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百業



中式餠食

區敏鈴 龔皓怡 曾燕燕 李家興 郭慧祺 陳穎詩 李凱華 黃莉莉 黃佩芝 廖翹立

  唐餠—大部份年青人對唐餠頗爲陌生,認爲唐餠已是落伍、過時的餠食。其實,唐餠近數年已有復甦之勢,正所謂古老當時興。然而,唐餠業更在澳門旅遊業當中演繹著「小家碧玉」的角色,細看身邊擦肩而過的穗港旅客,有誰不是「一揪二拎」呢?這些也不就是譽滿濠江的杏仁餠、老婆餠、光酥餠等等嗎?可是,隨著時間的變遷,市民日新月異的口味,唐餠業也正受潮流的衝擊。故此,這門行業已開始不能「傳宗接代」,年青一代視之爲古舊,不願成爲學徒,老行尊則日漸凋零。使這行業的流傳漸見稀少。其經營方式亦沿用數十載,每樣食品各具風味。其經營、製作手法更見證著澳門成長與起跌,當中的歷史悠久,更値得緬懷一番。

一.唐餠的典故


  中國之飲食文化,素來都享有崇高的地位,除我们能於各類餐廳可享受到各地美食外,中國之糕點在飲食文化中亦佔重要部分。
  中式糕點之歷史悠久,可追溯至二千多年前之周代,而糕餅發展爲商品,則以唐代始。當時,唐餠更可分爲兩種階級——作爲平民糧食之用;其成分、質量較爲粗劣。而最高層次是爲宫廷御宴之用,當然,「唐餠」在此更「變身」爲御用的小食。無論其質量、外形,一切都顯得「貴氣」,已不只是一團麵粉這般簡單了。
  經歷過千年之演變,中式餠食已趨於十分多元化及地區化。

二.唐餠業的傳授及經營手法


  (一)傳授方面
  在古時,唐餠的製作手法是由「拜師學藝」的方式傳授的,但時至現今社會,隨著唐餠業式微,導致再沒有「専業」的唐餠師父傳授製造唐餠的方法,反之的是只有以父傳子繼承延續下去。可惜的是,在訪問當中的中式餠店,感嘆年青一代都視唐餠業爲「無前途」,不願成爲學徒,也不願爲唐餠業「傳宗接代
  (二)經營方面
  由於唐餠業的市場較窄,中式糕餠製造業發展遲緩,规模較小。所以有的製作工場都是獨立經營,將產品批發給糕餅店出售;有的前店是門市部,後廠就是製作工場。也有的餅店附設工場,自產自銷。至於人手的分配,大多數都以家庭式經營,「全家總動員”!有的另僱請二、三名幫工,手工生產開設。其工作時間,大約於清晨五時多便開始工作,一邊生產唐餅,一邊負責門市,大約下午六時許,工人清理工場後,就結束工作。如果有節日或旺季,或許「加班」到八時許。至於製餅量,會因應其銷量及是否假期而定!由於是一門服務性行業,周日更是唐餅業的旺季,故不能在公眾假期放假。


三.唐餅的淡旺季


  根據業內人士表示:唐餅業的淡旺季是根據季節及假期來劃分的。由於冬天天氣寒冷,人們會吃多點食物,以求獲得充分熱量,避免「飢寒交迫」。所以,這點亦提升唐餅業的銷售量,故冬季也是唐餅業的旺季。另外,隨著時代轉變,現在大部份的顧客是遊客,故逢公眾假期,如暑假、聖誕節、新年、復活節,遊客量增多,自然亦影響唐餅的需求,皆因遊客多會以唐餅作手信,故此這些節日,唐餅生意額便直線上升,難怪上述節日,便要「加班」了。

四.澳門唐餅業中歷史最悠久的餠店-晃記


  晃記已經營了百多年之久,店子是現時東主的爺爺時在光緒二十三年始經營,現已第三代。故可稱得上「老字號」餅家。晃記現址於氹仔官也街,由於其「老字號」,故常吸引不少遊客及本地居民也慕名而來。所以於1983年5月11 日,政府把這街闢爲行人專用區,故又名爲「手信街」。
  晃記最初是以中式茶樓經營,後來,才改爲唐餠製造店。由於晃記歷史悠久,因此無論是本地或是海外也很有名氣。所以很多葡國的製餠行家都會把自家店舖新研發的餠寄給晃記,希望晃記能夠訂購;並且香港、台灣、國內等一些介紹澳門的旅遊雜誌都曾報道晃記,因此晃記可以說是澳門唐餠業的表表者。
  晃記所售的唐餠由店主的爺爺以「拜師學藝」的方式學得了製法,再加改良。諸如:雞仔餠、肉切酥等等。肉切酥更是其獨創的名牌。
  另外,晃記最特別之處則是在用料方面:三代以來,製餠所用的餡料,都是由自設工場製造。晃記製作的月餅,更是聲名「響噹噹」!因為其蓮蓉,都是在自家工場裏把蓮子磨蓉,再做餅餡。可惜,這樣美味可口的月餅,因為生意太好,店主早在二、三十年前己「無暇」弄這「天下極品」了。至於其他唐餅的製作,更是「一絲不苟」都是店主一手包辦,故具特色風味。據晃記老闆表示他們從未嘗過滯銷。因為一切用料新鮮,不加任何的香料、防腐劑,故深得顧客愛戴。旺季時,甚至出現「排長龍」等候供應。其受歡迎程度可想而知!所以晃記的顧客相當廣泛,上至達官貴人,下至販夫走卒都會光顧。實在難得!
  儘管晃記遠近馳名、品質優異,亦不作外銷批發,怕大批製作會影響品質,破壞其「老字號”的名譽,故只在港澳碼頭的免稅店設有晃記分銷店,以方便旅客選購。

五.唐餅業的發展史之古今比較


  (一)製作方面
  由於唐餅業已歷盡滄桑,見證澳門成長的足跡。從前,一切都比較「落後」,就如焗餅的工具,以前是用炭爐,就像現今的燒烤爐,但在其上放一個圓盆,內裡放滿炭,而中間放一個平底鍋,在上面鋪上唐餅,當下面的炭燒得發紅後,再把唐餅焗熟。而晃記店主稱這製作過程是十分麻煩的。隨著科技進步,一切「麻煩」卻可通通送走。皆因現在所有中式餅店都是用電爐來焗餅。至於電爐的來源,多是來自香港、內地;一般都可用上三十年以上。而且,電爐最大的優點是:省時、乾淨。儘管其成本较昂貴,也是値得的!
  另外,一些由人手製造的過程如「搓餠餡」,都已用機器代勞,故此,唐餠業更見證科學的進步!
  (二)包裝方面
  在過去,由於治經濟、科技尚未發達。一切只可「從簡」。從前的包裝,只用「雞皮紙」或「舊報紙」造成的紙袋載著,再用草繩牢牢綁著。到了七十年代開始,逐漸改用膠袋作爲包裝。另外,也用一些紙盒、鐵罐作手信包裝。據餠店老闆所說,由於時間匆忙,所以必定要預先把餠裝好,以防弄碎,故開始用鐵罐來盛載!但由於鐵罐的成本高,而價錢亦相應提高,所以大部份顧客都以「多塊餠,少要罐」作選擇,除非一些要送禮的,才以美觀爲主!
  (三)種類方面
  從前,由於物資貧乏,尚未出現五花八門的食品,故市民都視唐餠爲糧食。故種類較多,其中主要以「飽肚」爲主。所以多較用肥豬肉、或高膽固醇的材料製造。例如「雞仔餠」、「肉切酥」。便随著時代的變遷,人們對食品的要求,遠比以前單「飽肚」還要複雜得多。就要求低脂肪、低膽固醇、美觀乾淨等,所以很多類型的餅也被淘汰了。而現在的雞仔餅、肉切酥,內裡的餡料,已不是二、三十年代那些「肥豬肉」了,而是改用了低脂肪的用料。而且,由於現代人的選擇面較廣,唐餅的地位已由糧食轉變為零食,所以,餅的大小同樣受到影響。由最初「大大個」及至現在「小而多」來吸引顧客。
  (四)顧客方面
  早在二、三十年代,澳門民風簡樸,市民食有定時。再加上當時經濟尚未發達,一般市民也沒有能力去購買多餘零食,有的甚至隨便地「以餅作餐”。再加上當時的旅遊業尚未起步,試問一條小小的漁村又怎能吸引大量的遊客呢?但是,隨著澳門的開放,經濟自八、九十年代達至高峰,旅遊業也同時向前跨進了一大步,「MACAU」、「濠江”更享有盛名。而澳門已不是一條小小的漁村,是現代化城市。遊客的數量大增,漸漸具有澳門漁村的風味小食,如杏仁餅、肉切酥、蛋卷等等,都令不少人緬懐。所以,顧客由最初的本地居民,及至最近三、四十年的演變,改以遊客為主。


六.製造過程


  (一)唐餅的誕生
  一塊唐餅的製造,是要一絲不苟地精心製作的。便有其高妙之處。
  (二)唐餅的材料
  由於餅源於民間,所以一切用料皆平凡,只是普通的雞蛋、麵粉、發粉、豬油。至於餡料方面,根據不同種類的餅而定。如中秋月餅的餡料多用荳沙蓮蓉、五仁、蛋黃等。而至於平時食用的唐餅,其餡料是肥豬肉、花生碎、綠豆、糖、椰子蓉、炒香杏仁幼粒粉等等。如成本最高的老婆餅則用芝麻、椰絲。雞仔餅:豬肉、五仁、混作餡料。蛋卷:雞蛋、花生碎、椰絲。肉切酥:南乳、五仁、混合作餡料。合桃酥:合桃或椰茸。至於禮餅式的唐餅:白綾酥、白蓮蓉。紅綾酥:紅荳沙。皮蛋酥:皮蛋等等。
  (三)製造工具
  主要是印餅"模"的木印,磨平麵團的木棍。掃蛋黃用的油掃。而一般工具,若無太嚴重損壞,一般可用三十年以上。
  (四)工序
  由於每種餅的製作手法不同,不能盡錄。以下只是概述製餅的步驟。
  1)先把一切用料:如豬油、糖或雞蛋與麵粉搓勻。
  2)然後把發粉與剛才弄好的麵粉一同拌勻,搓成光滑粉糰。
  3)再把光滑粉糰分為兩份或條狀。
  4)然後分成若干個粉糰。
  5)做成圓錐形或壓平。
  6)若餅塊需要餡料,便把餅用棍壓平,再包入餡料。
  7)再放入鐵盤上,有的唐餅更需在其上混水,以便發脹。
  8)在其面掃上蛋黃,令其色澤變得金亮光滑。
  9)放在電爐中焗,每次二、三十分鐘再放回爐一次!然後再塗上蛋黃。
  10)出售前把餅分開。
  11)一盤新鮮熱辣的唐餅便誕生了!


  唐餅之存放方法
  唐餅誕生後,也需要「好好的保養」。若存放於乾爽陰涼的地方,一般可保存一至兩個星期,但皮蛋酥和雞蛋糕最好在二天內進食。現時很多獨立包裝唐餅都標明進食期限,當然越新鮮進食越好。
  主要唐餠的種類及價格

┌─────┬────┬───────┬────┐
│種類   │價錢  │種類     │價錢  │
├─────┼────┼───────┼────┤
│耳仔餠  │$26/磅 │光酥餠    │$14/10件│
├─────┼────┼───────┼────┤
│蛋散   │$26/磅 │长蛋卷    │$13/盒 │
├─────┼────┼───────┼────┤
│金錢餠  │$34/磅 │短蛋卷    │$14/盒 │
├─────┼────┼───────┼────┤
│芝麻餠  │$7/10件 │肉切酥    │$7/包  │
├─────┼────┼───────┼────┤
│椰蓉酥  │$7/10件 │鳳凰餠    │$15/盒 │
├─────┼────┼───────┼────┤
│加蛋餠  │$7/10件 │蛋糕     │$2/件  │
├─────┼────┼───────┼────┤
│合桃酥  │$14/10件│棋子     │$10/5件 │
├─────┼────┼───────┼────┤
│雞仔餠  │$7/10件 │花生餠    │$14/10件│
├─────┼────┼───────┼────┤
│炒米餠  │$10/10件│老婆餠    │$1.6件 │
├─────┼────┼───────┼────┤
│杏仁餠  │$10/10件│鳳凰餠(有餡)│$5/10件 │
├─────┼────┼───────┼────┤
│有蛋杏仁餠│$11/10件│       │    │
└─────┴────┴───────┴────┘

七.唐餅識多一點點


  除了吃之外,還有許多用途,吃餅還有不少含義。
  (一)結婚的聘物禮餅
  禮餅是婚禮至顯重尊貴的聘物。女家派禮餅給親友也等於是一項正式通知,宣佈家中女兒行將出嫁。而其中禮餅每斤由三十餘元至五十餘元不等,當中較名貴的款式包括皮蛋酥、蠔豉酥、金華火腿及燒雞酥等等。而當中「龍鳳對餅」及「太婆餅」更是不可或缺。
  在派餅方面,由於意頭的關係,派餅的數目必須為雙數,喻好事成雙嘛!最少派餅兩個,送給較疏之親友而不用派帖請飲。派餅數目沒有上限,可派四個(一斤)、六個、八個又或多至一打兩打,視乎親疏輩份及排場而定。
  其實,時至今日,派西餅是大勢所趨,但唐餅始終有其市場,西餅實難以取代!別看輕小小一件唐餅,其意義遠超食之功能,這代表了男家的誠意及女家的排場。收餅是一種榮譽,但這一股心態并非全人類皆有,只有被當爲『自己人』的摯愛親朋又或是備受尊祟的長輩親友才有此『特惠』,令收餅者倍感自豪及親切感。正所謂『派者得意,收者開心』,互相‘俾面’,怪不得不少傳統禮儀漸趨式微之時,派唐餅卻愈來愈時興,深得民心。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假若新人希望某人視你倆為『自己人人』或給禮金時闊綽些,不妨先贈其唐餅,以示誠意。
  注釋:
  1.龍鳳對餠——「龍鳳對餠」是不可或缺的結婚禮餠。由男家準備,自己一份,過大禮時給女家一份,用作「上頭」及「祭祖」之用。通常龍鳳餠在婚後少食用,但凡用來拜神或敬奉祖先的則不可食用。
  2.太婆餠——除嫁女餠外,亦可派「太婆餠」。若女家的最長輩健在,男家爲表誠意及老人家開心,亦可購買十斤至廿斤唐餠,讓老人家自行按喜好派發,俗稱派「太婆餠」。
  (二)糕餠小食唐山小吃
  在廣州地區,小吃的含義,除了蒸製點心,亦有各種乾糧,如糖果、小餠等。而其中著名的糕小食——唐山小吃,更是享有盛名。唐山小吃包括:用餠模造的蓮蓉豬仔餠、蓮蓉棋餠、盲公餠;機製的椰蓉曲奇、花生曲奇及曲奇(小桃酥);人手造的提子曲奇、芝麻曲奇、雞蛋卷和黑芝麻雞蛋卷;自然堆砌而成的小椰堆,更有味道較香濃的南乳酥。
  (三)恩恩愛愛——老婆餠
  傳說有一對恩愛夫妻,媳婦甘願賣身爲家翁治病。失去妻子的丈夫卻沒氣餒,努力研製出一款味道奇佳的餅,最終以賣餅賺錢把老婆贖回,重過幸福新生活。這款美食製法流傳至今,被稱為「老婆餅」。
  (四)月餅之典故
  每逢中秋,月餅是少不了的應節佳品,當大家在享受手上美味的月餅時,有否想到月餅是如何生產和製造的呢!
  月餅之典故,相傳於公元一二七六年元朝末年,百姓在元軍野蠻和殘酷壓迫下生活,主政者強迫人民於農曆八月十五日奉獻酒肉給元人。
  那時候,群雄四起,朱元璋之軍師劉伯溫命義士王昭光製造餅子,並將寫著「月圓殺韃」的便條藏入餅子裏面。
  ^註:「當時漢人稱蒙古人為韃靼族」
  劉伯溫更使人分頭將有字條的餅子傳送各地百姓手上,通知月時起義。
  從此農曆八月十五日人們便吃月餅。
  (五)各式月餅的製作
  中秋佳節,當然不能少了有餅的份兒。
  談到月餅,它的製法原來是很講究的。傳統月餅製法分多個步驟,選蓮子、製蓮蓉、稱斤、落蛋黃,最後是焗製和包裝。要做好一個月餅,每一個步驟也要講究。首先是選用蓮子,大多數以湖南湘蓮為首選,一般原粒採用,煮熟退衣後再以人手去蕊,因為用開邊的蓮子容易使蓮蓉變色,故此現在多數餅家均採用原粒的蓮子,澳門只剩下少數餅店酒樓用這種「開邊蓮」。
  皮薄油潤之餘,月餅最重要是不膩口,而要做到不膩口則要蓮蓉靚,一級蓮蓉月餠,蓮蓉既要有蓮香又要入口鬆溶、甜而不膩。做到這樣,剷蓮蓉的功夫就要非常到家。除了好的蓮蓉,還要配上一級鹹蛋黃,每個餠的斤兩都要十足,最後上色把它送入焗爐,一個可口的蓮蓉月餠,才完成了。
  中秋節吃月餠在華人社會裏普遍流行,即使不同地域也一樣,只是風味各有不同,例如有京式月餠、廣式月餠、蘇式月餠、寧式月餠以及潮式月餠。以餠的表皮分類,京式和廣式爲糖漿面皮月餠,蘇式和寧式的則爲酥皮月餠。而且餠的的餡各式其色,有五仁、白果、棗泥、豆沙、火腿、雙黃蓮蓉等五花八門,品種各異也。
  蘇式及寧式月餠,廣東人統稱爲上海月餠,餡以甜爲主,有豆沙、玫瑰、麻椒鹽、白果等。潮式月餠以酥皮爲表皮,餡料有芋蓉、豆蓉、豆沙等,各有風味,而各式月餠卻萬變不離其宗——蓮蓉餡,配上不同數目的鹹蛋黃而變化。至於包裝方面則有鐵罐裝、盒裝、迷你套裝,以適應不同人仕所需。
  近年來,港澳流行健康飮食,月餠也推陳出新,以迎合市民的需要。改良變種的月餠,種類繁多,繼早幾年冰皮月餠後,接著有綠茶月餠,今年更有雜果月餅、雪糕月餅、咖啡月餅、椰子月餅,甚至是燕窩、魚翅月餅也有。琳瑯滿目,迎合各年齡及消費階層的需要。

八.前景


  唐餅業是中國的傳統工業之一。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它的存在。
  在澳門,它更是著名產品;同時,它亦是時間巨輪的推動力,見證著澳門的歷史。當中的甜酸苦辣,在細意的品嚐和咀嚼之下,有著無限美的回憶。
  可惜的是,隨著科技的進步,西方文化的不斷湧入,在近二、三十年間,西餅業興起,這無疑為唐餅業帶來重大的衝擊。部分年青人對唐餅頗為陌生,認為唐餅已是落伍,很少人願意去花精神及時間投資在它身上。
  其實,唐餅業近數年已有復甦之勢,一些「老字號」餅家為順應潮流,推陳出新,迎合市場需求,無論在用料、包裝等方面都向前跨進了一大步。在此,希望在傳統的行業能夠在時間的巨浪中不停地向前衝,能夠越變越好越變越新。

鳴謝


  晃記餅家
  鳳凰餅店

資料來源


  http://www.wingwah.com