山高高長老,乃當今宰輔好友;北觀音菩提寺大大法師乃是工部侍郎的姻親!
  望洋:葛老爺,你錯了,出家人哪裡有姻親?
  葛老爺:啊,啊——他是“半路出家”!嗯,半路出家!總而言之,這二位皆有來頭,就是本縣大爺也要給三分薄面!如今,太爺推薦與老禪師,老禪師也要給太爺三分薄面吧?啊?
  望洋:並非老僧推搪,“水淺難養大魚”,衹恐委屈二位高僧!
  葛老爺:老禪師不必擔心,這二位高僧自奉甚儉,律己甚嚴,一間禪房,兩餐齋飯,也就足矣!衹是工程完竣之後,臨行之時,老禪師倒該贈些——顧問費、諮詢費、設計費、車馬費、交際費、動腦費、勞心費、跑腿費、磨嘴費、操心費……也就夠了,OK?
  望洋:本寺實在出不起這許多費用呀!
  葛老爺:這些費用麼,小官也替老禪師想到了,為此,小官又同太爺言講,懇求太爺多撥些府庫銀両資助老禪師。
  望洋:太爺可曾應允?
  葛老爺:哎呀,為了此事呀,小官是跑甩了靴子底,磨破了嘴唇皮!
  望洋:(旁白)又來了!(將手上大錢塞到葛老爺手上。)
  葛老爺:(仍是若無其事地將錢入袋)嗯,太爺英明,慨然應允了。
  望洋:阿彌陀佛!
  葛老爺:還有……
  望洋:還有?(急忙又掏出一個大錢捏在手上)
  葛老爺:二位高僧昨日已然來到本縣,現在館驛休息。小官即刻去請,這個大錢算是預支的車馬費吧!(從望洋手中奪過大錢)嘻嘻!
  望洋:(苦笑)嘻嘻!嘻嘻嘻嘻……
  葛老爺:哈哈哈哈……
  望洋:(唱)費用繁多名目新!
  葛老爺:(唱)不用禪師出分文。
  望洋:(唱)羊毛出在羊身上,
  葛老爺:(唱)用的都是府庫銀。
  (白)小官告退,拜拜!
  望洋:恕不遠送。(葛老爺下)
  (香客丁——小童上。他手持木魚,邊敲邊跑連唱帶跳,追月在後面追趕——)
  追月:喂,放下,喂喂,拿來……
  (小童不理,仍然與追月兜來轉去,被望洋禪師截住。衆香客上。)
  望洋:哎,哎,小施主,廟上法器是不可以玩的,來,來,還給老僧吧!
  香客丁——小童:不!(與望洋禪師爭奪。)
  望洋:這樣頑皮,拿來!(從丁手中奪下木魚)
  香客丁——小童:(大哭)……
  香客丙:老和尙!為何這樣粗魯!我們是捐了香油錢的,難道捐的香油錢還換不到一塊爛木頭?(從望洋手中奪回木魚還給小童)嗱!
  追月:(旁白)這哪裡是來燒香的,簡直是來拆廟的!
  望洋:女施主,就算是塊爛木頭,擺在佛前香案之上也是法器,法器是動不得的。
  香客甲:不錯,法器。啊,老禪師,你看他這樣喜歡法器,定是與佛有緣,你就將這法器送與他吧!(不待望洋回答)喂!老禪師送與你了!
  望洋:……
  香客乙:收好,收好,老禪師送與你的,話不定日後用得着的。
  香客甲:好了,好了,打擾半日,吾等告辭了!
  (唱)遊寺院參神佛為求好運。
  衆香客:(唱)但願得眞靈驗不虛此行。
  香客丁:甚麼叫“不虛此行”呀?
  香客甲:就是沒白來的意思。
  香客丁:對,我拿他一個“篤篤篤”(指木魚)不虛此行,不虛此行……(邊敲邊唸,下,衆隨下。)
  望洋:(無可奈何)唉!
  葛老爺幕內白:二位大師請!(引高高長老、大大法師上。)
  葛老爺:(唱)特請高僧來修廟,
  二僧人:(唱)雲遊四方不為錢!
  葛老爺:(唱)我與各位來引見,
  衆人:(唱)千里相會眞有緣。
  葛老爺:(白)老禪師,我來引見,此位是西王母靈鳩山高高長老。
  望洋:久仰久仰,阿彌陀佛!
  葛老爺:此位是北觀音菩提寺大大法師!
  望洋:失敬失敬,阿彌陀佛!
  葛老爺:此位是撞鐘寺住持望洋老禪師。
  二僧:老禪師!
  衆人:(稽首)阿彌陀佛!
  望洋:小寺重修,二位高僧遠路風塵前來相助,老僧多謝了。
  二僧:撞鐘寺,名山古剎,如今重建山門,再修佛殿乃佛門盛事,吾等理當效勞。
  望洋:二位不必過謙,待老僧引路,二位進廟巡視一回,老僧聆聽高見。
  葛老爺:三位俱是佛門中人,就不必客氣了,請!
  (衆入廟,跟風上。)
  跟風:(唸)尋找匠人,空走一程。
  (白)師兄,師傅!(追月上。)
  追月:跟風,尋找工匠,結果如何?
  跟風:加一個大錢還是無人肯來,稟告師傅便了。
  追月:師傅正陪兩個新來的和尙巡視佛殿哩!天色不早,還是先燒火煮飯吧!
  (二人下。望洋禪師、葛老爺、高高長老、大大法師上。)
  望洋:好好好,佛殿換磚加瓦,禪堂補漏盪牆,佛像鎏金,彩壁髹油,就依二位高見,來,請看山門。
  (高高長老、大大法師作觀察狀。)
  大大法師:諸位請看,這原有山門十分狹窄低矮,而且破爛不堪,依貧僧愚見,應在此處重建一座氣勢雄偉的高大山門!
  高高長老:所言甚是,所見略同,應當重建山門!推倒這舊粉牆,拆去這破廟門!
  望洋、葛老爺:(同時地)不可!不可!拆不得!拆不得!
  望洋:撞鐘寺開壇四百餘年,山門原是如此,本寺一磚一瓦、一木一石俱是祖師遺物先師心血,老僧不敢輕易拆除!
  葛老爺:是啊,本縣太爺言道,撞鐘寺乃先人遺產,這些個佛殿、禪堂、山門、粉牆甚具先朝特色,與別處廟宇大不相同。至今,已流傳四百餘載,彌足珍貴,衹可保護,不可拆除。本朝翰林院大學士視察之後也言道要Keep Influence to the future——“保留影響”萬世流芳!Do you understand?
  望洋:是啊,這山門是拆不得的,大家另想良策才好哇!(衆想介)
  高高長老:好好好,旣是大學士與大爺的意思,吾等理應照辦,老禪師大可放心,貧僧有個兩全之策!
  衆人:吾等洗耳恭聽。
  高高長老:就在這舊山門上加建一座新山門,舊粉牆上壘上一道新粉牆,來一個:舊粉牆壘新粉牆——牆上加牆;新山門套舊山門——門中套門!
  葛老爺:妙!妙!
  (唱)遠看是山門,近看門套門,
  大門套小門,新門套舊門。
  大大法師:高!高!
  (唱)牆上再壘牆,新牆壓舊牆,
  舊牆變新牆,矮牆變高牆!
  望洋:善哉,善哉!
  (唱)二位出良策,
  巧妙又高明!
  牆壓牆,門套門,
  設計眞新穎!
  遂了太爺願,
  保護了禪林!
  葛老爺:老禪師,二位大師出此良謀,你出多些顧問費、諮詢費、車馬費、勞力費……也是應該的呀!
  望洋:老僧自有分曉!
  葛老爺:老禪師,大爺言道,工程完竣之日,佛像開光之時,太爺要親自前來焚香頂禮。
  望洋:縣大爺親自前來主禮,乃本寺殊榮,老僧到時恭請。
  葛老爺:此乃本縣盛事,太爺叫老禪師張燈結綵,高搭法壇,多請名僧,吹奏梵曲,誦唸經文!
  望洋:哎呀,這倒難了!葛老爺,你是知道的,本寺先前倒還有幾個唸經的和尙,皆因本寺修行十分淸苦,他們一個個買舟出洋雲遊四海去了。如今,衹剩下兩個徒弟——追月、跟風這兩個蠢材,他們衹會燒火煮飯、掃地撞鐘,唸經嘛,衹怕不行……
  高高長老、大大法師:待貧僧看來!
  (拉過追月、跟風,又摸骨,又拍腦袋,又扯耳朵,還扳開嘴巴看牙齒……)
  追月、跟風:(大為不悅)買馬呀?
  高高長老:(拍拍手)木頭木腦,生性頑冥,資質太差,不宜唸經!
  葛老爺:老禪師想個主意才好哇!
  望洋:老僧無計可施。
  高高長老:老禪師不必憂慮,貧僧新近收了幾名徒弟,都是唸經專家,老禪師如不嫌棄,可以要他們前來效勞!
  葛老爺:甚好,甚好,快快請來!
  高高長老:老禪師意下如何?
  望洋:事到如今衹有有勞各位高足了,請來相見。
  高高長老:徒兒們快來!
  (四唸經僧人上,即前面的四位香客。不過換了服裝——身披袈裟。每人胸前都掛着一條很大的燕尾籤,上書:經學博士,唸經專家等)
  四僧人:(唸)披上袈裟,出家為僧,出入寺院,專門唸經。
  高高長老:來,來,見過望洋老禪師。老禪師(指香客——僧人甲)這是我的大徒弟嘰哩咕嚕。
  僧甲:(稽首)阿彌陀佛!
  高高長老:這是我的二徒弟嗚哩哇啦!
  僧乙:(稽首)阿彌陀佛。
  高高長老:(指僧丙——香客丙)這是我的三徒弟嘰嘰嘎嘎。
  僧丙:(稽首)密司佛陀!
  望洋:啊?密司佛陀?啊,長老,這“密司佛陀”是甚麼佛號啊?
  高高長老:啊——噢,此乃西方佛號。
  望洋:西方佛號?密,密……
  高高長老:密司佛陀!
  望洋:密、密,密司陀佛!——此位?
  高高長老:這是我關山門的徒弟伊伊呀呀。
  望洋:(旁白)這四個和尙似曾見過,甚是面熟!
  僧人丁(原香客,小童):與佛有緣,不虛此行!
  望洋:小長老,你——也曾唸經嗎?
  高高長老:老禪師啊!
  (唱)莫看他年紀小孩童氣慨,
  出月胎便已經常傍蓮台,
  論佛法並不在你我之下,
  講唸經稱得上是位天才!
  望洋:小長老,你會唸經嗎?
  僧丁:唸經?甚麼叫唸經?我會唱歌仔!(由懷中掏出木魚)
  望洋:啊!(旁白)眞是有緣啊!
  葛老爺:小長老眞是詼諧,唱來,唱來。
  僧丁:(敲着木魚唱起來)兩隻老鼠、兩隻老鼠,跑的快,跑的快,一隻沒有尾巴,一隻沒有腦袋,眞奇怪!
  望洋:哎呀,長老、法師,這是甚麼經啊?
  高高長老:禪機深奧,禪機深奧,連貧僧也不甚理解。
  大大法師:貧僧修行多年,也不曾聽見這樣的經文!
  葛老爺:哈哈,連兩位大師都不能解得,足見高明,足見高明!好了,好了,快快請入禪堂待茶。正是——(唸)有才不怕年紀輕,
  二法師:(唸)端的全賴有慧根。
  望洋:(唸)多謝各位來相助。
  追月、跟風:(旁白)遠來的和尙會唸經!密司佛陀!
  衆人:阿彌陀佛!
  唸經僧丁——小童:我要屙尿!
  唸經僧丙:入去先喇……
  (追月引四僧人下。)
  葛老爺:好了,如今修廟大計已定,唸經也有了僧人,老禪師就應即刻動工才是。
  望洋:跟風,方才下山尋找工匠,可曾找到?
  跟風:徒兒下山找到那些舊時工匠,說師傅每日加多一個大錢,他們還是不肯前來。
  望洋:一個也不肯前來?
  跟風:無人肯來!
  望洋:葛老爺,這便如何是好?
  葛老爺:這……
  大大法師:不妨,方才高高長老叫他的徒兒們來唸經,貧僧北觀音菩提寺也有許多徒兒,不但會唸經,而且不乏能工巧匠。衹要葛老爺稟明大爺,貧僧在僧錄司辦上一紙牒度,他們便可大批前來!
  葛老爺:如此甚好,小官自會稟告太爺,法師快些叫你那些徒兒前來!如今萬事齊備,老禪師快些動工,小官見太爺覆命去也,拜拜!(下)
  望洋:多虧二位法師相助,老僧感激十分!
  二法師:老禪師,不必客氣。講了半日,肚皮有些餓了!
  望洋:追月!(追月上)撞鐘開飯。
  追月:(將望洋拉到一邊)啓稟師傅,徒兒不曾料到一時裡來了這許多和尙,衹恐是“僧多粥少”!
  望洋:“僧多粥少”?(細聲地)多加滾水!
  追月:粥內兌水?
  望洋:蠢材,休要多口!
  追月:是!(撞鐘)開飯嘍!
  (跟風一手拎粥桶,一手拿瓢上,四唸經僧人隨上)
  (音樂,亮相:跟風站在大石上作分粥狀,其餘人等擠成一堆高舉飯碗遞向跟風;高高長老與大大法師因身材最高故貼近跟風。第二層是四個唸經僧人,再次是僧人丁——小童,追月被衆人擠得跌倒在地。音樂停)
  追月:(坐地上,憤憤然)僧,多,粥,少!

  (燈暗,音樂又起)
  (燈亮,音樂停。葛老爺與隨從上。)
  葛老爺:(唸)重修古剎撞鐘寺,且喜大功今告成。
  下官,葛多利。乃本縣大爺台前八品縣丞。奉大爺之命,監理撞鐘寺修葺工事幾經周折,且喜大功告成。今乃良辰吉日,山門剪綵,佛像開光,大爺親自主禮,命下官先去打點,來,帶路撞鐘寺!
  (唱)人役帶路撞鐘寺——
  (圓場。突然一聲巨聲,一股黑煙,葛老爺震得趴在地上。隨從逃下。音樂停。)
  (稍停,葛老爺再抬起頭來已是灰頭土臉。)
  葛老爺:(唱)嚇得頭上走三魂……
  (白)人來!(隨從上)
  隨從:老爺冇事吧?
  葛老爺:(大怒)混賬!怎麼回事?
  隨從:老爺,小的剛剛打探回來,他是……
  (隨從向葛老爺耳語,葛由怒轉為釋然。)
  葛老爺:嗯,嗯,噢——!原來兩幫打鬥,兄弟爭利,放了一個大炮仗!不妨事,炮仗嘛,是不會傷及無辜的,不妨事(向隨從),不要大驚小怪!
  隨從:是!
  葛老爺:帶路!瞎緊張!
  (二人圓場,二幕開——山門已經修好;兩條大柱托着個略成拱形的橫樑,橫樑正中鑲着很大的、圓形的“有個窿的薄荷糖”。在這個門的下面是原來的山門,不過已經油漆一新。衆人由廟內出來。)
  葛老爺:老禪師,怎麼樣了?
  望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
  二法師:且喜大功告成。
  衆人:衹候大爺大駕光臨!
  葛老爺:(退後幾步,觀看山門)好得很,妙得緊啊!
  (唱)牆上加牆,
  門內套門,
  構思巧妙,
  巧奪天工!
  (白)好得很,妙得緊喏!
  (唱)圓圈兒、三角兒,
  四方、菱形——
  衆僧:(唱)俱是佛家紋理,皆為禪宗圖騰!
  葛老爺:二位大師傑作,小官由衷佩服!老禪師,你看這,新門套舊門,新牆壓舊牆,舊門舊牆古色古香,新門新牆別致新穎,東西合璧,南北集成!老禪師,花些個顧問費、諮詢費、車馬費、交際費、動腦費、勞心費……是値得的啊!哎,閑言少叙,吉時就要到了!
  望洋:追月,快請衆位高僧出來。
  (追月,跟風、唸經僧人甲乙丙丁上。)
  高高長老:(對四僧人)排列整齊!
  (幕後汽車喇叭聲)
  葛老爺:遠遠望見,太爺坐駕來也!
  望洋:追月跟風,撞鐘擊鼓!
  衆位高僧,誦唸經文!
  (汽車喇叭聲。兩條車燈光柱由側內射出。樂聲大作,鐘鼓齊鳴。落幕。)
  寫於一九八八年十月
  一九九七年十月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