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番禺寶墨園素描
黎光豪 黎光敏
在一九九九年六月十九日早上,我们史地學會組團到番禺、廣州和從化進行考察。我們最先到達的是寶墨園。
寶墨園位於廣東省番禺市與順德市交界處的沙灣鎭紫坭村「包相府」側。「包相府」始建於淸嘉慶年間,昔日包拯在端州爲官,有「寶硯投江」的淸廉故事廣爲傳頌。至淸末民初,鄉人續建寶墨園於側,以誌先哲盛德。
寶墨園於「文革」期間曾被毁掉。到一九九四年,番禺市規劃拓展旅遊業,同時爲了弘揚「包青天」的清官文化,決定重建寶墨園。到一九九五年開始正式重建,至九六年九月第一期工程落成,第二期工程已於九八年十月竣工。
寶墨園首期工程佔地七畝,二期工程佔地一百零一畝,共佔地一百零八畝,總工程投資了人民幣一億元。整個寶墨園展現了包公文化、嶺南建築、嶺南園林、珠江三角洲水鄉的特色。寶墨園的整體建築,具有一種濃鬱的嶺南風貌和品味。它在建築平面的佈置方面,是以原古建築平面佈置爲基礎,用一座劃時代的中華藝術「國寶」——世界最大的「巨型彩色浮雕瓷塑淸明上河圖」的影壁式建築,使整個的建築樂章達到高潮。從外觀看,寶墨園已是十分標緻,就像一所皇帝的行宮別苑。寶墨園內更是金碧輝煌,十分典雅,除了有著名中國傳統的建築風格外,其中的公共設施也十分現代化。可謂内外俱美、實至名歸。
其中,最令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可說是那幅全世界最長的瓷塑浮雕——《淸明上河圖》。它全長六十二點八米,高七點二米,已被列入「健力士世界紀錄大全」。這幅瓷塑浮雕上刻劃了北宋年間開封人民的生活情景,栩栩如生,充分反映了當時國家的繁華景象和民生風俗,畫中城郭郊、野描繪得細緻鲜明,簡直令人歎爲觀止。所以此物實屬是國家級的至寶。在這《淸明上河圖》的背面,則是宋四家:蘇、黃、米、蔡及宋徽宗、抗金英雄岳飛等名家書法碑刻,給藝術家們多一個欣賞的景點。另一個令人稱美的景點可說是河上的鯉魚。
其實園內的景物和收藏多不勝數,整座寶墨園,就像一件精心製作的藝術品,不但在建築佈局上將整個園聯繫得氣貫如虹,它的一磚一木更是教人領略到嶺南古建築的和諧韻律。
世界健力士大全——清明上河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