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環境



釣魚台是我國神聖的領土

梁希同 許惠芳

  陸沉未必為洪水,誰為神州理舊疆!這是二十多年前中國人保衛釣魚台時所喊出的口號,然而直至二十世紀末的今天,我們仍然無法踏足這片中國的土地上,告訴世人「釣魚台是屬於我們的!」。
  半個多世紀前的屈辱,一直纏繞著這片多災多難的黃土地上。似乎抗日戰爭的勝利,並未能使中國人民放下心來。今天,日本又再一次蹂躪我國領土,在與我國糾纏了多年的「釣魚台事件」還未解決之際,妄圖將釣魚台列嶼據爲己有,此等強盜行爲促使全球華人奮起抗爭,歷年來發起了多次的愛國保釣運動。雖然近年人們對保釣的熱潮有所減退,然而我們堅信憑著鐵一般的歴史事實,以及釣魚台的地質研究、《國際法》等佐證,總有一天釣魚台會重歸中國的懐抱,不再被日本這橫蠻的強盜所侵略!
  釣魚台列嶼是一群無人居住的小島,位處台灣與日本之間。距台灣基隆東北一百海浬、日本沖繩島二百海浬。鄰接中國大陸和台灣大陸礁層尖處,屬新第三紀的砂岩層。此群島共有小島八個,總面積爲六點三平方公里。包括釣魚島、飛瀨島、北小島、南小島、大北小島、大南小島、黃尾嶼和赤尾嶼,其中以釣魚島最大,面積爲三點六平方公里。
  釣魚台群島由於四周潮流的緣故,經常有大量魚群迴游。在此一帶魚獲豐富,自古已有大量漁民在此捕魚,具有巨大的經濟價値。此外,釣魚台列嶼下蘊藏大量的礦產資源,對日本這個缺乏自然資源的島國來說,尤其重要。當然,日本欲奪取釣魚台之主要因素,乃在於其軍事價值日益突出。因為釣魚台位於台灣東北一百二十海浬,介於琉球群島和大陸之間。在戰略上,釣魚台可以為日本所用,作為日本再次侵略台灣的橋樑和前進基地。反過來,也可以成爲中國保衛東海海域安全、遏制日本擴張勢力南下的前哨。
  由於釣魚台對中國和日本均有一定價值,所以一直以來,皆為兩國所爭之地。我們從中國史籍上得知,釣魚台的發現和命名最早見於十五世紀明朝永樂元年(一四零二年)的《順風相送》航海圖。明朝嘉靖年間(公元一五三二至一五三四年)的官方文獻中,已有關於釣魚台諸島的記錄。如嘉靖十三年陳侃《使地。我們從中國史籍上得知,釣魚台的發現和命名最早見於十五世紀明朝永樂元年(一四零二年)的《順風相送》航海圖。明朝嘉靖年間(公元一五三二至一五三四年)的官方文獻中,已有關於釣魚台諸島的記錄。如嘉靖十三年陳侃《使琉球錄》中,所述明朝冊封琉球王的記載。另清朝年間,尚有大量史籍,如日本人林子平刊行的日本地圖《三國通覽輿地路程全圖》所標明的顏色中,清楚顯示釣魚台是屬於中國的。還有《中山傳信錄》、《皇朝中外一輿圖》等多本史書的相關記載。及至清光緒年間,慈禧太后更因盛宣懷在釣魚台為其採中藥治病,而將釣魚台賜予盛宣懐。
  由此種種,足證自明朝起,中國已發現釣魚台列嶼。這較日本人所說的,於一八八四年日人古賀辰四郎發現釣魚島,早至少四百年以上。
  日本聲稱擁有釣魚台的主權,乃始於一八九五年的甲午戰爭,中國戰敗後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時,將台灣全島及其所有附屬各小島和澎湖列島割讓給日本。自那以後,日本便將釣魚台列入為日本領土,以「尖閣列島」來稱呼釣魚台列嶼,並劃歸琉球管理。在一八九五年以前,日本刊行的地圖,是未將釣魚台列嶼劃入琉球範圍的。而且,在一九四三年中美英三國的首腦會議中,清楚指出「所有日本竊奪自中國的一切土地,均應由中國政府收復之。」這無疑包括了台灣、澎湖,以及釣魚台列嶼。及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中日之間於一九五二年簽訂的和約,也明確地廢除了一切日本因戰爭和不平等條約而取得的權利。所以,釣魚台是中國的領土,日本必須盡快歸還中國!
  但是,爲何日本至今仍聲稱釣魚台乃其領土,其所持的是甚麼理據呢?一九五一年美國無視當時的中華民國對釣魚台、琉球群島等地的正義領土要求,和日本簽定了《舊金山和約》。和約中的第二條雖然載明日本放棄其對台灣及澎湖列島的一切權利及要求,但第三條卻錯誤地把日本所竊取的釣魚台列嶼等劃入美國託管的琉球管轄區內。一九六九年,美國和日本宣佈達成協議。協議中指出美國於二次大戰後所管轄的琉球,提前在一九七二年歸還,妄圖把戰後託管的沖繩島連同釣魚台一倂歸還日本管治,促成了釣魚台主權之紛爭。當時日本所持的主要理據之一是因「美日和約」生效後,琉球與日本分離。基於和約中有關奄美諸島的日美協定,及所頒佈的美行政官署布告第廿七條「琉球之地理環境」第一條規定,該列嶼是在琉球列島的地理範圍內。所以釣魚台列嶼便一倂於七二年「歸還」日本。但日本此主張完全違背了一項基本的《國際法》原則:即「一國的領土主權,不因其他國家間的條約對該領土有所處置而受到剝奪或影響。」因爲任何個人或政府,皆不能將其所不擁有的權利轉讓於他人。這是一項基本的司法及國際法的原則。釣魚台的主權既於戰後屬於中國,則美日和約與協定雖將此列嶼劃入琉球地理範圍內,欲由美軍管轄,中國對其主權仍是完全不受影響,日方所持擁有列嶼主權的理由在國際法上是不能成立的。
  除大量的史料外,從地質學上來說,也足證釣魚台列嶼爲中國所有。釣魚台列嶼位於「台灣海盆」地帶,處於中國東海海床邊緣,亦即位於中國閩浙二省東海地區的大陸礁層邊緣,是中國大陸土地及台灣島向海內的自然延伸,全部海床地區水深在二百公尺以內。而釣魚台列嶼以南十餘海浬的海床,地形突變,水深達一千尺以上,地質學上稱為「琉球海槽」,並無大陸礁層。故此釣魚台列嶼在地理上與琉球群島沒有關連,並非現屬日本琉球本土陸地的自然延伸。它位於中國東海大陸架的東部邊緣,在地質結構上是附屬台灣的大陸性島嶼。
  鐵一般的歷史史實、地理資料及《國際法》的佐證,不容日本抵賴。釣魚台是我國神聖的領土,我們決不容許日本侵略我國任何一寸土地。身為炎黃子孫的我們,勢必奪回釣魚台主權,與日本崇奉軍國主義之徒周旋到底。儘管現在保釣熱潮有所減退,但我們的心是不會冷卻下來的,一定會堅持下去,向日本討回公道!


  此件有人認為是清朝宦官偽選,藉以向盛宣懐敲詐賄款,但亦從側面反映了當時朝廷官員具有釣魚台屬中國之意識,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故「慈禧詔諭」之真偽,對中國的主權主張並無影


附錄:釣魚台島近百年大事記


  1879年,日本佔領琉球群島,但釣魚台仍在中國台灣境內。
  1893年,慈禧曾下諭將釣魚台列島嶼賞給清廷內務官員盛宣懷,以供採藥之用。
  1895年,日軍侵華,清廷甲午戰敗,簽訂「馬關條約」將台灣連同釣魚台島割予日本。
  1900年,日本把釣魚台群島改名為尖閣列島。
  1940年,日本屬下的琉球與台灣爭釣魚台,東京法庭判決該島仍歸台北州管。
  1945年,日本戰敗,台灣及其周邊島嶼重歸中國所有,但將附屬於台灣的釣魚台群島以歸沖繩縣管轄為交由美軍代管。
  1968年,日本發現釣魚台島一帶海域可能蘊藏有大量石油。
  1970年,美國政府把琉球群島的管轄權歸還日本,同時將錯就錯地把釣魚台島與琉球群島一倂「歸還」日本,引至各地華人展開保釣魚台島運動。
  1971年1月,二千五百名中國留學生於聯合國總部外舉行保釣示威,掀起全球保釣浪潮。
  1972年,「日本青年社」在釣魚台設置導航燈塔。中日建交,周恩來提出把釣魚台群島的歸屬問題掛起來,留待日後慢慢解決,雙方達成協議。
  1978年8月,中日簽署《和平友好條約》。日本右翼團體在政府默許下,於釣魚台修建直升機場,其後中國派出200多艘漁船到有關海域宣示主權,日本人放棄建機場計劃。當時鄧小平向日表示,釣魚台主權問題可在日後慢慢解決。
  1979年5月,日本在釣魚台島上修建了臨時直升飛機場,海峽兩岸都向日本提出了交涉和抗議。
  1989年9月,台灣漁船在釣魚台作業,遭日本海上保安廳驅逐。
  1989年10月,台灣「中國統一聯盟」發起新保釣運動,向日本交流會抗議。
  1990年9月29日,日本政府海上防衛廳宣布承認該燈塔爲正式航線標誌,有竊據釣魚台列島之企圖,又再次成爲保釣運動的導火線。1990年10月底,中國副外長正式透過公關外交渠道向日本駐華大使館提出抗議。
  1992年2月25日,中國全國人大通過《領海法》,正式將釣魚台島列入中國領海範圍,日本政府提出抗議。一艘中國公安船開槍驅逐在釣魚台海域作業的台灣漁船,撞壤其船後離開。台灣海軍向日軍求援。最後漁船被日方軍艦護送返台。
  1995年,兩架中國戰機在釣魚台領空附近進行演習時遭日本自衛隊兩架戰機攔截。
  1996年7月14日,「日本青年社」在釣魚台列島北小島上設置一座太陽能燈塔,意圖讓燈塔列於海圖,以便讓釣魚台被國際承認為日本領土。
  1996年7月17日,台灣外交部堅持釣魚台是中國的領土,盼和平解決雙方歧見。
  1996年7月18日,中國外交部要求日本政府立即採取行動,以免影響雙方關係。
  1996年7月20日,日本通過海洋法,執行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有關擴充領海鄰接區為二十四浬,及設定二百浬的專屬經濟海域的規定,台灣表示絕不能接受。
  1996年7月23日,中國外長錢其琛在耶加達要求日本拆除燈塔,得到日外相保證。
  1996年7月25日,「日本青年社」向海上防衛廳申請承認燈塔爲正式航標。
  1996年8月3日,台日召開半官方會議,初步同意擱置主權爭議,共同開發釣魚台。
  1996年8月9日,「日本青年社」在釣魚台設立的燈塔因颱風受損傾斜,撤回燈塔認可申請。
  1996年8月28日,日本外相池田行彥訪港,多個民間團體發起請願,抗議日本政府侵佔釣魚台及軍國主義復辟。日本外相迴避港人示威,並聲稱從歷史和法律角度看,釣魚台一直是日本的領土。
  1996年8月29日,日本外相言行激起港人民憤,本港保釣團體代表曾健成誓言要赴釣魚台拆燈塔。
  19963年8月30日,日本加強釣魚台附近公海的防衛巡邏,並攔截及炮擊台灣一艘海釣船。
  1996年9月1日,257名中國公民上書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要求中國派兵前往釣魚台,拆除日本右翼團體在該地段設置的燈塔,保衛中國領土的完整。
  1996年9月3日,中國一艘海洋調查船在附近航行,受到日本巡邏船警告。
  1996年9月4日,香港《明報》記者往釣魚台,遭日本海上保安廳的艦艇和飛機的海空攔截及驅趕,顯示釣魚台已徹底落入日本的「有效管治」之下。
  1996年9月5日,港台傳媒連日來紛紛展開闖釣魚台行動,日本增派巡邏艦攔截及驅趕,民間保釣運動此起彼落。
  1996年9月6日,31名大陸國家級記者及編輯發布公開聲明,要求中國在釣魚台事件上向日本採取強硬軍事行動。本港各界陸續發起請願抗議行動,要求中國以外交方式與日本交涉,解決釣魚台主權的糾紛。
  1996年9月7日,黑龍江十多名抗日英雄聯署公開信,要求中國使用軍事力量保衛釣魚台。大陸高校學生醞釀反日示威,北京高層求各大學嚴密注視學生動態,提防情緒激化。
  1996年9月8日,近四千名香港市民以遊行來表達對日本侵佔釣魚台的不滿。中國民間保衛釣魚台聯合會在北京成立,計劃在9.18當天到日本駐華大使館示威遊行。召集人童增呼籲中共中央軍委對日本佔領釣魚台的行動採取強硬措施,台灣「中華民國保釣聯盟」籌備會成立,譴責日本侵佔釣魚台及台灣當局的軟弱無能。
  1996年9月9日,日本青年社第二度前往釣魚台,修建被颱風吹歪的燈塔,擬重新向日本申請定為正式航標。
  1996年9月10日,中國外交部就日本青年社在釣魚台的非法活動,向日本提出出嚴正交涉和強烈抗議,中國副總理李嵐淸延遲到日本進行訪問的計劃。
  1996年9月11日,七個省份逾千市民分別上書,要求軍方派軍艦拆除燈塔。美國表示不會支持任何國家自稱擁有釣魚台主權,亦不會主動調停中日兩國對該島的主權紛爭。
  1996年9月12日,中國民間保釣聯合會召集人童增和另外兩名民間保釣人士遭當局以「破壞中日關係及干涉中國外交政策」爲由迫令離京。
  1996年9月15日,近二萬名香港市民參加九一五保衛釣魚台大遊行,表達對日本侵佔釣魚台的憤怒。
  1996年9月18日,近六千名香港市民冒雨出席九一八保衛釣魚台燭光晚會,掀起保釣運動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